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清明远

时间:2022-09-27 11:47:58

梦里清明远

梦里清明远

文/夜窗

习惯在每个周末都往家里打电话。母亲问清明我能回家“扫山”不?没等我回答,母亲又说,小叔,大伯,和伯娘都问了,我说你那么远的,才一天功夫,又要请假又飞来飞去的,所以就说你不回来了。父亲接过话筒,叮嘱着清明那天一定要给大伯和小叔打个电话。心里一阵默然。如果不是父母的提醒,我想在异乡,我会忘了这个日子。上一次回家过清明是什么时候,都有点模糊了。好像大学读书的时候有回去过。毕业以后呢?不记得了。应该没。

在我们南方的小镇子里,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不知道是那一年,发了大水,把整个镇子都淹没了。于是有人往外逃生活命去了。镇子里有一个男人,把老婆草草的埋在了祖坟的旁边,也携幼儿外出讨活去了。很快,洪水退却了,大家开始收拾家园,外出讨活的乡亲都回来了,就不见这对父子。

老天保佑,灾后还算风调雨顺,忙碌过后,有了一点收成,大家可以过上一段殷实的日子。时间过的很快,冬天来了,慢慢的来了,还不见那对父子回来,乡亲们就想这对父子流浪在外是个啥光景?天寒地冻的。很快,欢庆的春节也到了,那对父子的家里还是洪水退后模样,只是乡亲略为收拾了一下,仍是残败不堪。这样的破倒景象在一片升平中显得更为的生兀碍眼。乡亲们又想,这父子再也不会回来,应该是死在了外面。否则还有有什么比一家团聚的春节还重要的呢?但一想,这地方他已经没了亲人,不回来也很正常。日子在乡亲们的猜想和忙碌很快就过去了。

清明节到了。乡亲们准备着祭品,到坟上给各自的祖先烧点吃的,用的,穿的,祈祷祖先保佑来年来风调雨顺,阖家平安的。没想到碰到了那外出讨饭的父子。大家嘘寒问暖一一番,问那男人咋不回来过年?男人说,在外面没混好,没赚到啥钱,没脸回来。乡亲又问,咋清明回来了呢?男人说,虽然没啥给祖先用的吃的穿的,总给祖先除除草,培培土,在下面过的总要干干静静的吧,也要烧个鞭炮,告诉祖先,还记得有我这个不孝的儿子和孙子吧。

其实,总觉得这个故事用文字写出来,总没有爷爷用一些土语俚语穿插其中说出来的那么生动,那么有感情,那么嘘嘘感叹。小的时候,爷爷还在,每年清明的时候,爷爷总是蹲爷爷的爷爷的坟前,吸着水烟,这个故事就会从爷爷一吸一吐间流了出来。直到爷爷也躺在了泥土里。曾问过父亲这个故事流传了多久,父亲说这个故事他听他爷爷说过。不知道流传了多久。

这故事依然在流传着。在家的时候,清明节轮到在我们这些后生为祖先培上新土忙前忙后的时候,大伯也会蹲在爷爷的坟前,也吸着水烟,这故事也依然是陪着那袅袅的烟雾一起从大伯嘴里流了出来。这时候,父亲,叔叔们都已经或蹲或坐在坟前,听着这个故事。或者说着一些他们爷爷的故事。小时候,这是我们扫墓最感兴趣的事情。感到那么遥远又那么亲切。但那个故事,和爷爷的神情,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

清明节那天,按父亲说的时间打了个电话给大伯,大伯问,没空回来?我说是,没办法请假。我问,到那一口"山"了,大伯说,刚到你爷爷这里。如果没空那就等明年回来。电话那头传来的不绝于耳的鞭炮声,明显听着大伯在扯着嗓子在说话。又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就挂了。但电话那头的鞭炮声就一直响在我的耳朵里。鞭炮声是我对清明节最深刻的印象,还有漫天的的烟雾,透着硫磺的味道。

晚上,走在西安的街头,看见一堆堆纸钱烧过的灰烬留在路口。

于是,面向南方。心里是一阵肃默。

上一篇:工作错误保证书范文篇一 下一篇:“放飞心灵激扬青春”心理健康征文获奖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