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清生 山中种茶者的生态理想

时间:2022-09-27 01:26:05

古清生 山中种茶者的生态理想

如果你去北京大董、有阁、鼎泰丰几家餐厅吃饭,会在酒水单的醒目位置看到一种名字有点陌生的茶――神农架古清生有机清茶/红茶。这是什么茶?中国十大名茶里肯定没有这一种,可是它的标价却毫不逊色于名茶,且在餐厅颇受欢迎。

古清生有过很多种身份,地质队员、自由撰稿人、美食家、人文地理作家……现在,他多了一个“生态种植实践者”的身份。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古清生那样抛下大都市的繁华,定居山林耕种为生。但身在城市,品味一杯神农架有机茶,或许算是古清生带给都市人的小小奢侈。古清生有一个理想,就是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有机种植,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有机生活。因为有机生活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有可能是整个世界。

在笔尖,在路上

行走与写作是古清生这些年的生活关键词。从最初的地质队员生涯开始,古清生就习惯了边走边写,记录下路上的所见所闻。1994年,古清生带着自己的文学梦想,背着一台286电脑闯北京,但喜欢行走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

大约从1999年开始,古清生决定腾出一半的精力从事人文地理考察。没有经费来源,便一边走一边赚稿费。写什么又快又赚钱?食文化是个好选择,因为行走过程中本来就要吃饭,又一定要吃地方风味,这筷子拈来的素材好写,再将地域文化及地理民俗融入其中,就是一篇好文章。可能是他对于美食的品鉴和描写特别有灵性,《味蕾上的南方》《左烧烤右煨汤》《食有鱼》等一系列著作让他获得了“美食家”的美誉。

古清生的书总是带着浓浓的“在路上”情结,他自驾1万公里,考察中国大鲵,写出了《武陵源》和《中国大鲵》;历时一年走完黄河流域,写出了《黄河弯黄河长》以及《坐在黄河岸边的小镇上品饮》……和神农架的缘分,也是早就结下了。古清生曾经三次考察神农架,2006年更是和神农架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大龙潭科考队员一起,对野外金丝猴观察长达一个月,成果是一本图文并茂的《金丝猴部落》。

因为长期做人文地理考察,古清生对生态危机的感触很深,边走边吃许多年,他实实在在地感到,好的食材越来越难得了。农药、化肥、除草剂,已经污染了中国绝大部分农田,记忆中的味道越来越远。古清生特别爱喝茶,他说人是杂食性动物,吃下的很多食物需要东西来化解,茶就是这样的化解之物。但茶树的种植也避免不了化学药剂的使用,跑过全国的茶叶产地,他始终找不到特别满意的茶。考察神农架的时候,那里纯净的环境打动了古清生,他想:“要是在这里种上一片茶园,该是多么美的事!反正自己的工作是写作,不需要一直待在大城市。”

古清生租下两亩荒废的茶园,签了30年协议。他将茶园重新打理,并且补种了一些茶树。这是两处以前的生产队、开垦的茶园。当地农民不太愿意种茶,因为种核桃、板栗之类的作物,采摘下来就直接可以出售,而茶叶加工是一门技术,并目,需要投资。

从一开始,古清生就打定主意做真正的生态有机茶。许多人对“有机”的概念并不清楚,以为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药剂就是有机种植,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水源的污染、土地的污染、动物粪肥中可能含有的激素都会让有机种植变得不纯粹,这些在平原地区很难避免,而神农架在环境上有着先天优势。通常浮尘能到达的高度是800米,而古清生茶园海拔最低的也在1000米以上;神农架是华中最高峰,水源纯净;当地生态链完整,病虫害较少,农民较少使用农药;野生动物的粪便和原始森林中的腐殖土为作物提供了养分来源。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正的有机”才具备了可能性。

古清生说,他做出去神农架种茶的决定,是出于一种文人的浪漫情怀。“总有人问我在森林里会不会寂寞,我从来不去纠结那些细节,因为纠结那些的话什么事也做不成。如果我发现这种生活不适合我,那我大不了不做了,多简单的事儿。”他潇洒地说。

《神农百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tu)而解之。(隋朝以前茶称为“茶”)”,这应该是世界饮茶史的起源了。在古清生看来,在神农架种茶,也算是一种回归。

