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例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时间:2022-09-27 02:19:52

138例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2月上报的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138例,并对相关内容分类及分析。结果阿奇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此外,有过敏性休克、心血管系统损害等。结论应进一步合理使用阿奇霉素,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合理使用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2011)11-0429-03

阿奇霉素是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广谱抗生素。1995年我国批准生产至今,已发展成剂型全面的品种。阿奇霉素以其疗程短、易耐受、化学结构稳定、抗菌力强、血药浓度高、体内分布广、半衰期长、不良反应(ADR)较少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相关的ADR中有些是较严重的,如过敏性休克等,因此仍需关注阿奇霉素的ADR。本文分析了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2月上报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有关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报告138例,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检索全国药品ADR监测网络报告表,得到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2月上报的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138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给药方法、ADR发生时间、所累及的系统器官、处置措施、相关性评价及转归情况等进行分析。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13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71例,女67例,男女比例为1.06:1。年龄最小1岁,最大80岁,以1~10岁年龄段发生不良反应者最多,占35.5%,见表1。儿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应控制剂量及滴速,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2给药途径

138例不良反应者中,1例为口服给药(0.7%),余均为静脉注射(99.3%)。

2.3累及系统一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

138例不良反应中,注射用阿奇霉素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及过敏反应,此外还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损害,见表2。过敏反应以皮疹最常见,最严重的过敏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发生2例。本组资料中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2,2%,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1.1%。

儿童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31例次)、腹痛(29例次),占胃肠道反应总例次的60%,其他不良反应为皮疹、瘙痒7例次,注射部位疼痛1例次。

2.4 ADR与用药时间的关系

ADR与用药时间的关系见表3。13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首次应用阿奇霉素ADR发生率为78.26%,且61.59%发生于用药30 min以内。提示阿奇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可发生于用药的全过程,但首次用药尤其30min内要特别关注ADR的发生。

2.5因果关系评价及转归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ADR判断标准,评价138例ADR病例的因果关系,肯定16例,很可能114例,可能7例,待评价1例。所有不良反应于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或治愈,治愈94例,好转44例。

3 讨论

3.1给药方式的选择

13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99.3%的病例为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其中包括3例严重不良反应,因此静脉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口服给药。阿奇霉素口服后可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为37%,体内分布广泛,各种组织内浓度可达同期血浓度的10~100倍。因此,口服效果良好,并可减少不良反应尤其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ADR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13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女比例差别不大。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1-10岁年龄段的儿童。首先儿童抗菌药物选择范围窄,如对p,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特别是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首选。近年由于阿奇霉素具有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少,不用做皮试等优点,儿科的应用日渐增多。此外儿童的药物代谢过程与成人不同,特别是婴幼儿药物代谢酶活性低,肾功能发育不全,药物蛋白结合率低,且儿童用药频繁,所以更容易发生ADR。因此,儿童应用阿奇霉素时,应明确用药指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体表面积或年龄制定用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

3.3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阿奇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腹痛、稀便、呕吐等。138例报告中,儿童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33.5%,成人发生率为22.4%,儿童较成人更易发生胃肠道反应。其中,35例患者因不能耐受而停药,占不良反应总数的25.4%,余32例经采取减慢滴速、热敷腹部等措施后反应减轻。因此,预防胃肠道反应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黄瑛等报道,患儿在进食2h内静滴阿奇霉素造成的胃肠道ADR较轻,且ADR发生率也低。因此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应避免空腹。据推测,大环内酯类相关的胃肠不良反应与胃动素水平升高有关。因此,有报道用舌下含化硝苯地平片、口服八面体蒙脱石等预防、治疗胃肠道反应。

3.4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荨麻疹、皮疹、多形性红斑、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支气管痉挛、哮喘、药物热等,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13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药物疹46例,喘憋、胸闷6例,药物热2例,过敏性休克2例,其中儿童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成人。发生过敏反应的时间从静滴阿奇霉素后几分钟到几天不等,最长者为6d。过敏性休克多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常造成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甚至死亡,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患者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家族史、过敏史,要注意对一种大环内酯类药过敏者,对其他大环内酯类药也可能过敏,应禁用本药。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严格按过敏性休克处理程序抢救,尽早使用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案例:患者,男,25岁,2007年3月13日因“发热伴周身不适3天”,在门诊静滴阿奇霉素注射液6min后面色发紫,血压70/40 mmHg,皮肤苍白,立即停药,静脉注射副肾素1g,10min后病情缓解。

发生过敏反应时,应停药,抗过敏治疗。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可使用抗组胺药如异丙嗪、氯苯那敏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等,以及维生素C和钙剂;休克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mg,严重者可静脉给药,并采取扩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综合抢救措施。

3.5临床合理用药建议

(1)阿奇霉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药存在交叉过敏现象,因此,对阿奇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应禁用。应及早发现、早处理休克的前驱症状;(2)静脉滴注药液时,应临用前配置,以免药物在放置过程中产生致敏性物质;(3)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及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感染,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避免滥用药物;(4)除非病情需要,能口服应用药物的,尽量避免静脉注射;(5)阿奇霉素单次给药后的为35~48h,给药量的50%以上以原形经胆道排出,肝功能损害患者要慎用;(6)注意药物用量和浓度、滴速。重症患者注射给药,1日1次,每次500 mg,用注射用水5mL溶解后,加入0.9%氯化钠液或5%葡萄糖液使成1.0~2.0 mg/mL,滴注1~2h,约2日症状控制后改成口服控制疗效。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1.

[2]黄瑛,代翠婷,张虹云,等,儿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间与胃肠道反应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2).3398-3399.

[3]王海生,王海燕.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53-54.

[4]Klimek L_Modem treatment concepts of anaphylactic reactions[J].MedMonatsschrPharm,2008,3l(8):291-296.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

上一篇:“我离婚后娶你”有多少可信度? 下一篇:不同品种玫瑰花多糖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