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科技馆运营管理探析

时间:2022-09-27 02:51:50

中小型科技馆运营管理探析

摘 要:我国科技馆通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从几乎一片空白,到现在已有了约300余座场馆。但因为早期建设的大部分科技馆普遍存在着建筑规模偏小,展厅面积不足;组织青少年观众及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困难等问题。本人借鉴学习国外科技馆的运营管理经验,对我国的中小型科技馆运营管理提出不断丰富、更新、提升馆内的科普展品;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加强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衔接以拓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建立科普志愿者队伍以扩大科技馆管理人员队伍等改进建议。

关健词:科技馆 运营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126-02

1我国中小型科技馆建设和运营现状

我国科技馆的发展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科技馆数量从几乎一片空白,到2009年底已有了约300余座以“科技馆”为名的场馆。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建筑规模偏小,展厅面积不足

21世纪前科技馆建设没有标准,同时又由于当时建设资金有限,全国有超过90%的科技馆没有符合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2007年7月的《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目前能达到大型科技馆以上标准的除国家级及直辖市科技馆外,大多数是21世纪以后建设的科技馆。

1.2没有展览可以展出

中小科技馆由于馆内的展品资源不足,只能够用举办临时展览来吸引观众,但目前能够利用的临时展览资源是相当少的,中国科技馆虽有一批科普展览供全国各地的科技馆巡回展览,但数量也是比较少的。除中国科技馆外,还有一些能提供临展的民营机构,民营机构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提供的展览价格是比较高的,一般的中小科技馆无法承受。

1.3组织青少年观众困难

中小科技馆观众量少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第一,由于展览教育内容与学校科学教育的内容“衔接”不够,老师对展览教育的内容不感兴趣;第二,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依然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只着眼于考试的科目,对其他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第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缺少对学校科普教育的考核机制,导致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只留于形式。

2中小型科技馆运营管理的改进建议

在高科技时代下,针对上述问题借鉴学习国外科技馆的运营管理经验,对我国的中小型科技馆运营管理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2.1大力提升科普教育的质量

2.1.1不断丰富、更新馆内的常设科普展品

展品是科技馆的灵魂,一个没有展品的科技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馆。科技馆展品的数量、质量、更新程度直接关系到科技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丰富、更新馆内展品可以有多种方式。除购买外,可以与全国科技馆合作开发。建议全国各中小科技馆在全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的指导下合作成立一个“展品制作基金”,各自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委托展品制作公司或大型科技馆制作。制作完成后到各馆巡回展出。这些展品不但可以在“基金”成员馆之间展出,也可通过市场运作的手段,到全国各地的科普场馆展出。另外,可以把全国中小科技馆已有的展品资源实行共享。可以通过一定的操作规则,使各中小科技馆的展品在各个科技馆“流动”起来,使对一个馆而言的“旧”展品变为另一个馆的“新”展品,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科技馆存在的资金、展品资源缺乏和展品更新率低等问题。

2.1.2提升临时科普展览的质量

中小科技馆在举办临时科普展览时要注重质量,通过高质量的科普展览来吸引观众。国外科技馆经常举办反映社会热点问题或当今最新科技成果的临时科普展览,并带动常设展览的观众量,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通过举办反映社会热点的科普展览对中小科技馆科普教育起着较好的作用,因为这些是观众感兴趣的问题,观众带着感兴趣问题看展览就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我国即将发射“嫦娥奔月”月球探测器,通过举办“嫦娥奔月”月球探测的科普展览来吸引广大观众前来观看。

2.1.3创新展览形式,使展览具有娱乐和参与性

从国外科技馆办馆特点看,他们多注重与观众互动。有的在科技馆展区有演员与观众互动表演科普魔术,有的组织科普马戏团到各地演出。所谓科普魔术和科普马戏是把各种有趣的物理、化学等现象以魔术或马戏的手法表现出来,然后向观众说明科学原理,而且这种魔术或马戏的表演鼓动观众的参与,激发观众对科学的探索兴趣。中小科技馆可以聘请具有表演才能的志愿者在科技馆里演讲与演出,并可以互动,以激发观众参与科技实践的热情。

2.2深化与学校的合作

2.2.1加强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衔接

中小科技馆与学校合作的前提是要做好科普教育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衔接工作。衔接实质是搭建一个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学校和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力量的联手,做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

为做好衔接工作,可借鉴国外做法,如新加坡科学中心的各种培训实验活动均围绕教学大纲的内容,每年接待15万名学生,真正成为青少年校外学习的课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科学技术博物馆和学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来馆做理化实验,内容以趣味性而吸引学生,以贴近生活而受到欢迎。因此,目前中小型科技馆需要在教育内容上对常设展览内容进行改进和充实,使购买或自制的展品尽可能按中小学的教育大纲设计制作。对一些自制或引进的临时展览内容也尽可能涉及到中小学科学课的内容,应是学科内容的深化、拓展和综合,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学校科学课的教学内容;要配置与中小学科学课相关的实验活动器材,来满足学校科学课等课程实验的需要。

