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职业中专美术课堂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9-27 12:32:08

刍议职业中专美术课堂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 要] 如何提高美术教学创新思维能力一直是广大高中美术老师探讨的问题。文章从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审美观念以及丰富课外实践等方面阐述了美术课堂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职业中专;美术课堂;创新思维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绘画学习,更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若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忌;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和创新,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运用能力。

一、优化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思维方式

在高速发展的知识信息技术时代,中等职业学校不仅担负着向高等美术院校输送艺术人才的责任,同时也担负着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人才和幼儿园、小学美术教师的任务。因此,我们应在现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张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1、天马行空——给予自由的创作时空

在中专学校学习的学生,正处在思想奔放、自由驰骋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但发散思维更活跃。在艺术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具有跳跃性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的学生能够在教师原有的美术创作主题的基础上绘出各种各样的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他们留出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但是由于学生思维意识的不成熟,其思维发散后不能很好地聚合,回归主题,这时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后能够根据教师的提示和指引回到原来的创作主题上来。

2、孺子可教——增加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和性格特点,在学生情绪低落的时候给予适时的关心,在学生表现积极时给予鼓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其心理学体系中提到,其实个人的创造能力不单单和智力有关,从更深的层次上讲,它是一种主体化的人格特征,与个体的情绪态度以及个性特征呈现正相关。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融洽的氛围内让学生努力学习和竞争。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他们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二、提升审美观,发展学生个性化的美学视角

1、引领学生感悟美的哲学内涵

西方近代哲学将美学视为从认知层面去认识艺术和科学的一种理论体系。不是所有被视为美的艺术作品都是卓然出众旷世独立的。在一定的情境下,可以感染欣赏者情绪的作品就是美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言“恰当就是一种美”。如果教师在教授美术课的时候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为艺术行为的绘画如何创造艺术和生成美,就会使学生从更深的思想层面去审视自己的创作行为所具有的美学价值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和创作欲望。

2、改变学生定势的审美方式

定势思维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准备状态,中专学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在受到以前审美经验的影响,认定了一种恒定的审美主体与现实作品的关系后,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认知视角和审美倾向就会影响其以后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需要学生突破这种固有的思维定势。让学生欣赏不同流派的作品,吸纳不同的绘画风格,这有利于学生以后继续求学或在艺术设计创新上形成独有的个人风格。

三、丰富美术课外实践,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1、增加课外实践活动,切身感受美术创作的源泉

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仅仅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还必须增加课外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野外写生,以触手可及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其萌发出美术创意。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提供更多的美术素材,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特个性的前期积淀。在与外界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审视自己先前的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敢于去调整原有的思维模式,不断地提升绘画技能和综合学习能力。

2、创造情景教学环境,激发个体的学习和创作兴趣

教室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可以成为一个温馨的创作基地。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在教室一角专门开辟出一个临时的展示空间,摆放学生的绘画成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积极的协商,借助学校的现有资源,定期举办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美术创新成果展览,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评和指导。这种多情景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角色的转换,体验到美术给自己带来的巨大荣誉和价值,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四、发展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力,开启艺术之门

在当今的中专美术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的培养,那么这既背离了中专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相抵触。若缺乏对新知识、新理论的探索,则会导致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相分离。如果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单向式的教与学的授课模式上,在教学中仍然强调记忆、临摹、练习,而忽视学生的个性,那么教学就失去了意义。作为中专的美术教师,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为主旨,让学生真正在教学中成为主体,由此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早早开启艺术之门。

作者简介:谭玉林(1975—),男,单位:湖南衡阳祁东职业中专,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美术基础科研究与教学。

上一篇:浅谈普及舞蹈教育的作用与途径 下一篇:中国舞蹈与愉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