与众不同的种茶方法

刚开始种茶时,古清生很尊重农民的意见,因为他觉得种植方面农民是专业的。后来古清生才知道,农民的做法都是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而不是为了把茶树种到最好。所以他们的经验对古清生来说就没用了,他只能靠自己实践和观察。

给茶树施什么肥料效果最好?古清生做了不少实验。有一个村子出产的辣椒特别好吃,古清生就问当地人给辣椒施什么肥,当地人说是金丝燕粪。原来该村有几万只金丝燕,每年春天从南印度洋飞来,在这里产卵孵小燕,地上堆起很多粪便。古清生就买金丝燕粪,铺到茶园。后来还买过梅花鹿粪铺到茶园。茶园面积扩大以后,这些肥料就不够用了,古清生又尝试用腐殖土,发现效果很好。现在腐殖土是古清生茶园里的主要肥料,金丝燕粪之类的,只在偶尔有茶树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使用。喂过人工饲料的动物粪便他都不用,因为里面会含有激素。

今年春天,古清生雇人从森林里拉了400吨腐殖土铺到茶园里。腐殖土是要用两毛钱一斤的价格购买的,铺一次腐殖土就要花很多钱。但是这样每年大量铺腐殖土,几年时间,就把土壤彻底改造过来了。

古清生的茶园里害虫不多,只要不将茶园的草除尽,虫子吃茶叶少至忽略不计。冬天,古清生在茶园里丢了很多荞麦和小豆子,鸟儿就不走了,在茶园里筑巢。杂草则只能靠人工去拔,古清生的方法是连根拔起,这样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长。大一点的茶园,除一次草,人工费就要1万元左右。

古清生要做的,不仅仅是生态有机茶,生态有机只是一个前提条件,他还要做出滋味超一流的茶。他说:“当年我想闯城市,要闯就闯最大的城市,所以我去了北京。现在我想去山林,要去就去最大的山林,原始森林,所以我到了神农架。我喜欢极致,不喜欢过渡的状态。所以做茶我也不会做低端产品,要做就做最好的。”

古清生种茶很讲究,比如茶叶采摘之前两天有一道特别的工序,就是把每棵茶树都摇一摇。一方面是摇掉落叶、花粉、树屑、蛛网,茶叶就清醒了,此外茶树的树浆会上升,茶叶的味道才能够劲足。采茶时间也有说法,要在下雨之后晒两三天,如果没有晒,茶叶含水量大,香气上不来。晒时间长了也不行,茶的味道不滋润。采茶当日的具体时间也有规定,要等早晨太阳把露水晒干了再开始采。“很多文学作品里描写小雨霏霏,戴着斗笠去采茶,其实是不行的,因为有了阳光,茶树的养分就会往叶子上输送,这时候采摘,叶子含氧量最足。”古清生解释说。

神农架半山腰有一条雾带,早晚都被雾笼罩着。古清生发现生长在雾带的茶树特别好,所以打算把雾带的茶园作为极品茶的产区。他之前在其他茶园种了5000多株蕙兰,雾带这里打算种1万株兰花,让整个茶园充满芬芳。古清生介绍说,有了兰花的香味,就会排斥其他不好的味道,也会抑制杂草生长。兰茶共生在古代就有,蒙顶山就曾经采用这样的方法种茶,作为贡茶进献皇帝。

做茶的程序复杂,成本必然很高。古清生茶的碎茶也要200元一两,等级最高的绿茶更是卖到了3000元一两。但古清生说,老茶友普遍反映不希望他降低成本,也不希望降低价格。因为只有投入保持在高位,才能做出最好的茶,这个钱不能省。

品牌意味着责任

目前,古清生的茶园总面积已扩大到200亩左右,这是他自己一开始没有想到的,他说:“我种茶本来是自己种着玩,自己喝,给朋友喝。但是朋友们都劝我做品牌。所以我就去注册品牌,发现自然人不能注册品牌,必须有公司,于是我又去注册了公司。公司得有自己的茶叶加工厂,自己的炒茶师吧?然后作为一个公司,至少要有一定的产量吧?而且餐厅一旦在菜单上写上我的茶,就要求我必须持续供应,中间不能断货的。所以我必须扩大茶园面积,这样越陷越深,摊子越弄越大。”

不过古清生乐在其中,他表示,2011年中国产茶170万吨,但是极少有高端品牌。没有品牌就意味着没有人为品质负责。现在有了品牌,古清生心中更是涌起雄心壮志:“中国的茶是最好的,我做到了中国第一也就做到了世界第一,这么简单的逻辑,那我为什么不去做?”

