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愤怒了,我就乐了

时间:2022-09-27 04:41:19

你们愤怒了,我就乐了

张一一要脱了,李湘当上教授了,吴友富要“弃龙”了。一时间举国上下都瞠目结舌要沸腾了,有人笑了有人骂了有人呐喊了,不管是张了嘴的还是没张嘴的,所有的人心里都都憋足了劲,又有好戏看了!

芙蓉姐姐的“女体盛”时代刚刚趋于平静,张一一的男体艺术就拉开了帷幕,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作秀大旗永不倒。这唱戏的角儿演的热闹,看戏的主儿也决不含糊,欣赏之余,“观后感”也随之此起彼浮。

张一一何许人?人称“80后”作家。其实将他称之为“80后”更为合适,但因碍于现今人们“惯用”的词语,笔者在此还得“大言不惭”地称其为“作家”。网络上,张一一炮轰梁晓声,张一一爆“韩寒开房照片”,张一一状告足协,张一一状告腾讯……张一一可算出尽风头。但在“湘湘”事件之前,人们对这个张一一并无太多了解,充其量只是个或许知道,在此之前虽然他“前科”累累,但却未能引起如同今日般迅猛的网络点击率和媒体曝光率。

张一一的追求真算是“及时”并且“按时”,李湘刚刚坦言离婚,他就立刻跳了出来,高喊着爱的告白,列出李湘下嫁其为妻的6大理由。狂言一出一时大哗,一夜之间张一一的点击率直线上升,指手画脚、品头论足者纷至沓来。眼看着自己名声大涨,张一一顺势又掷出一颗重磅弹:扬言如再遭拒绝,将在“湘湘”足迹所至的31个城市进行裸奔,以此纪念李湘已然不再的31载美丽芳华。并在其博客发表自称“代表人类最高水平的求爱信”,“足以媲美徐志摩之《致陆小曼》、梁实秋之致韩菁清、普希金之《致娜塔丽莎》、贝多芬之《致不朽的爱人》。闻听此言,人们炸锅了,撕咧着嗓子喊着叫着笑着鄙视着,更有媒体推波助澜,对张一一的“前身后事”翻箱倒柜,并再次把前“裸奔”文学青年李索伦拉出示众,于是“裸奔”成了一种文化,成了一种气概,成了一种为文学而献身的祭奠。

说来奇怪,不知是鬼使还是神差,婚后专心充当贤妻的李湘本已退居二线,如今梦已成空,不得不重出江湖,为生活四处奔波。但见眼前人才辈出各显神通,不再是她一人的天下,如要分得一杯羹,不狠下“工夫”是不行了。果真苍天在上,正当“湘湘”婚姻破裂事业低潮之际,上帝给她送来了张一一,无疑为她打开了一扇敞亮的大门。这不禁让笔者想起曾十分欣赏的一句话:“生命中的偶然是命运中的必然。”不过好事还要多磨,一个张一一哪够湘湘折腾,倘若再有个更加抓人眼球的事端,那才更助一臂之力。于是,2006年的某月某日湘湘步入了四川某大学的讲堂,开始了教授生涯,而她的第一堂课便是自己惹人的婚姻、婚变,以及婚变后的生活。

2006年可谓是“教授年”了,只要稍有点“名气”就能混上教授头衔了的李湘都挤进教授的队伍时,当下又出了“弃龙教授”吴友富。教授自然要不断地研究课题以正身名,于是吴教授开始了新的课题:咱们得更换国家标志国家图腾了,因为西方人士不喜欢这种具有攻击性和霸气的庞然大物,相比之下我们仍然是弱势群体,自然要去迎合强势的喜恶。一时间,“吴友富”这三个字成为众多媒体的头条,大有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国民之头等大事的架势。

正如鲁迅《药》中众人围观英雄夏瑜被砍头的心理一样,网络亦如同生活中的大街小巷,哪儿有车剐蹭了,哪儿就开始围观,哪儿打架了,哪儿就开始热闹,就连哪儿开始排队了,也会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凑上去排在队后看个究竟。如今,网络上冒出自称作家的人要为女星裸奔了,而这女星又当了教授,这还没完,又听说有个教授倡议“弃龙”了。一瞬间,每个人的窥视欲望在此刻都得到了恶性膨胀,大伙儿期待着他们的每一个动作,一个接着一个,反复沸腾反复嘶吼反复破口大骂,不管是情感的宣泄还是对“道德”的呐喊,只要大伙儿愤怒了、骂了、接近“疯”了,他们就笑了,因为大伙儿都被愚弄了。

张一一开始坦言,追求李湘既可出名又能娱乐大众,何乐而不为。李湘谦虚地说,自己授课其实更多是与同学相互交流。吴友富不再沉默,终于出面澄清“弃龙”误会,称自己只是想使龙的形象更加亲和更加完善,从未宣扬将龙遗弃。他们每“放”一个“炮弹”就躲得远远的一旁观看,待围观者渐多,便顺应观众“需求”再“放”出一个大号的“炮弹”,如此反复,只等坐收渔利。当人们还在自我欣赏,以聪明者的姿态嘲笑辱骂和鄙视时,殊不知已经应了那句老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不怕你骂我,但我就怕你不理我,当大伙还在义正言辞地伸张正义和呐喊时,他们早已笑得前仰后合,只等名利双收了。

上一篇:定制,独一无二的时尚 下一篇:妈妈,我好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