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教育》的文献计量与科学知识图谱研究

时间:2022-09-27 05:08:24

《现代大学教育》的文献计量与科学知识图谱研究

摘要:通过对学术期刊的历时性研究可以透视某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SSCI(2006-2012年)的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现代大学教育》载文的关键词、作者和参考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并做出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刊物的载文量呈平稳状态,拥有一批基数庞大、集中度较高的作者群体,少数学术精英对该刊办刊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质量”、“大学治理与管理”、“研究生教育”、“教育政策与大学发展”及“大学文化与学术文化”是该刊载文所研究的热点,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等机构对该刊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关键词:《现代大学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1-0115-09

收稿日期:2013-08-21

作者简介:赵俊芳(1962-),女,河北安国人,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研究。

创刊于1985年的《现代大学教育》(下文简称《教育》)由中南大学和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主办,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教育》设有理论前沿、学术争鸣、教育漫话、海外特稿、越洋专访、管理方略、海外视野、德育知行、史海钩沉和改革论坛等栏目,内容涵盖高等教育学、比较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教学论、高等教育课程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评估研究和高等教育论理学等多个领域。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教育》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了新颖、全面、有指导意义的各类学术论文。也有前人学者对《教育》进行过统计研究与分析,例如刘双阳等人以2001-2006年的数据,通过对作者群的统计来研究《教育》的核心竞争力[1];王义娜等人则以《教育》2004-2008年的载文及引文数据对该刊进行了影响因子分析[2]。但尚无学者对该刊关键词、发文作者与机构、引文来源与知识基础等内容做整体性计量研究,鉴于《教育》的重要地位,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教育》2006-2012年所载论文进行文献计量研究,并通过其知识图谱透视我国近年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相较于传统的内容分析法,基于文献计量的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更加客观、直观、形象地反映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演化等情况。所谓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就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通过空间表征法,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信息可视化技术、应用数学、图形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揭示由科学文献和引文路径的复杂交织所反映出的科学交流及发展趋势[3]。

本文以CSSCI数据库2006-2012年度的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现代大学教育》七年间所刊载的839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作者、关键词、发文机构以及文献共被引等情况做出科学知识图谱,以探求其知识基础、期刊质量与学术影响力,并试图总结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及研究趋势。

一、研究方法及载文情况

(一)研究方法

利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机构合作、作者共被引等情况进行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4]。由于目前CiteSpace软件要求输入的文献格式主要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数据库(ISI)中文献的文本格式,而本文使用的是中文数据库中的文献格式,因此先通过CSSCIREC软件将CSSCI数据格式转换为ISI格式后,再运用CiteSpace对《现代大学教育》的839篇载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

(二)载文情况

期刊的载文量能够反映出一份期刊的信息占有能力、输出能力和辐射能力,因而是评价期刊基本指标之一。从图1可以看出,《现代大学教育》近几年来所刊载的论文处于数量较少但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方面由于《教育》是双月刊,年度刊文数量较少,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教育》不盲目增加版面、小规模高质量的载文标准。因此,可以说《现代大学教育》是一份发展相对成熟、学术影响力较强的学术性期刊。

图1《现代大学教育》2006-2012年载文数量

二、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关键词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和概括一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通过对关键词词频高低的统计可以清楚地了解和判断某时段内的学科、机构及期刊的研究热点。在设定阈值和余弦相似系数后,用CiteSpace软件对《现代大学教育》刊载的论文进行了关键词共现统计(见表1,表2),并绘制其知识图谱(见图2)。经统计,2006-2012年间共有2 446个关键词,其中出现5次及以上的有58个,出现10次及以上的有15个。

(一)高频关键词揭示的研究热点

根据图2节点的大小可以发现热门关键词,通过近年突现关键词可以揭示研究热点问题。图2表明,“高等教育”(118)是最大的节点,除此之外,“大学”(59)、“高校”(41)、“教育研究”(41)、“大学生”(27)等也是《教育》2006-2012年间的研究热点。“高等教育”这一关键词说明了这一刊物所属的学科领域,而其他高频关键词还表明了这一学科领域最近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利用CiteSpace对所有关键词进行聚类,结果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高等教育质量、大学治理与管理、研究生教育、教育政策与大学发展以及大学文化与学术文化。这五个关键词聚类基本代表了2006-2012年间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热点。

高等教育质量这一聚类包括“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大学排名”、“服务质量”、“教育大众化”等关键词,包涵了众多学者对后大众化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种种问题的研究与探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个人需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5]。而这种价值取向的生成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教学系统与大学学术权力的运行,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对于这些问题,《教育》均给予了及时的跟踪研究。

