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大白菜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27 05:31:48

秋季大白菜栽培技术

摘要:本文对秋季大白菜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对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菜 品种 播种 种植技术

大白菜是冬春的主要食用蔬菜,虽然市场上各种蔬菜四季不断,但大白菜的消费量却非但没有下降,而且上升幅度较大。在大白菜的生产中,秋季大白菜仍唱主角,种好大白菜,对于稳定市场菜价,提高农民收入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品种选择

选用优良品种:早熟包头的品种有郑早60、55、豫早一号、新早89-9、早熟五号等。青麻叶的有津缘55、神青翠玉。中熟品种有郑研中包68、秦白二号、秦杂二号、津缘75、鲁白8号。这些品种抗病性强,长势强,品质好。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二、细致整地,施足底肥

最好选择上茬没有种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地。整地前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公斤,耕翻一遍,起垄时亩施硫酸钾复合肥30-50公斤。所施肥料一般60%底施,40%沟施或畦施。低洼地采用小垄单行种植,垄宽30-40cm,高25-30cm。

三、播种时间

一般在8月上旬播种:冬贮白菜在立秋后5-7天(8月中旬)播种为宜。生长期长的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早播,生长期短的中熟品种可适当晚播几天。播种前用代森锌或福美双拌种,进行种子灭菌消毒,其药量为种子量的0.4%。

四、种植技术

1、播种方法

大白菜可直播,也可育苗栽培。直播种有条播和穴播两种方式。播种量一般在100g左右,播种深度为1cm,播种后盖土。如果育苗栽培,育苗要比直播提前5-7天,出苗后及时间苗,苗龄以20-25天为好。

间苗:从播种到定苗大约25天,一般间苗2-3次,每次间苗应去杂去劣,间掉病弱苗,虫咬无心苗,选留生长整齐一致壮苗。

2、合理密植

一定意义上来说,大白菜的种植密度影响或决定着大白菜的最后产量,在综合考虑土壤肥力乃至水分、光照等条件下,适当合理的加大种植密度,即可有效地提高产量。根据品种、地力、肥水条件合理确定密度。早熟品种每亩可种3000株左右,中晚熟品种2000-2400株。

五、肥水管理

1、适期追肥

大白菜从团棵后,外界气温逐渐下降,气候温和,适于莲座叶的形成。莲座期结束便进入结球期,应根据大白菜生长的规律,加强肥水管理,促使形成较大的莲座叶丛和紧实的叶球。大白菜产量高,需肥量大,在施用有机肥作基肥的基础上,还需及时进行追肥。合理的分次追肥,不仅能满足大白菜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还有利于充分发挥肥效。大白菜从团棵到结球前期,为氮素的需求量较大,追施速效氮肥,可明显增产。进入结球期后,需钾量也较大,可适当增施钾肥。大白菜生长期内共可追肥3-4次。第一次是苗期施肥:一般可在定苗后施“发棵肥”,每亩结合灌水施用尿素10公斤,土壤见干后宜中耕破土保墒。第二次是莲座期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45%复合肥20公斤,此时因菜田尚未封垄,追肥采取埋施以提高肥效,并应结合灌水进行。第三次是结球期追肥:此期可持续1个半月左右,一般可于白菜结球前、中期分两次进行,结合灌水每亩追施45%复合肥10公斤,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大白菜收获前20天切忌追施氮肥,以防硝酸盐积累。另外,还要进行叶面追肥,秋冬大白菜结球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亩喷施0.5%-1%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100公斤,以延长叶片功能期和防治早衰,从而提高大白菜的净菜率和商品价值。秋冬大白菜缺钙会出现干烧心病,影响产量和品质,可在生长期喷施0.3%氯化钙溶液或0.25%-0.5%硝酸钙溶液来降低发病率。

2、浇水

大白菜根系浅,不抗旱,应小水勤浇,大白菜从团棵到莲座期,气温日渐下降,天气温和,此间可适当浇水,播种后浇第一水,隔2-3天后浇第二水,以后,一般5-6天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莲座末期可适当控水数天,到第三次追肥再浇水。莲座期保持地面见干见湿,结球期不能缺水,收获前7-10天停止浇水。

六、病虫害防治

防病治虫要早,使用无公害的农药,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喷药以傍晚为好,避开正午高温时段。另外不同的杀虫剂要交替使用,避免害虫产生抗体,提高药效。

1、病毒病:主要有蚜虫传播的病毒,防治措施:发现病株及时清除:苗期防治传毒蚜虫;发病初期喷洒病毒1号乳剂500倍液,或病毒2号乳剂1000倍液防治。

2、软腐病:尽可能选择前茬小麦、豆科作物的田块种植白菜,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连作;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25%增效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或灌根或77%可杀得600倍液喷雾或50%氯溴异氰尿酸1000-1500倍喷雾。

3、黑斑病:发现病株及时喷施75%百菌清600倍或用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

4、蚜虫:10%吡虫啉1000倍液或25%噻虫嗪1200倍液、3%啶虫脒2000倍液防治。

5、菜青虫、黄条跳甲及地下害虫:用溴氰菊酯2000倍液,15%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

6、小菜蛾:应在卵孵化高峰期及低龄幼虫盛发期用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5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50-100毫升兑水60公斤防治,要注意轮换用药。

参考文献

[1]孙文宽,秋白菜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2

[2]路翠玲,大白菜秋播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0

[3]刘静海,大白菜病虫害及干烧心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左2010

上一篇:湖南省安乡县葡萄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下一篇:浅谈动物免疫抗体监测的意义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