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文地质学专业文献的汉英翻译

时间:2022-09-27 04:13:11

谈水文地质学专业文献的汉英翻译

一、引言

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是科技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指一切论及或谈及科学和技术的书面语或口语[1]。随着近年来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对于科技翻译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专业的翻译人员虽具有扎实的英语翻译功底,但往往缺少对专业背景知识的了解,专门的科技研究人员又很少对英语写作和翻译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因而对汉英两种语言结构的判别认识不足,缺乏语篇意识,所以“相当多的中国科研人员研究出了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欲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或文摘上发表他们的科技论文,但往往由于‘poor translation’被退稿”[2]。虽然前人也有对地学科技论文翻译的研究,如地学科技论文文题与摘要的英文翻译讨论[3]、地学专业文献的英汉翻译[4],但缺少从汉译英角度对水文地质专业汉英翻译原则和方法的总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水文地质专业科技文体的特点,结合典型汉英翻译实例,对水文地质专业科技论文的汉英翻译提供指导,丰富科技论文翻译研究内容。

二、水文地质学专业文献的文体特征和英译方法

水文地质学专业文献具有科技文献的一般特点:无人称、语气正式、陈述客观准确、语言规范、文体质朴、逻辑性强、专业术语性强[5]。因此,对于传递科技信息的专业文献,译者在翻译时要遵循忠实原文的原则,忠实传递原文的信息和文体风格,注重原文的客观性、信息的准确性、逻辑上的连贯性和表达上的规范性,同时又要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确保译文简洁、易懂。简言之,就是翻译时应遵循“准确、清晰、简洁、规范”的原则:准确是指翻译时确保所传达的科技信息、专业术语的准确性;清晰即译文应表达清晰、行文通顺、完整正确传递原文的信息,避免行文晦涩;简洁指在准确、清晰的基础上使译文变得简洁,不累赘,无冗余;规范即对文中所出现的术语、缩略词、符号、公式等都要统一规范,符合国际标准。此外,译者应避免流露个人感情和各种修辞手段,客观描述原文所传递的科技信息。以下就从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探讨水文地质学专业文献的特点和翻译方法。

(一)词汇

专业文献的显着特点之一是大量地使用专业词汇和半专业词汇,这也是翻译时的难点之一。专业词汇是指仅用于某一学科或专业的词汇或术语,在某一学科具有固定的含义。按构词方式来分,专业词汇可分为两类:一是某种专业特有的词汇,如aquifer(含水层)、hydrolysis(水解);二是取自英语中的常用词,在水文地质专业中成为专业术语,如horizon在英语中一般作“地平线、眼界”的意思,在水文地质专业中却具有“层”的意思,如impervious horizon(不透水层)、illuvial horizon(沉积层),再如fault(缺点)和fold(折叠)在水文地质学里分别译为“断层”和“褶皱”。

半专业词汇一般不专属于某一学科,在不同学科表达不同的意思,如depression,日常英语中作“忧伤、沮丧”的意思,在气象学里指“低气压”,医学上指“抑郁症”,经济学中指“经济萧条”,水文地质学中是“凹陷”的意思,如continental slope depression(陆坡区凹陷)、groundwater depression cone(地下水降落漏斗);channel物理学上指电路,水力学中指“河道、河床”,如channel slope(河道比降);vegetation在医学上指“增殖体”,但在生态学和水文地质学里指“植被”,如herbaceous vegetation(草本植被)。因此,译者必须在熟知这些专业词汇的基础上准确快速地应用于专业文献的翻译。

此外,出于简略和方便的需要,缩略语也广泛使用于水文地质专业中的专业词汇里,一般是由某一词语组合中主要词的大写首字母组成,如GW是groundwater地下水的缩写,PRB指permeable reaction barrier(渗透反应墙),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人工神经网络),GA—Genetic Algorithms(遗传算法)。对于缩略词的翻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缩略词不能直接用于文章标题,应给出全称。(2)缩略词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给出全称。(3)同一缩略词在不同行业中所表达的含义不一样。因此在翻译过程别需要注意缩略词的使用,避免造成误解。

(二)语法

水文地质专业文献汉英翻译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时态、语态、名词化倾向、非限定性动词和长句的频繁使用。

1.时态、语态。水文地质专业英语文献多用动词现在时,尤其是一般现在时,用以叙述通常发生的客观事实、自然现象或真理,以示行文的客观。专业文献倾向使用被动语态,这是因为与主动语态相比,被动语态表达更为客观,也有助于突出句中所出现的自然现象或事物上。

例:将BP算法和遗传算法结合在一起,用遗传算法来优化人工神经网络初始权重,建立了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危险性评价模型。

译文:This paper combines Back Propagation (BP) Algorithms with Genetic Algorithms(GA), using BP to optimize the initial wEight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establishes the fatalness assessment model of earth fissure in Suzhou-Wuxi-Changzhou area.(除了使用一般现在时客观陈述,译文使用了增词法,增加了主语“this paper”,因为第三人称语气也表示行文的客观、正式。)

