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时间:2022-09-27 07:57:37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摘 要】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是辐射于思想教育活动全过程中的教育意识,在大学阶段情感教育的意义尤为重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情感教育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高校要多渠道、多途径将情感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培育和引导新时期大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 高校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69-02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情感发展伴随人的一生直到死亡,其发生比语言早,而消退要比语言晚。情感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它参与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一切领域和全过程,情感教育是一个辐射教育活动领域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

一、国外情感教育研究的现状

情感教育作为一个科学专题进行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西方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展开。在英文中,情感教育表述为affective education、Affection意为慈爱,一种仁慈、善良的情感,包含着情绪情感,强调的是积极方面。情感教育在英国的含义,一定程度上和我国的道德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尽管西方许多国家对情感教育的概念尚未统一通过,在英国沃尔克大学召开的一个国际性的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上,10个欧洲国家一致同意情感教育表述如下: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更为重要的一面,则超越学生个体以关注他们与别人的之间关系的效果。

国外西方近现代情感教育研究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才有了较为专门的阐述,形成较为系统的情感教育理论。美国60年代初有卢布姆的情感教育领域目标为指导,有罗杰斯的情感教育理论和情感心理治疗的大量临床经验。70年代以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高峰体验、积极情感对生活和认识的意义,强调爱是一种艺术和能力。80年代以来西方专门设立了情感师范教育,培养善于进行情感教学、能对学生的情感素质施加影响的师资。法国有人提出要建立“教育的生态学”,探讨如何使人的情感方面和理智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德国等国家注重人文教育传统和古典哲学传统,他们鲜明地强调情感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本体意义。纵观近现代西方情感教育发展的脉络,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的情感教育更注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类的基本情绪,对人的情感情操研究的少;对幼小儿童情绪研究的多、对成人的社会性情操的发展过程研究的少,他们更注重从心理学的角度把情感教育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二、中国情感教育研究的现状

情感教育在我国9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很大程度上是先行的中小学情感教育实践推动的结果。这些情感模式的特点是把情感教育作为一种加强学科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与方法,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中小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情感教育理论明显受到西方情感教育的影响。近代西方情感教育起初是以心理学教育来涵盖的,带有明显的心理化倾向偏重生理学心理学特别是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把情感看作是一种生理心理活动反应,认为情感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一部分。

我国情感教育理论系统研究的开拓者朱小蔓教授认为,情感教育是非实体的、隐性的,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到德、智、体、美、劳诸育之中的。情感教育的各研究要素如情感教育的目标、内容、功能、价值、过程、规律、实施途径和方式方法等,都在这种基本理念指导下展开的。在我国,情感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论述情感教育为题的专著有朱小蔓的《情感教育论纲》和《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张志勇的《情感教育论》、鱼霞的《情感教育》等,与情感教育相关的专著不多。通过在中国期刊网上输入“情感教育”的题名检索2000-2011年可以发现,全国教育和社会科学类刊物发表相关文章共4827篇,其中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库共2篇,硕士论文201篇,这些文章多集中在对中小学相关科目教学实践的研究,以及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应用性情感经验的感悟总结。论文题目如: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谈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等。相当数量的作者缺乏对情感教育理论的基本把握和重视,研究主体多为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数量较少,教育专业人员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研究还有待深入和拓展。

三、情感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深入开展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应关注并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帮助其对个人、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其健全个性的形成。情感,是伴随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感教育,指通过情感交流触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促使人们在相互依赖,彼此尊重的心理基础上进行情感交流,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的教育方法。

情感教育包含许多方面,如教学生关心他人、体察他人的情绪,和周围的人友好和睦相处,能正确积极地评价自己,能调整自己的情形和冲动,能承受一定的压力。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人们知识和技术,而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在社会上生存,为社会做出贡献。情感教育对于调节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有着特殊的作用,它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研究领域,已引起了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是相对的两条线,它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是辐射于思想教育活动全过程中的教育意识。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的弊端表现为:偏重知识、忽略情感,重课本知识的灌输和填鸭,轻情感教育的引导、培养和发展,这些不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进入高校之前在如何正确理解,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教育,即情感教育的熏陶普遍缺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切实有效地在情感教育理论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四、情感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开展的途径和办法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对象是青年大学生,工作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这些都与中小学生实践活动不同。从我国认知教育模式的发展过程来看,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远快于情感的发展,伴随着以往的应试教育,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方面逐年快速增长。中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阶段的情感教育很难由学生主动来完成。

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青年大学生在大学生活期间,他们开始接触更加专业化和系统性的知识和技能,独立生活的开始、学习压力的加大、长期以来情感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学生精神压力的增加和各种问题的出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条件。”

对于高校来说,应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高校情感教育的模式,多渠道、多途径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其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遵循大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体现大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①可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正义和责任、亲情和友情,体验关爱集体和热爱国家的情怀;②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台、学生社团深入开展情感教育宣传,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强化学生自主认知的态度、合理协调情感因素与教育因素内在的本质联系,激发、保护学生的积极情感,抑制和改变消极情感,不断提高他们接受情感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最大效度地发挥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效应;③建立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把情感教育的理念落实到实处的关键。“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和学生双向沟通交流的工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以高尚的情操影响学生,培育和引导新时期大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高校情感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阵地,也是培育符合社会需要、时展要求的具备健全人格,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领域。推动高校情感教育工作的良性开展,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线,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任伟等.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60~61

2 郝教谊等.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7):69~72

3 王玲丽.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法制与社会,2010(6):228~229

4 仇静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7):65~67

上一篇:爱是时光里的向阳花 下一篇:“好声音”吴莫愁:摇滚的青春与张扬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