茶园里的大小事务,古清生事必躬亲,就算是雇人做,也要在一旁监督。他认为,再好的种植方法,如果执行上打了折扣,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他太宝贝这些茶,自己不亲自看着,是无论如何也不放心的。“种茶是我的乐趣,种一群茶树,就像在幼儿园里带一群孩子一样。”他伸出手掌,给我看他的掌心,这是一双比许多农民还要粗糙,有着棕色的老茧的手,他说这是因为自己经常去看茶树,时常忘记戴手套就摸摸茶树,顺手拔拔草。

古清生打算把茶园的生产标准整理印刷出来,一直执行下去。还准备写一本谈种茶的书。他表示:“中国的茶书,从陆羽的《茶经》到赵佶的《茶叶大观》,都是谈如何喝茶、泡茶,如何选择器皿,但是都没写种茶,现在我要写一本。这跟我文学创作的方向是一致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都能从事,我觉得我这个人才是健全的。”

古清生生态有机茶一开始只有绿茶,绿茶加工简单,功夫全在茶园里。后来古清生发现夏天采的茶叶因为紫外线强,叶片中花青素、茶多酚含量高,味道偏苦涩,做出的绿茶不是特别受欢迎。他就把夏天的茶叶做成红茶,结果红茶比绿茶卖得更好。古清生认为这是因为现在很多人胃寒,不适宜喝绿茶。

说到今年的新茶定价,古清生说:“今年茶叶价格普遍下降,但是我的茶不受什么影响,因为我的茶主要是个人消费。今年我不打算降价,红茶还要稍微涨点。红茶的加工太麻烦了,炒之前要晒一天,不停地翻晒。炒茶师晒一批茶,后背都要晒掉一层皮。”

古清生还在继续寻找好的土地,最终的目标是做到年产量10吨:“这样就能让更多人喝到生态茶,我觉得我的贡献就有点大了。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茶叶原本的味道是什么样的,以为农药、除草剂、香料的味道也是茶叶本身的味道,而我的茶从种植到加工都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这样就可以起到一个校正作用,让大家知道茶叶应该是什么味道。还有一些资深茶友喝到一定的段位了,需要有一个提升,那么我可以给他们提供更高端的茶。”

古清生从不主动请求别人帮着卖茶,因为他有个观念:“我给朋友提供一个产品,是为了给朋友添彩,提升餐厅的竞争力,而不是要朋友照顾我。你从心理上期望别人的同情,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

生态种植的伟大理想

对古清生从事生态种植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女作家营切尔・卡孙的书《寂静的春天》,古清生多年前读到这本书,深受震撼。蕾切尔・卡孙终身未婚,英年早逝,她全部的精力都用于调查美国的生态环境,一辈子都在和剧毒农药DDT做斗争,她的努力最终让DDT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被禁用。

古清生对化肥农药除草剂滥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带来的后果非常担忧。中国是以千家万户的农民为种植单位,农药化肥都是农户自己凭感觉使用,很难控制用量。而且中国的化肥成分不纯,重金属含量高。不少禁用农药,在市场上也依然可以买到。古清生认为,中国很多商人把商业简化到最简单的“利润”二字了,这是中国文化本身的弊病。中国人相信“无奸不商”,只要你是商人,先把你全盘否定。而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培育商人的道德,让每个商人都受到道德约束,这样才能提供好产品。

除了种茶,古清生也种植了一些有机蔬菜和粮食,他想探索一个在中国从事生态种植的可行模式。他说:“其实你做每件事都有人在围观,一开始没人探索,但是你探索出一条路,就会有人跟着你走。我有个朋友有不少土地,以前我劝他做生态种植他不愿意,但是前段时间他告诉我他现在在东北种大米,采取了生态种植方式。附近其他土地的亩产是他的两倍还多,旁边土地的主人笑话他:‘你那叫种稻子吗?那么点产量。’他回答:‘你那叫种稻子吗?我的大米卖30元一斤,你的才2元一斤。’”

古清生认为,把土壤改良之后,效益可能不亚于使用化肥。化肥是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效果特别明显,后面效果就越来越差。而且普遍使用化肥农药,整个区域的作物价格都上不来。

