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政监管综述

时间:2022-09-27 05:27:55

金融行政监管综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否健康稳定直接决定了经济能否有序运行和稳健、持续发展。而金融业有着其他行业所不具有的高风险、支付危机的连锁反应、与国家经济稳定的高度关联等特性,因此,科学、高效的金融;管对一国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包括内部髓管和外部管两部分,其中内部监管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基于其内部的管理权力对自身实施的审计等内部控制行为;而外部髓管是指依法享有金融管权的行政机关对金融机构及其相关的金融活动进行规制、监督和管理的行为,由于其属于国家行政权力行使的范畴,因此理论界也将其称之为金融行政监管。较之二者,后者所独具的强势型和强制性决定了其对于规范金融机构及其行为更为重要,在整个监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加强金融行政监管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天生具有不稳定性,是高风险的行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本身存在着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诸多风险,任何一种风险对银行的成功经营都会带来致命性打击。而且这种风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并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困此,对金融业进行合理、有效地行政脓管是金融自身不稳定性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二)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

巾于金融先天的不稳定性,导致金融市场极易发生“市场失灵”现象,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进而保证本国经济的稳健持续发展,科学、全而的行政监管尤为必要。在国际上,对金融市场的行政监管通常主要包括三个方而的内容即市场准入监管、实际运营管及市场退出管,可见,行政管几乎涵盖了金融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的全过程,其对r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投资安全具有至关熏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所谓金融消费者是指存款人、投资人、保险人以及金融市场其他参与者。目前许多先进国家的金融行政管理念都发生了转变,逐渐形成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核心的新型行政监管理念。也可以说,金融行政管的核心价值就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以此为发点,加强行政监管,确保包括银行业在内的箨个会融行的健康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四)有利于实现本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实施金融行政临管与执行货币政策,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而货币政策是实施会融行政临管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金融行政管信息的反馈可以促进货币政策的调整完善,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金融行政髓管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适当的行政黼管不仅能够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还能为货币政策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金融行政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国金融行政管机关主要有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会、证腌会和保监会,其中国人民银行专司负责货币政策和宏观腌管政策的制定,而银监会、证会则承担具体落实政策、实施脑管的任务,并分别覆盖银行、券、保险三大行业,各司其职。我国现阶段的金融行政监管模式是典型的“分业脓管”模式,其一方而适应了我国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潮流,另一方面髓管的专业化也有效抑制了我国经济转型期金融风险的发生,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然而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加快和不断深化发展,金融行政舱管环境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日前金融行政管体制存在的一些缺陷也随之暴露出来:

(一)金融行政监管机关职权冲突,监管重复与监管真空现象大量存在

在分业管体制下,三大金融犄管机关(即“三会”)各自为政,自成系统,仅对各自管范围下的特定的金融机构加以关注。对r跨行金融产品和会融机构的管,由于缺乏权责的明确界定和相应的调机制,在实际;管巾往往出现相互争权或者干R互推诿的情形,从而导致I腌管重复或管真空,尤其在入世后国内许多金融机构的跨业经营已初具规模,这一现象亦更为突出。

(二)金融行政监管立法不健全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金融法律为主,以行政法规、规章为补充的金融行政临管法律规范体系,然而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现行立法存在的弊端日益现j“来。一是立法相对于金融实践的发展明显滞后,现行法律法规无法涵盖和规范所有的金融市场主体和金融活动,立法缺失现象较为严重;二是法律法规之问重叠、不协调甚至直接抵触的地方大量存在;三是现行立法巾多为原则性的规定,规定过于笼统直接导致实践中难以操作执行。

(三)金融行政监管理念滞后

金融行政嗡管机关对管程度应当适度把握,换句话说,其要“有所为、有所为”。然而日前我国金融行政管机关对金融市场主体及其经营活动不是“适度豁管”,而是“限管”,具体表现为高市场准入门槛、格的业务限制等等,一味追求金融安全的同时,却忽视了金融机构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其自身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遏制了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