大学治理与管理则毋庸置疑是高等教育领域近十年来的研究热点,《教育》也刊载了若干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从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反思与建构的综述性文章[6],到借鉴外国著名大学的治理经验[7],再到以“人性假设”角度研究大学治理与学术管理的利益分配[8],这些论文无一例外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学者对大学治理与管理的长期关注与重视,也反映了《教育》一刊对于大学治理专题的重视与回应。

研究生教育聚类包括“研究生”、“高校”、“人力资本”、“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等关键词,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改革进程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现代研究生教育已有两百年的历史,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完成之后,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才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9]。具体来讲,我国学者分别从历史回顾、招生制度、培养方式、学术体系等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方法从经验层面逐渐过渡到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政策与大学发展聚类包括“美国大学”、“教育政策”、“大学发展”、“美国教育”等关键词,反映出学者对教育与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的高等教育政策与大学发展路径的关注,如郭德红回顾了美国历次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政策,发现课程改革被视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增加人文学科课程的学习,以使学生养成整体的知识观和综合的生活观,使学生能以时代最好的知识成熟地理解事物的本质,承担起公民的职责[10]。在关注发达国家大学教育的同时,也有学者对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政策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经验性的政策理论,从而促进了我国教育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开展[11]。

表1 《现代大学教育》高频关键词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高等教育 118 大学文化 11

大学 59 大学教育 10

高校 41 通识教育 10

教育研究 41 高等学校 9

大学生 27 科学 9

教育 15 教育思想 9

教育改革 15 教育理论 9

大学教师 13 高校教师 8

道德教育 12 学术职业 8

学术自由 11 大学精神 8

美国大学 11 学科建设 8

教育政策 11 教育公平 8

大学文化与学术文化聚类包括“教育研究”、“大学文化”、“教育文化”、“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等关键词。大学文化是大学组织主体实践活动的结晶,揭示着大学的本质、塑造着大学形象、凸显着大学的职能。目前,我国大学发展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大学文化品质的降低与迷失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而吸引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从大学对“社会转型”的文化回应、作为自组织系统的大学应有的文化边界、大学文化所必需的自足性、自反性、绝对性、无限性、批判性、艺术性和超俗性等角度对此问题深入研究,形成了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12]。

(二)突现关键词揭示的研究趋势

突现度即某一关键词突然出现的程度,突现度越高则说明该关键词越来越受到关注,地位越来越突出。根据表2可以得出,目前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趋势为:对科学教育的研究、大学教育与培育体系的研究、职业教育的研究以及教会大学的研究。

在21世纪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以后,出现了教育质量下滑、学生就业形势渐趋紧张、专业设置趋热趋同、布局失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些专家学者也逐渐将研究视野转向开发科学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高教体系、促进科学的教育改革等领域,关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科学研究的产出效率、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等问题,这构成了近年来的一个研究趋势。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工程管理等硕士专业学位,专业硕士学位体系更加完善但目前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存在缺乏特色、定位不清晰、认同感较差等问题。而《教育》在2010-2012年间也刊发了若干论文均涉及对专业硕士培育体系的研究,例如蒋建湘认为通过实践性教学模式建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理论研讨”的三位一体教学方法来改革法律硕士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卓越法律人才[13]。孔国庆从学生“相对剥夺感”的角度对专业学位制度的现状进行探析,认为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位的认识、逐步形成专业学位培养的特色、健全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是提升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14]。

近年来,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另一方面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与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偏差,且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单一、社会认同感较差、职业教育体系缺乏开放性[15]。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自然吸引了一批高教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从而成为近年的研究趋势。

以往我国学者对近代教会大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在逐渐意识到教会大学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后,“教会大学”成为了突现度较高的关键词即近年的研究趋势。教会大学把西方现代教育模式移植到了中国,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在传播自然科学、开展职业教育和社会服务、兴办女子教育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通过对近代教会大学教育理念、校园文化以及办学模式的历史考察,对我国如今的宗教教育、大学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入世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等诸多方面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高频关键词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如果脱离了具体研究语境,像“大学”、“高校”这样的关键词难以充分表征文献的主要内容;同时并非所有突现的关键词都能够代表未来的研究趋势,例如“诗性”、“教会大学”等关键词的突现就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进一步规范关键词,加强关键词的针对性是提高办刊输出力及辐射力的重要手段。

综合而言,《教育》所刊载论文的研究热点主要在“高等教育质量”、“大学治理与管理”、“研究生教育”、“教育政策与大学发展”以及“大学文化与学术文化”这五个方面;研究趋势主要在对“科学教育的研究”、“大学教育与培育体系的研究”、“职业教育的研究”以及“教会大学的研究”这五个方面,研究趋势偏向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这也体现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征。

