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影响分析

时间:2022-09-27 11:53:24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影响分析

【摘 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60例患者为研究组,采取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另外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1年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60例患者痊愈25例,显效19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60例患者痊愈15例,显效20例,好转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组间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21―02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病情发展、转归以及预防的过程当中,护理干预所起到的作用在临床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受到了精神类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改善以及临床疗效的加强方面均可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1]。为此,本次研究将对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面的影响加以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病情方面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范围在20-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32±5.67岁,病程时间范围在6个月-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5±0.25年。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抗精神类药物(氯丙嗪)进行单纯的药物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护理干预,针对精神分裂的症状进行相应的合理化、规范化护理。

1.3疗效评定与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年后的临床疗效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即BPRS)进行评定,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为:BPRS减分率≥75%时即被判定为痊愈,74%-50%时即被判定为显效,49%-25%即被判定为好转,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组60例患者痊愈25例,显效19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60例患者痊愈15例,显效20例,好转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

3.1.1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绝大多数表现出情感方面的冷漠或平淡,无明显的情感流露,对外界的人和事物丝毫不关心且反应迟钝,有时会表现出自言自语与自笑的情况。

3.1.2认识活动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的另一主要症状为妄想过度,其中包括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等,对身边的亲人、家人、朋友、病友以及医护人员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怀疑及不信任感,认为别人说的话、做的事都是对自己不利的,甚至会表现出过激行为。另外还有大多数患者具有幻觉以及幻听的症状,总是会听到有人议论、辱骂以及命令自己,进而做出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怪异行为。

3.1.3行为及意识障碍

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较为缺乏,意识要求明显减少或是完全消失,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动状态,经常会独自呆坐,不与人主动交往,无任何生活方面的主动要求,生活方面较为懒散,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进行督促。另外,少数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还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攻击性与冲动性[3]。

3.2护理干预措施

3.2.1医患关系的建立

对患者的尊重以及关怀是良好医患关系建立的基础,尤其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来说,在幻觉以及妄想症状的调动与支配下,对医护人员会表现出恐惧、怀疑以及敌视的情绪,进而对治疗产生消极作用,甚至对医护人员发起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当在患者病情较轻时,以真诚的态度、和善的语气、支持与理解的出发点进行医患之间的沟通,使患者能够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被动感,进而培养出积极乐观的情绪以及希望。另外,对患者的基本要求尽量满足,完善沟通的途径以及方法,在关系建立的初期可采用柔和的动作减轻患者的提防与怀疑,例如面带微笑以及柔和地握手与拥抱等。当患者开始主动说话时,要仔细倾听,对患者的每一个问题产生回应,并逐渐利用各种方式使患者产生安全感,进而可以通过更进一步的交谈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以及安慰,使得患者能够从根本上感受到自己受到了理解和重视,恢复正常心理状态。

3.2.2生活护理

对于懒散以及生活能力被动的患者,要加强个人卫生以及生活的督促,必要时对患者的进食、穿衣、沐浴等进行协助。当患者独立在个人生活方面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的鼓励以及表扬,进行协助完成时,也要时刻让患者尝试自主完成,以免患者对护理人员造成依赖性或增强了患者自身的无能力感。

3.2.3安全护理

有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冲动与伤人的症状,这类患者是由于幻觉、幻听以及妄想的支配与调动,导致具有一定程度的冲动性与攻击性。对于此类症状频发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情绪变化方面的监控,如发现异常的表现或征兆时要及时进行干预,加强心理支持与现实导向,以免患者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护理人员要遵循安全管理与监察的制度,对于患者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危险程度均要有准确的评估,进而减少危险因素的存在,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诱发攻击的冲动。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正确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者自身以及家属的心理压力与负担,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丽荣,岳淑英,李庆霞.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院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787.

[2] 张明廉,袁国桢,倪素琴.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6):552.

[3] 鲍文卿.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606

上一篇:头部药离子渗透熏蒸在治疗白癜风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