(四)金融行政监管手段、方式单一,效率低下

相对两方发达国家比较先进的脓管方式而言,我国金融;管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事后临管,但事后脑管经常会遇到想要“亡羊补牢”却发现为时已晚,而关于事前舱管方式尤其证券和保险业相对则比较欠缺。事前豁管更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及时、有针对性的提管措施,从而提高风险预警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的需要。崦管方式的单一也是导致我国会融行政临管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五)缺乏有效地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是市场投资者了解金融机构资产质最和经营状况的渠道,也是投资者作小确风险评价的依据。然而目前关于我国金融行政管的信息披露只在一一些个别的法律、法规、规章巾有零旱规定,与国际通行标准和做法相去甚远,且就现有的信息披露制度而言,明存在低效、割裂、失真等问题。

(六)对金融行政监管机关的再监管缺位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当管现象,这也从一个侧而暴露m对我闲金融行政腌管机关的再临管缺位问题。金融行政黼管机关作为依法行使余融管权的行政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一样,其行政权的行使同样需要临督和约束,否则就会现嘛管不当、嘛管腐败等权力滥用的现象。因此,如何对金融行政临管机关的盼管行为进行有效地制约和透明的监督,已成为健全我国金融行政髓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完善我国金融行政监管的具体策略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余融行政舱管制度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并取得了定的成效,但与成熟国家先进的Jl{c管制度相比较仍有明显的差距,针对我国现阶段金融行政}I{f管体制存在的突问题,笔者建议应当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完善:

(一)加强立法,完善金融行政监管法律体系

一方而,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清理整顿,与上位法相矛盾和冲突的法律规范戍及时废除,对那些不能适应金融发展变化新要求的以及与WTO规则、国际惯例不相符的法律规范应及时修改重订,以防IL管混乱和低效;另一方而,积极填补立法空白,增订新的法律法规,做到行政舱管有法可依。同时,加强对法律舰范可操作性的研究.以增强其适应性和可行性。当然,如果时机成熟还可以考虑制定一部统一的金融行政监管法,真正实现金融行政精管法律体系的完整构建。

(二)整金融行政监管模式

金融业务的交叉和混业经营趋势的口益凸显,使得原有的分业临管模式难以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金融行政管可借攀国外“功能性临管”概念,即m对特定金融机构的管转向对特定金融k务的临管,也可以说,根据金融I符项经营业务性质的不同,巾不同监管机关分别进行黼管这种腌管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混业经营、金融集团化条什_F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避免管真空和多重监管资源浪费现象的…现。

(三)转变金融行政监管理念

金融行政管机关应注重从宏观二把握金融业的整体发展,而尽量减少微观上的直接下预,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市场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金融行政舱管机关要通过加强监管,规范金融食业的经营活动,维护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但“髓管”不等于“管制”,应避免在临管过程巾过多的、不规范的行政:r预,淡化管制,增强服务意识,比如减少市场准入限制,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等等,树立服务型金融行政监管理念。

(四)丰富金融行政监管方式,构建信息披露制度

随着全球化金融危机的频发,金融风险的预警和防范越来越被蕈视,一味强调事后监管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金融格局的新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金融企业的事前和事监管,以更好的控制和化解风险,并最终形成事前一事中一事后全程临管,真正实现行政龄管的价值功能。此外,为提高市场约束力,促进金融行政管行为的透明化和规范化,还应构建一套完整的金融业信息披露制度,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备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义务及具体披露的内容和方式、原则和标准等。

(五)健全时行政监管机关的再监管制度,推行问责制

加强对金融行政监管机关的再脑管,是推行依法行政、透明行政的必然结果,可以从Jl{c管机关的内部监督、被监管对象的犄督、以及社会督等多方面加强对临管权力行使的督,以避免金融行政嗡管行为的主观性、随意性和违法性。作为再精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问责制的推行也是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必然产物。对于余融行政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渎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必须通过立法加以明确,同时还应当明确问责的具体程序以及设立相关司法审查制度等,以确保问责的真正实施。

(六)深化国际金融行政监管合作

随着我国金融丌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增强金融行政舱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维护我国和国际金融秩序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客观要求。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性、区域性的多边及双边金融管合作,尤其是注重亚洲地区多边金融管合作体系的建立,主要就信息共享、资本流动、人才培训等方而加强脑管合作,共同防范和预测余融系统风险,增强金融体系安全和会融秩序稳定,促进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上一篇:建设局安全隐患排查实施意见 下一篇:区县建立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