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本位的研究

时间:2022-09-27 09:46:14

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本位的研究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材的选取,事关小学生能否打下良好的基础,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儿童本位”是相对于成人化而言的,小学语文教材的成人化存在诸多的弊端,违背儿童成长规律,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树立“儿童本位”的教材编写理念,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符合儿童语言习惯,关注儿童社会化过程,使教材的选文、语言、结构等符合“儿童本位”思想。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首先介绍了“儿童本位”的概念及意义,其次指出了小学语文教材成人化的弊端,最后提出了构建“儿童本位”小学语文教材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本位;研究

目前,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小学生对语文教材不感兴趣,没有阅读的欲望,针对此问题,众多学者及一线教师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研究,指出了问题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成人化现象严重。2000年,张新强的《小学语文的成人化偏差》,从两个方面指出语文教材的成人化偏差:一是教材中反映儿童生活的课文所占的比重不够大;二是教材中反映儿童生活的课文本身也存在着成人化的偏差。本文针对在小学语文教材体现“儿童本位”的思想进行简要阐述。

一、“儿童本位”的概念

(一)“儿童本位”的定义

“儿童本位”就是以儿童为中心,顺应儿童自然发展,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指导,引导儿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儿童本位”的特点

一是把儿童看成是独立的个体,儿童在生理心理上,虽然和大人有点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有他自己的内外两面的生活;二是把儿童作为起点、中心、目的,一切活动围绕成长和发展展开;三是给与儿童适当的指导,“儿童本位”主张不对儿童的生活、喜好、成长横加干预,仅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其沿着正常的轨道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材成人化的弊端

1.违背儿童成长规律。小学语文教材成人化的表现是用成人的价值观来教育学生,而成人的价值观有固定的思维模式,有处理问题的既定方法。儿童阶段思维模式还没有形成,处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的阶段。教材的成人化使儿童被动接受成人的思想模式,使用成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违背了儿童成长的规律,阻碍儿童智力的发展,影响儿童个性的发挥。

2.教师缺乏“儿童本位”意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教材的成人化导致教师缺乏“儿童本位”思想。教师认为儿童是无知的,忽略了儿童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首先用成人的视角解读教材,一味追求文章背后的隐晦内容,把教材理解的非常抽象、深奥,学生难以接受,或者为了应试教育,把重点放在考点、采分点上,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3.加剧小学教学成人化倾向。小学语文教材的成人化,导致教学视角、课堂用语、课程设置等成人化,忽略了小学阶段的特殊性,使教学活动失去了灵性。儿童作为小学的教学对象,具有活泼、开朗、好动的天性,对于儿童的教育不能使用初、高中那种静态、训练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要结合儿童发育特点,采用“儿童本位”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

二、构建“儿童本位”小学语文教材的策略

(一)树立“儿童本位”的教材编写理念

1.以儿童为起点。小学语文的教育主体是儿童,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编写小学语文教材时,要以儿童为基本出发点,关注儿童心理发展,把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做为教材的逻辑出发点,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这样才能编出好的小学语文教材。

2.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儿童有独特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要尊重儿童的原始创造力,并努力激发儿童创造力的发挥。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独立的氛围进行思考,以此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文素养。

3.关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通常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小学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过渡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这个时期的特殊性,要在授予基础语文知识、基本语文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要尽量做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步,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时,要学生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给学生打造出贴近生活、丰富多彩的语文教材,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选取“儿童本位”的教材编制内容

1.在“儿童本位”教材的选文方面。符合“儿童本位”小学语文教材要从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等领域进行选文,要具备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自然、认识社会、获取知识文化等。小学语文教材选文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对文章审美的需求及语言的差异进行选文,重视儿童的兴趣,突出文学作品对儿童的积极作用,选出优秀、经验的文章编入教材。也不是说所有的文章都必须是经验,只要满足一定的指向性,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可以。但是,在选文时要避免过高的思想教育,真正的好文章是要影响人的心灵,达到思想上的共鸣,而不全是空洞的大道理。此外,还要避免文章结构过于单一,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都是“总、分、总”的结构,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2.在“儿童本位”教材的语言方面。“儿童本位”小学语文教材使用的语言,要符合儿童语言发展规律,满足儿童对语言的审美需求。教材中文章的语言要保留对人物及场景细腻的描写,不要将原汁原味的文章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文章虽看起来简单易懂,但对于儿童来说,就更难理解了。与成人不同,儿童一般在细腻的描写中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涵。此外,这种生动的描写能够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教材应避免出现成人腔,教材要贴近儿童的语言生活,符合儿童的语言表达习惯,不要让生动的儿童语言变成枯燥的成人语言。

三、结论

综上所述,树立“儿童本位”的教材编写理念,以儿童为起点,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关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从选文和语言使用两个方面,选取“儿童本位”的教材编制内容,一定能构建起符合“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教材。本文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本位”进行了简要研究,观点还不够成熟,需要本人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新强.小学语文的成人化偏差[J].河南教育,2000(3).53页.

[2]王泉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3]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3-74.

上一篇:劳动法视野下的大学生打工权益保护 下一篇:浅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