2.2.2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

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首先可有效地解决了科技馆场地不足的问题,成为科技馆活动场地的延伸,使科技馆能够接纳更多的观众;第二,提高了科技馆科普资源的利用率。全国绝大多数中小科技馆的主要观众是学生,“流动科技馆”可利用周一至周五进学校,学生可以在上活动课或科学课的时候参观“流动科技馆”。由于各班学生上活动课或科学课的时间不同,在参观学习时不会造成拥挤,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第三,节约资源。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到科技馆参观,必须乘车。这样对学生来说,必须承担乘车的费用,增加了家庭的负担,而且在路上也要消耗他们大量的时间。对社会来说,造成了对公交资源的消耗。而“流动科技馆进校园”仅需要支付展品的运费,可以节省大量资金。

2.2.3拓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品牌

中小科技馆要发挥科普教育的影响力,除自己直接参与开展科普教育外,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与学校合作组织开展本地区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是科技馆展览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也可使科技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中小科技馆除了组织原有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节等活动外,要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活动品牌,如开展科技夏令营、科普讲座、科技培训、与科学家对话及提高智力与动手能力的各类比赛如“模拟飞行比赛”、“电子制作比赛”等活动,把学生吸引到科普活动中来。

2.2.4开展学校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

青少年科技活动要在学校推广,仅靠科技馆的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发动广大科技辅导员。而目前并不是所有学校都配有科技辅导员,科技辅导员的缺失或自身素质不足是制约青少年科技活动在学校推广的最大瓶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提出“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因此科技馆要与学校合作,建议各校配备科技辅导员,以发展科技辅导员队伍,并帮助学校对科技辅导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能力。

2.3加强宣传

宣传工作是树立科技馆社会形象的重要手段。在做好公益性工作、活动的同时,宣传工作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媒体对科技馆所开展的工作、进行活动内容、观众评价、社会效果及反响等方面的宣传报道,扩大科技馆的影响面。如在科技馆举办临时科普展览时,请媒体报道宣传展览的内容与时间,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时报道取得的效果,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时报道开展活动的情况等等。要主动上门到学校,把科技馆的展览信息、活动信息及时通过宣传单的形式通知到每个学生,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科技馆的活动内容。让更多对科技馆不了解的人在感性上有一个了解,对那些不很了解科技馆的人对科技馆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让当地政府部门感受到科技馆在公民素质教育和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广大公众认识到科技馆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是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的第二课堂。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树立科技馆良好的社会形象。

2.4加强人才建设

2.4.1提高科技馆自身人才素质

中小科技馆领导及管理层自身素质高低决定一个中小科技馆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对中小科技馆领导的素质提升至关重要。馆领导自身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学习国家的宏观政策、先进的管理经验,了解科技发展的动态,并要带领职工不断学习科技馆的业务知识,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推进科技馆事业的发展。中国科技馆作为全国科技馆业务指导单位,应做好为中小科技馆进行技术与管理上的培训与指导工作。中小科技馆要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通过各与其它馆之间工作、管理经验的交流,提升各馆工作人员素质。同时建议国家在高等教育中增设“科技馆学”专业,通过高等教育培养科技馆专业人才。

2.4.2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

一般中小科技馆的编制中是没有讲解员的,而讲解员对观众理解展览的内容和展品所包含的科学原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技馆的展品大多都是互动型的,所谓互动就是观众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展品,如果在观众动手前能给一个演示,这样可以激发起他们对该项展品的兴趣,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望。而对展览的讲解也可以加深观众对展览内容理解和记忆。所以科技馆的讲解员是不可缺少的。在没有讲解员编制的情况下,建立一支科普志愿者队伍是十分必要的。科普志愿者的对象可以是大中小学生或退休工程师、教师。讲解员在讲解时必须了解讲解的内容,这对大中小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过程。

2.5学会经营

在不违背公益性原则下,科技馆要学会经营。国外许多科技馆的运营经费是不能100%得到政府拨款,他们有的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通过经营纪念品、科普书籍、收取科普电影门票的收入来补充运营经费的不足。我国中小科技馆可借鉴他们的做法,通过对青少年的免费开放,来吸引大量学生及家长的参观,通过销售科普图书、纪念品、青少年科技活动器材,开展青少年、教师科技培训等来获取一定的收益。

中小科技馆也可通过拉赞助的形式获得一定的收入。如把某个科普展览的冠名权给企业,科技馆在宣传科普展览的同时,也给企业进行产品和形象的宣传,利用科技馆的形象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而科技馆得到实实在在的资助,做到双赢。

参考文献:

[1]陈四敏,方家增.科技馆的运营与发展.2004年科技馆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山西:山西省新闻出版社,2004.10.

[2]耿建役,李志强.国外科技馆见闻[J].学会,2003.4 .

[3]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2006.3.

[4]李文军.浅析宣传工作在科技馆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M].山西:山西省新闻出版社,2005.

[5]刘庆炜.基层科技馆发展现状之冷热思考[J].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通讯,2007.1.

[6]伍振家.非省会城市的中、小科技场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J].科技馆发展论坛,2007.10.

上一篇:谈企业科技档案的利用成本 下一篇:实证分析“市场收益率与经济基本面的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