三、发文作者与机构知识图谱

(一)发文作者知识图谱

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2006-2012年间出现了一批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他们发文量较高,可谓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根据2006-2012年这七年间的数据,《教育》共收录了985位学者发表的839篇论文。在这985位作者中,发表过1篇论文的有830人,占总人数的84.3%;发表过2篇论文的有112人,占总人数的11.5%;发表过3篇及以上的有39人,占总人数的4.0%,由这39名作者发表的142篇论文占论文总数的17.0%。因此,《教育》的发文作者比较集中,说明该领域存在论文产出比较高的学术精英。

表3列出了发文4篇及以上的高产作者,这些作者也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高产出学术精英。这七年中,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南大学的徐建军教授,发文量达到年均1篇,其次是张翼星、张楚廷、张忠华、姜国钧等。另外,谢安邦、周光礼、王长乐、赵俊芳、杨德广、王建华等学者也分别发表了若干论文,对该学科和期刊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大学教育》的高产作者中有若干中青年学者,说明该刊在文章选取上十分重视青年学者,助推青年学者成长。

表3 《现代大学教育》高产作者

作者 发文量 作者 发文量

徐建军 7 王长乐 4

张翼星 6 段慧兰 4

张楚廷 6 韩映雄 4

张忠华 5 黄万盛 4

姜国钧 5 黄俊伟 4

王福友 4 宋秋蓉 4

谢安邦 4 陈武元 4

周光礼 4 欧阳河 4

(二)发文机构知识图谱

根据学术规范及期刊要求,多数期刊署名单位都具体到了院、系、所等二级单位,但也有部分文章署名单位为“某某大学”。七年间,论文署名单位有572个(包括一级单位及二级单位),但不同机构之间产出效率存在很大差异:仅产出1篇文章的机构有451个,产出2-4篇的机构有88个,产出5篇及以上的机构有31个,共发表326篇论文,占发文总量的38.9%。如表4及图4,产出最多、节点最大的五个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以及中南大学商学院分别发表34篇、27篇、24篇、23篇及20篇论文,远高出其他机构,并且作为中介联系其他众多科研机构,说明这些机构不仅为《教育》提供了大量稿源,同时也在高等教育学界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为学科建设及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该刊供稿最多的两个单位恰好是“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所在机构,即华中科技大学和厦门大学,这说明重点学科对该刊的支撑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刊对学术质量的重视。

而其他机构如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等单位也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区高校在《现代大学教育》发文不多,区域覆盖略显倾斜。

表4 年均发文1篇以上的机构

机构 发文量 机构 发文量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34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11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7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10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4 中南大学法学院 9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3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9

中南大学商学院 20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9

中南大学 11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8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11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 8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1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8

四、文献共被引及知识基础

如果把研究热点定义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那么研究热点的引文就构成了相应的知识基础。《现代大学教育》七年间刊载的839篇论文共有8 389条有效参考文献,篇均参考文献近10条,经统计被引次数≥3次的参考文献有71条,≥5次的有11条(如表5)。这些文献是2006-2012年间《现代大学教育》研究热点最为关注的文献群,尤其是涉及高等教育理念、系统、文化和历史的文章或著作。

由表5可知,张维迎的专著《大学的逻辑》(2004)、雅斯贝尔斯的专著《什么是教育》(1991)、阿什比・E.的专著《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1983)与克拉克・伯顿R.的专著《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1994)在本刊被引频次最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述文献的经典性。

针对2003年围绕北京大学的人事改革争论,时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的张维迎教授从大学的理念与治理、大学的逻辑与大学改革、终身教职的理想与现实、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一流大学与本土化、大学改革与公共理性、大学何以基业常青、研究型大学商学院之知识创新这八个方面,以大学理念为基础,围绕大学管理展开了论述,讨论了什么样的教师聘任和晋升制度才能保证大学不断进步,并将大学的逻辑概括为:“如果说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那么,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为此,大学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其中,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制度是最重要的方面。学术自由、学术评价标准、教授在学校中的权力等等,都具有内生性。在现行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下,大学变成了‘家族组织’。不废除大学的‘近亲繁殖’,不实行教师岗位的分级淘汰,不引进外部竞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自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的行政本位,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文化”[17]。张维迎教授的《大学的逻辑》在其他统计中也有较高的被引率,然而学术是学术,实践是实践,充满理想主义和彻底性色彩的改革主张似乎并没有在北大得到完全贯彻。

