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一半工资买货基

时间:2022-09-27 04:56:43

2012,一半工资买货基

2011年底的时候,鼓足勇气检阅基金账户,发现自开户以来,已累计亏损了5万元,约等于总投资额的15%,大约是5个月工资。

说得更直白些,在我迈入基金市场的42个月间,因为这一选择,付出了12%工作日白干的代价,并把这部分钱,光荣地捐赠给了中国股市。

这个结果让我深感挫败,但似乎也没法埋怨。

因为这段时间里,沪深300指数总计下跌了38. 12%,加上我是逐步追加投资的,天性庸俗,喜追涨杀跌,你还真不能指着这15%的亏损骂娘。公平地说,基金经理们还是干了点活。

2012怎么办呢?答案可能挺俗的。首先要节流。

我要真诚地为过度消费忏悔,尽管潮人们都说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但要钱都花光了,开源还没有谱,那可怎么办呢?

所以,我绑定了工资卡与货币市场基金。每月发薪后,定期扣款1/ 2到货币账户。收益么,总归比活期存款好点,先把钱攒下来再说。

最近半年间,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多超过了4%,每一万元一年大约可赚400元。

然后呢,开通了两份股票基金的定投。我选了两个指数型基金,一个是追踪大盘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另一个是追踪中小盘指数的中证500。只要马照跑,舞照跳,天下依旧太平,总归会有企业赚点钱,漏一点点到股市上吧。

关键是,作为一名小白领,也没啥别的投资门道了。

之所以选指数基金,是因为够简单,也不用太担心基金经理管理水平。不过,股市波动太大,于是采用每月定时定额买入的方法,来平摊成本。A股跌跌不休之时,定期投资一些指数基金,反而比较放心。

另外,我把一部分的本金分配给了债券类基金。比较倾向于购买不可以投资股票的普通纯债型基金,因为他们更纯粹,相对也更稳定些。我回避了各种复杂的分级债券,不是他们不好,只是自己数学不好算不过来。

投资方式一般是一次性买入。纯债的波动小,定投倒没啥意义了。

至于银行的理财产品么,一则自己资金有限,二来也没啥渠道和时间去排队购买,所以就放弃了。其实,定期扣款到货币基金,一年后与理财产品相比,收益也差不太多。

上一篇:我们怎样看演唱会 下一篇:4S店,并非“只贵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