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区规划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9-27 11:35:00

住宅区规划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青海大学的住宅区规划设计课程,以学校办学现状以及适应城乡规划学科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为背景,主动跟踪和适应专业发展趋势。从培养学生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的整体观念与综合设计能力出发,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在建立动态的基础理论体系基础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手段,营造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互动式教学模式,对课程的授课过程、授课方法、考核方法做出了全新的改革,以取得最佳的教育品质及效能。

关键词:青海大学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35-01

住宅区规划设计是城乡规划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设计过程与设计方法的同时,培养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的整体观念与综合设计能力。使学生对住区规划所涉及的多方社会力量及其社会角色(包括政府、开发商、城市居民、规划设计师)有所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调研与策划能力、自学能力和物质形态规划能力,并建立“社会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思路。

1 课程改革背景

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四年制本科教育,相比五年制的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理论教学,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为了适应城乡规划学科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主动跟踪和适应专业发展趋势,注重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模式。搞好城乡规划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城乡规划人才,成为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

2 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内容上建立动态的基础理论体系,讲授式的教学方法、问题探索式教学方式与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模式的结合。以“师徒式”授课方式为基础,加大“教”与“学”的互动,通过讨论课、评图课、教师学生的相互点评等多种方式,营造开放式的、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设计创造力;搭建广阔的设计课程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造力的空间。(1)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主讲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辩证地看待和分析传统教学法,恰当适时地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效率。对一些设计的技巧、学生思维的训练,结合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讲述。并使用电子教案及动画,让学生自制设计演示教具,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传统面授与多媒体教学相辅相成,构筑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优化教学效果。(2)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实地调研讲授。在教学内容的体系上充分体现内容的关联性,避免“分立”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积极开展在项目实地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实地考察调研,鼓励学生关注当代的热点问题。(3)互动式教学模式,相互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方案陈述时间,让学生讲述本人的设计思路、设计手法、研究要点等,形成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训练学生的综合表达及交往能力。结合讲课内容提出热点问题,增加课堂讨论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达到了教与学相互促进的目的。(4)扩展学习的知识面,通过专家专题讲座了解住宅区发展的新动态。相关章节聘请校内外的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授课,丰富和拓展课程内容。在住宅区规划设计中请专业策划公司的策划人员对典型案例从策划定位、规划设计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总结其成败的原因,提高学生在实际设计中更好地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的能力。(5)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模式,优化训练手段。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第一,案例讲评。根据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性特点,课程中结合大量的案例和相应的调查分析进行。其次开设相关知识专题讲座介绍及讨论最新热点问题,与当今的住宅区规划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案例讲评能够加深学生对住宅区规划设计原理的认识,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最合适地做出反应,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第二,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对已建成的住宅区(地段)进行参观调研和居民访谈,分析其使用状况和存在问题,使其掌握更多的住宅区设计的实例及相关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6)实现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课堂,实现设计过程中的互动式设计。通过向学生介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规划设计前期分析和后期辅助决策的相关的技术方法,结合具体的课程实践直接运用到实际项目实习中,同时在虚拟现实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新技术在城市规划中进行前期分析、辅助决策、成果制作等方面的运用,逐步改变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

2.2 课程考核方法实施方案与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重在过程,为让教学组织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行结构性考核方式,结构性考核实施过程为进行实训项目贯穿在整个教学中。(1)基地考察。通过实地踏勘和资料查询,对基地本身及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并体验基地条件、环境影响因素、周边社区的优劣等。(2)项目策划构思。在基地考察分析和项目策划的基础上,归纳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组织居民生活的方式和方法。搜寻市场信息,基于基地本身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确定项目产品定位,确定项目定位、住宅户型、住区整体风格、配套设施、景观特色等,归纳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方法。(3)结构规划。将概念构思落实到对规划要素的整合层次,即结构规划的层面。一方面要对用地、设施、空间和景观等进行综合处理;另一方面还要将不可见的规划因素与物质形态综合协调、有机整合。(4)总体布局。建立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整体考虑的观念,对住宅进行选型或设计,对公共建筑进行体量与体形的初步设计,深入设计环境,对各单体的交通组织、空间场地组织、各类绿地进行恰当的设计。(5)形态意象设计。运用空间意向表现手法对全区或局部、主要空间节点进行具体的意象表现与设计。

3 结语

通过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体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春容,娟林.新形势下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探讨―― 以居住区规划原理教学改革为例[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659-661.

[2] 汤黎明,张颖,刘晖.城市规划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价值工程,2011(5):221-222.

[3] 尹得举,叶苹.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J].新西部,2010(4):167-168.

上一篇:浅谈新时期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 下一篇:排球规则技术的演变及高校体育教学适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