《什么是教育》则是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从教育本质、大学的理念、大学生的特点以及交往(Communication)四个方面,以“生存、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出发,详尽、深入地论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理解,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即生成,教育的使命在于成为“全人”:自由的生成与精神的唤醒。因此,教育不仅需要进行文化教育,还需要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尊重,倡导苏格拉底式教育方式,教师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者。雅斯贝尔斯的观点对德国、我国乃至全世界高等教育理念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堪称教育学学科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18]。

埃里克・阿什比(Ashby,E.)曾长期担任英国大学教育经费评议会负责人,还担任英国贝尔法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副校长,他从英美等西方大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以其深厚的历史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知识深入探究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发表关于高等教育的宏论,并结集成《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一书[19]。书中提出了“大学遗传环境论”的思想,并据此分析了19世纪西方大学理想的嬗变。该思想成为高等教育界探索大学发展历程的重要理论基础,并对我国当代大学的“特色化发展”思想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伯顿・R・克拉克(Burton R. Clark)是美国当代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20世纪70年代,克拉克领导研究小组对英、美、法等10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完整、深入的调查和比较研究,并以经验事实为论据,从组织管理的视角,以知识研究端点,按照知识分化的逻辑和管理的维度,把高等教育系统的要素以及要素的协调、变革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了一个高等教育系统的逻辑体系,从高等教育内部揭示和论证了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20]。此书在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学术组织管理等众多领域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谓是高等教育学与学术组织学重要的知识基础。

表5也表明,顾明远的《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1998)、张应强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2000)、张少雄的《西方大众高等教育的困境与我们的选择》(2006)、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1987)、勒戈夫・雅克的《中世纪的知识分子》(1996)、罗索夫斯基・亨利的《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1996)、贺国庆的《外国高等教育史》(2003)也是《现代大学教育》研究热点重要的知识基础。我国高等教育学者对这些经典文献的引用也反映出他们对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基础理论与历史发展的重视。

2006至2012年间,《现代大学教育》共有8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转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大学教育》在学界的输出力、辐射力与影响力。

五、结论

2006-2012年间,《现代大学教育》紧密围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刊发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广泛影响学科发展的同时,该刊自身的学术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并在“高等教育质量”、“大学治理与管理”、“研究生教育”、“教育政策与大学发展”以及“大学文化与学术文化”五个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热点。无论个人作者还是署名机构,《现代大学教育》均稿源广泛、基数众多,形成了对该刊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少数精英群体。张维迎、雅斯贝尔斯、阿什比・E、伯顿・克拉克等人的学术著作是《现代大学教育》重要的知识基础,对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现代大学教育》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初步揭示了该刊2006~2012年间的研究热点与知识基础,但限于选取的数据、计量指标和研究水平,本文只能管窥《现代大学教育》的部分特征,尚不能完全反映该刊的研究范围和全部特征。如何在数据处理、计量方法、分析视角方面进一步完善,以更科学、准确的方式全面、清晰地分析与研究期刊,还望专家学者给予指导与勘正。

参考文献

[1] 刘双阳,等.《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研究:作者群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 2008(05):107-110.

[2] 王义娜,胡姝,陈彬.《现代大学教育》近五年载文及引文的计量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9(03):13-18.

[3] 陈悦,等.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7-10.

[4] Chen, C.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3):359-377.

[5] 胡建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 2005(11):9-13.

[6] 郭卉.反思与建构:我国大学治理研究评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6(03):29-33.

[7] 代林利.牛津大学治理结构的形成与演变[J].现代大学教育,2007(04):35-40.

[8] 刘元芳,栗红,任增元.“经济人”假设与大学治理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2(02):40-44.

[9] 武毅英,陈梦.困惑与出路: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8(02):99-105.

[10] 郭德红.美国本科课程改革:追求完整的本科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08(05):34-39.

[11] 涂端午.论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分类[J].现代大学教育,2007(05):35-40.

[12] 张楚廷.哲学性格与大学文化[J].现代大学教育,2010(04):17-24.

[13] 蒋建湘.法律的实践品格与法律教育的实践途径[J].现代大学教育,2012(03):81-83.

[14] 孔国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相对剥夺感”调适论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2(01):105-109.

[15] 陈旭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回顾与展望[J].现代教育管理,2011(02):39-42.

[16] 兰军.近现代中外高等教育跨境合作办学的历史考察[J].高校教育管理,2010(03):87-92.

[17]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 李峻,刘玉杰.教育的本真:自由的生成与精神的唤醒――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解读[J].大学教育科学,2007(04):15-19.

[19] 李兵,肖玮萍.论大学的“遗传”基因在“环境”中的变异与调适――《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述评[J].煤炭高等教育,2002(03):22-24.

[20] 杨春梅.学术组织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系统――伯顿・R・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观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2(04):55-58.

上一篇: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脑卒中49例临... 下一篇:海南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