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和宴 第11期

时间:2022-09-27 08:46:31

在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个表现中国汉字演化过程的壮观场面。令五洲宾朋叹为观止!表演中接连出现两个古代的“和”字和一个现代的“和”字。三个“和”字。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一“和为贵”。“和”,既是现代中国所倡,也是当今世界所求,和睦和谐历来是中华民族治国齐家、为人处世的传统美德。

在共风同俗的台湾和闽南民间,自古以来,沿袭着一种以“和”为内容为人称道的食俗“叫和宴”。现实生活中,就像人们经常说的“一个水井里的吊桶,难免会相碰撞”。邻里乡亲、至亲好友,有时也会因为这事那事产生摩擦,闹点矛盾,以致伤了感情,失了和气。“叫和宴”就是为拉近与失和亲友的距离。让他们重归于好的一种民俗形式。

每逢婚娶、庆寿或乔迁新居等喜事庆典,东道主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宴请宾客。主人借此机会邀请那些曾经闹过矛盾、结下怨隙的人也来赴宴。否则,总会觉得心上的疙瘩没除掉而寝食难安。当然,要化干戈为玉帛并非易事,特别是有些结怨已深,或者对方受委屈很大的“冤家”。由于积怨日久,要放下“面子”去邀请他们采赴宴,总会感到很尴尬、别扭。所以,他们习惯先派自家小孩或至亲去邀请,这时被邀对象不一定即请就来,常是婉言谢请,有的甚至还会不予理睬。

在这种情况下,设宴的主人就必须亲自出马,通常是夫妇俩同时登门邀请。入门后,夫妇俩会一改往日脸色,说的最多的就是“去坐一坐”“凑个热闹”。只要有真情实意和耐心,再深的仇隙,再多的怨气也会冰释雾散。

“叫和宴”体现在一个“叫”字,“叫”就是请,要有耐心。如果遇到闹矛盾的对方十请八叫还不来,东道主只好使出最后一招,就是与“乡里老大”或者族亲长辈陪同邀请,这一招一般可以奏效。万一对方仍不给面子,即使他们受侮受屈很深重,他们也会“犯众口”,这就是大家会反过来嗔怪他们的不是了。因为在农村或渔区,“乡里老大”和族亲长辈大都是乡里最有威望、热心公益、办事公道的长者。所以,只要“乡里老大”一出面,再麻烦的事也会迎刃而解。如果喜庆事主是受侮受屈的一方,通常都会表现自己的宽宏大量,认为难得有几回喜庆事,何必因为过去的怨结而不去邀请“冤家”来赴宴呢?别小觑“叫和宴”,它以“叫”开路,以“和”为善,以“宴”搭桥。增进了邻里之间和谐、促进了亲友之间的和睦。多年的不快,多年的僵局,尽在这文明和谐的平台和载体中冰融雪化,重归于好。

(简介:林长华。福建省作家协会、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民俗学会、省灯谜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文艺创作、新闻采访、民俗研究、制谜撰联等工作。)

编 辑 胡莉莉

上一篇:有希望不抑郁 下一篇:人生也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