古清生特别希望神农架地区的农民都能接受生态种植,但他也承认这很难:“我种了10亩水稻,亩产只有200多斤,符合自然规律。村支书说:‘我帮你把产量提高到五六百斤吧!’我说千万不要。中国的农民是这样,用最少的钱最少的力气,把作物种出来,就很高兴了。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中国的农民收入是最低的,他们对种地没兴趣。只靠理论去说服农民是不可行的,必须我亲自参与,现在有几个村子和我合作,我出钱,他们来种。等他们慢慢看到经济效益,才能转变过来。”他也号召有条件的人多买有机食品来吃,因为富人不带头吃有机食品,农民就没办法启动绿色种植事业。

“来日方长,不可能一下子扭转过来。平原地区更难扭转,因为一片土地不打农药,周围的土地打了农药,虫子就都跑到没打农药的地里来。这也是我选择山区的原因之一,我的茶园都是独立的,不影响别人也不被别人影响。”古清生说。

在这个时代,古清生的生态种植实验还有一重意义,就是“自己拯救自己”。他相信阳台种植是个趋势,有5-10平米,就够一家人吃了。他建议有兴趣做阳台种植的人可以弄点山林里的生土,不要用田土,田土都有农残。肥料则可以用羊粪,包上塑料薄膜发酵一星期,就是很好的肥料了。

另一种人生

现在,古清生在神农架吃的都是有机食品,他自己做饭。自养中华土蜂,自己割蜜,自己过滤,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让别人帮着养纯粮食猪,自己做腊肉、腊肠。这些农产品他除了自己吃,也不时寄一些给城市里的朋友以及淘宝店的VIP茶友,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幸福。

长期吃有机食品也会带来一点小烦恼,就是古清生现在去别的地方吃饭,如果菜品使用的不是有机食材,他总会觉得菜的味道有点不对。现在喝使用了农药化肥除草剂的茶,也会感觉嗓子不舒服,舌头发麻。

大山里的生活并不无聊,空闲的时候古清生还会去拍摄植物、动物,做生态研究。认识更多动物和植物,观察它们的习性,这是古清生莫大的乐趣。今年,古清生还有一个愿望将要实现,就是在茶园边上挖一个池塘养鱼,于种茶、养蜂、摄影之余,也能从事垂钓活动,生活也就有了更多一些的快乐。

古清生这样评价自己这几年在神农架的生活:“自从到了神农架,我感觉自己一方面厚重、丰满起来,另一方面越来越单纯,没有了都市的浮躁。我真的相信,或许100本书的作用,也不及我种茶的这一段岁月,对我人生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纯粹、真诚、洁与爱,似乎与茶一道接近了我。”

古清生的写作方向也整个转变了,大自然成为书里的主角。他说自己不会写什么“不要破坏生态平衡”,大家都知道破坏生态平衡不对。他要做的是把自然的美写出来,用美去征服别人。

对于写作,古清生认同“知行合一”,他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本身是很先进的制度,不管什么身份的人,只要考上了就可以做官。但是科举制度走入了一个歧途,就是考‘四书五经’,把写文章变成文字游戏了。知识分子是一个国家智商最高的人群,如果他们部热衷于一些无聊的文字,那社会不会有前进的动力。现在的作家也应该去做一些实际的事情,你自己不做事就不会有一手资料,看报纸看电视然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我觉得这根本不成立。”

很多人好奇古清生卖茶能赚多少钱,他通常都会告诉对方“能挣很多钱”,然后看着对方两眼放光,很是羡慕。“其实我卖茶挣的钱又马上都投入茶园了,预计要到2016年左右才能实现盈利。”对一个商人而言,这么漫长的投入期大概是难以忍受的,但古清生不在意。当你已经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金钱的多寡还有多大意义呢?

可惜,这境界却极少有人能达到,以至于让大山里的古清生感慨:“人与人太过于挤,常会迁怒于人,这个世界为什么会这么拥挤呢?盖因大家都喜欢都城的拥挤,以至挤得无法行走,大汗淋漓,依然为下一次拥挤做准备。一次次,―拨拨都城的人来了,对神农架宁静、悠远的大山长峡,大喊喜欢,声未落地,又忽忽离去。”

上一篇:玩水季的利器 下一篇:品德课程教学与时俱进才显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