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公路桥梁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时间:2022-09-27 02:10:19

浅论公路桥梁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摘要】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优劣影响城市的政府形象和市貌市容。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了交通工程的发展,而公路桥梁是交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其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以及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

1.1公路桥梁工程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地基处理。处理好公路桥梁施工当中桥背的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时重要的措施。对于软基处理已经有了换土法、超载的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以及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动碎石桩法等等一系列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缩小路堤和桥台之间的沉降差。从而避免错台。而在修建坐落于软土地基上的桥台时,我们通常要采用打桩为其基础。若是在相当厚实的软土层之上修筑高路堤。则软土就会因为回填的材料质量而侧向的挤动并且会对基桩实施很大的力。其后果就是使得桥台产生了水平的位移或是转动。这也将损坏其支座和伸缩缝。有时甚至还能损坏其桥面与桥台。

(2)不设置搭板。当前,国内高等级的公路在其所经过的大、中桥的桥头处都设置了搭板。但是搭板一旦被破坏了。这样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通行,而且施工难度很大,维修费用也很高,这些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

(3)台后填筑。因为填料自身的固结与施工的要求并不严格,若是不去对整个的台背作加固的处理。就不可能彻底的解决公路桥梁施工当中桥头跳车的问题,而在我国的国内也有一些成功的解决公路桥梁施工当中桥头跳车的实例也恰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1.2公路桥梁工程防治沉降的施工技术

(1)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堤填料的选择。实施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堤填筑之前,要谨慎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将各种土壤作进行比试验,并从实验结果中,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从中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过渡段路堤的填料。通常采用砂类、渗水性土等这样的具有良好的级配水稳定性和压实特性的材料作为填料。从经济角度考虑,以就地取材为主。填料的选择原则应选用干容重较大的砂类土或渗水性较好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级配水稳定性和压实特性。当采用非渗水性土时,应在土中增加外掺剂,如石灰、水泥等。严禁使用淤泥、沼泽土以及含草皮、树根、生活垃圾、杂物和含水量过大的土作为填料。

(2)过渡段不均匀沉降成因分析。第一、台背填料:常用的透水性材料存在空隙率大的缺点,施工中很难控制其压实度,由路基路面的恒载和车辆荷载也容易引起地基的压缩变形,此外,填料的压缩、固结、次固结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因行车作用而被压缩。第二、桥梁地基:大多数桥梁地基土质的天然含水量大、空隙率大、抗剪强度低,长期的自重荷载和车辆载荷作用很容易使此段发生沉陷。第三、设计: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钻探深度不足或地质钻探布控过少,以至未能及时发现软基存在,或准确探明软基范围和深度,从而造成软基处治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软基处治设计不能达到规范要求。

(3)巧用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是一种具有很特殊的工程特性的材料,它具有典型的应力、应变分散,会约束土体的侧向变形,控制路基填土的侧向位移,从而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由于土工格栅具有弹性,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也会减少或不产生变形的累积,而且由于土工格栅与路基填土的摩擦作用,使上部荷载在路基中重新分配,降低了桥台台背局部范围土中的垂直应力,从而减少沉降。土工格栅因以上的这些性质,而成为一种有效控制公路桥梁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4)合理设置缓和过渡段。由于桥梁为刚性结构,基本不产生沉陷,而路基为柔性要允许存在变形,因此刚性桥面与柔性路面的衔接必然产生沉陷。因此,软土地基处治时,各段不同强度之间需设置强度过渡段。同样,地面上的路堤,亦需要设置强度过渡段。

1.3公路桥梁防水施工路基面的处理技术

(1)公路桥梁水泥混凝土路基浇筑后,在初凝阶段使用钢丝刷进行表面拉毛处理,这样可增加公路桥梁路基面的粗糙度,以增加公路桥梁路基面与公路桥梁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装施工后的粘结力。公路桥梁防水施工路基面处理的粗糙度和深度要适合所选用防水材料的需要。

(2)可以通过铣刨机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挖、翻修以及沥青路面拥包、网纹、油浪、车辙的清除处理,来除掉公路桥梁水泥混凝土路基表面的浮浆,以提高公路桥梁路基面与公路桥梁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装的粘结强度。一般对路基面的浮浆进行清楚处理,可以使路基面的强度大大增加。

(3)为了提高道挢防水的功效,通常应处理暴露水泥混凝土路基面的一些细微的缺陷。公路桥梁水泥混凝土的基础可能产生许多细微裂纹,而这些裂纹又往往隐藏在路基面的浮浆里,可以通过打毛处理使这些裂纹暴露出来,使得防水层能直接渗透、封堵。通常用凿毛机来进行处理。以提高混凝土表面附着力,增加新老水泥混凝土的结合度,从而保证水泥混凝土公路浇筑形成一个整体。

二.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2.1桥头换填施工技术控制

因为换填的石灰土多是处在素土的包围当中,而且因为和素土的接头之处施工不便,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在公路桥梁的施工当中。就要把台背处路基全部都挖开,并统一的填筑石灰土,从而不再保留周围的素土。这样重型的压路机就可以开进台背处进行碾压。用石灰土做原料确实提高了一些造价,但是这样做可以不仅可以保证台背的回填质量,也可以减少人工费用和小型机的实用费用,并能够缩短工作时间来平衡全线的路基施工。

2.2混凝土中集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所组成的材料当中集料所占体积就在75%以上,而且它也是混凝土当中最为主要的构成材料之一。集料能够决定建筑的性能,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可是人们一般都认为集料渗的透性比水泥的浆体要低,而在实际的施工当中某些集料渗透的系数和水泥的浆体渗透系数的确是相差不大。其渗透性要比水泥的浆体还要高出许多,而选用那些低渗透的集料用来做防水混凝土,这是公路桥梁施工中十分重要的。集料粒径的大小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而集料粒径在较大之时,就会更加容易的在粘结界面之上产生比较较大的裂缝,其次在凝结和硬化的过程当中集料并不会收缩,而其所包裹的水泥浆体却能产生不同的收缩,而且颗粒越大其收缩的值也就越大。所形成的裂缝也就越多。从而也就必然的导致了混凝土抗渗性的下降,最终还导致了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2.3桥台混凝土搭板及其顶层施工技术控制

在公路桥梁施工当中混凝土的搭板要严格的按着我国所规范、规定的要求来立模。并且要保证混凝土表面上的坡度和平整度。由于搭板所靠近的桥头处混凝土的顶面距和基层项面的距离较小、其基层也较薄,所以当压路机从其上面通过时,就很容易的被压碎或是形成薄饼。

三、结束语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公路行驶的车辆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公路桥梁对于路面对平整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做好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并保证其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任志毅.路桥施工与控制质量研究[J].科技风.2012(01)

[2]蓝少洪.如何加强城市道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1

[3] 任振华.对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

上一篇:南京地铁AFC车站终端设备维护阐述 下一篇: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