没证也要往前冲

时间:2022-09-27 05:52:19

第一次跑全国两会,有收获,有遗憾。我是非注册记者,先前预料到采访会很难,但没想到会难于上青天。因为没证,一次次被武警拦住;因为没证,整天和安保玩“猫捉老鼠”。几天下来有些绝望:今年的安保也太严了吧?采访屡屡受阻,稿子迟迟不出,嘴上起了两个大泡。买盒烟,凌晨两点,琢磨――得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

一定要逮到陈竺!这是每一个医卫记者的梦想,但困难显而易见。对于卫生部部长,很多有证记者都难以靠前,何况我还是个“黑户”。

准备好了,机会总会悄悄来临。3月7日,陈竺要去看望为大学生村官张广秀捐献骨髓的王凯。虽然不能近身,但我发现,陈竺从大楼走出到上车大约有25米的距离,25米!对我来说,足够了。

“你干什么的?一边去!”不出所料,陈竺的安保一次次把我推开,但已无关紧要。在这25米里,我快速问了五个问题,陈竺所说令我很满意,句句猛料!听说我来自齐鲁大地,他还夸了潍坊的公立医院改革!

这25米,硬着头皮逮陈竺的只有我一个人,事后周围四五十名记者目瞪口呆,捶胸顿足。估计在想:我怎么就没上去呢?我偷着乐:你们早干嘛去了?!

记者还是要“厚脸皮”,冲上去总有收获,最差的结局是被安保推开,仅此而已,记者并没有损失什么。冲冲冲,一定要往前冲,没证也要冲!

遗憾也有不少,比如:偶遇很有价值的采访对象,却因为对他不熟悉而错过。事前一定要熟悉被采访对象,尤其是要认准人!可以将代表委员资料汇总,会前多次辨认。这点很重要,当一个代表委员从身边走过,却不知道他是谁;他走开了,才得知那是重要采访对象,这情形,连自杀的心都有。代表委员有5000多位,每个人都熟悉很难。但对可能会用到的采访对象,最好将其近期照片打印出来,多看几遍,做到心中有数。

千万不要依赖录音笔,录音笔会将采访对象讲话中的亮点埋没,那是用来确认内容的,不是用来写稿的,一定要将代表委员讲话时的亮点迅速记录下来。

引导被采访对象。对于敏感的话题,被采访对象往往是避重就轻的。该打断就打断,不能让他扯到十万八千里,尽快引导回来,否则浪费了时间,却得不到想要的信息。

(作者为齐鲁晚报记者)

上一篇:我们这样走进贾平凹的“上书房” 下一篇:精神疾病报道的道德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