例:利用先进的非线性模型和预测系统估计和预测榆次市的地裂缝灾害。

译文:The developed nonlinear modeling and forecasting system was used to assess and forecast the earth fracture hazard in Yuci City.(被动语态的使用既起到强调的作用,又使译文表达更为客观。)

2.名词化倾向。水文地质专业科技文献要求语言简练,表达明晰,因此为了达到语言结构的简化,英译的过程中名词也大量被使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在科技英语中应使用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抽象名词或起名词功用的非限定动词,如transmission(传输),prevention(预防),formation(形成)等;二是名词连用现象,即名词修饰名词,如earth fracture hazard(地裂缝灾害),formation mechanism(形成机制),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配水网);三是派生名词的使用,这类名词通常是由动词派生的,后面常带有一个介词词组,如the stability of underwater flow systems(地下水流系统的稳定性),the degradation of environment(环境的恶化)。英译时可以采用词性转换法(如动词转化成名词)和修饰词转换法(如名词修饰词转化成形容词修饰中心词)等方法。

3.非限定动词。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分词短语等非限定动词的使用(特别是分词短语的使用),可以使原文的句子结构严谨、句子简洁,所以在水文地质专业文献的汉英翻译 时较多使用这些非限定动词。

例:为满足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带来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枯竭,是保持淡水供应的最大威胁。

译文:The greatest threat to maintain fresh water supplies is depletion of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 used to meet the needs of a rapidly growing human population.

此句翻译时除了使用不定式短语to maintain, to meet和分词短语used, growing使句子结构严谨、简洁之外,整句的翻译采用了倒译法,即各种句子成分和结构在顺序上倒译,这主要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汉语中通常会把强调部分放后,而英语中正好相反。

例:为预测地裂缝的发展趋势和减少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开展地裂缝的分布、模式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earth fracture hazards in order to predict and prevent thEir development and to reduce their adverse effects.

因此,翻译时要求译者熟识两种语言的特点表达方式的不同,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4.长句的频繁使用。科技英语中的长句和复合句多于一般英语,这是由科技英语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科技英语要求叙述准确、推理严密,因而必然带有许多修饰、限定和附加的成分,故出现了长句的大量使用。这是科技英语的特点之一,也是水文地质学专业英文文献的特点之一。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即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句子短、动词多、词序固定。英语注重形合,属分析语,结构严谨,句与句、短语和分句之间通过连接词、分句、从句等语言形式手段来衔接,故句子长、动词少、词序灵活。所以长句的英译,要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理清句子的结构,必要时可采取顺译、倒译、短句合译法、增译、减译等方法。

例:因此,在所有平原耕作区都有为数众多的水井,大量的地下水在没有考虑含水层的开采潜力和开采井之间距离的情况下开采出来。

译文:Thus,in all cultivable plains,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drills from which enormous quantities of ground water are drawn, without taking into account neither the true potential of the aquifers, nor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neighboring drills.

翻译此句时,需先弄清句中的结构关系,句中在“情况下”和“开采”之间省略了“水井”一词,这样句子的逻辑关系就很清楚了。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把两个汉语短句连成一句,without和in引导的介词短语在句中作状语,位置相对灵活。所以英译时应该理清句中的逻辑关系和句子成分,加上适当的连接词和关联词,必要时也要适当增词和减词。

三、水文地质学专业文献英译的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给出水文地质专业文献汉英翻译的几点建议:

(一)在原文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句子深层结构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译文必须以读者为出发点,使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感受与原文读者的理解和感受基本一致”(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which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receptors and the original message[6],可见对原文的理解对翻译的成败至关重要。水文地质学专业文献具有专业性强、逻辑紧密的特点,所以译者应该首先通读全文、领略大意、找出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在进行长句、难句翻译时,必须弄清原句的结构关系,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分析句中的语法关系,理清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和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考虑如何表达,对照译文是否有意思不明或错译、漏译的现象,确保译文既完整地传递原文的意思,又符合科技英语的表达习惯。

(二)加强英语学习,注意积累,掌握常用句子结构

由于专业文献自身的严密性、逻辑性特点,因此对语法结构也有一定的倾向性,所以有常用的句式和固定的表达特点。比如通常英语标题都是由短语组成,句中没有动词,因此对于汉语中常出现的“……的研究”、“……的应用”之类表示动作的名词作为关键词的标题,翻译成英语时可以用“名词+介词+……”的形式,如题为“不同丰枯遭遇条件下滹沱河地下水库人工补给效果研究”,应译为“A Research on Artificial Recharge Effect in Hutuo River Underwater Reservoir under Different Wetness-Dryness Encountering”。又如,由于专业文献中倾向使用被动语态,所以派生出一系列以被动式为基本谓语形式的句式,如“It is said/accepted/recognized that”。熟识这些句子结构和翻译套路,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

译者应该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熟知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发展动态和新增术语,对专业术语、图标、数字要追求精准。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积累的同时还应努力提高英语水平,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翻译实践中更好地检验理论知识和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

上一篇: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上市 下一篇:地质学专业本科生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