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与具有凤阳本土特色的环境对话

时间:2022-09-27 03:39:48

让幼儿与具有凤阳本土特色的环境对话

摘要

《纲要》指出:要创设具有丰富的本地文化内涵的教育环境,为幼儿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奠定基础。因此,近几年我们充分发挥凤阳本土环境的作用,把具有凤阳本土文化的环境融入到幼儿园整个环境中,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萌发亲近家乡、亲近家乡文化的情感。

关键词

幼儿;凤阳本土;环境;对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创设具有丰富的本地文化内涵的教育环境,为幼儿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奠定基础。”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以前在环境创设方面一直以儿童化、美化为前提,虽然幼儿园的环境很美,也能体现幼儿的参与性主体性,但不能较好地体现地方特色,也无法达到新《纲要》的要求。我们家乡凤阳的周围有许多很好的本土资源,因此,近几年我们充分发挥凤阳本土环境的作用,把具有凤阳本土文化的环境融入到幼儿园整个环境中,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萌发亲近家乡、亲近家乡文化的情感。

一、利用凤阳本土材料,创设幼儿园外部环境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为此,我们首先将具有凤阳本土气息的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外部大环境中,让幼儿领略到扑面而来的凤阳民间文化气息。

孩子们一走进幼儿园,就被围墙墙面上两幅大型展板吸引住,那是我县的风景区、凤阳的民间文化艺术凤画和凤阳花鼓的图片。它向我们展示了美丽凤阳的旅游景点,以及凤画里几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以凤阳花鼓为背景的展板前,经常是亲子交流、探讨的聚集地,受到我园家长的热烈欢迎。本土文化墙环境的创设让我们感受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在幼儿园几根圆柱子上,巨幅的凤画经常让孩子们驻足欣赏,互相探讨,让凤画艺术就在孩子们身边。各班的班标是用凤凰形状做成的,悬挂在走廊墙壁上。我们还根据各个主题的开展,将收集来的材料布置在幼儿园外部各个空间领域里。如在开展主题《美丽的凤画》时,我们将凤画装裱好挂在幼儿园楼梯墙面,让幼儿上下楼梯都能看到。又如主题活动《家乡的灯彩》开展时,我们将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的灯彩挂在幼儿园走廊上空,创设了空间本土化的环境,让孩子在幼儿园内感受到浓浓的凤阳本土气息,从而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潜移默化地受到家乡文化的熏陶。

二、利用凤阳本土材料,创设区角活动环境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是适宜幼儿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已成为我园的一项常规教育活动。区域活动开展是否有效,是否受孩子的欢迎,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材料的投放、环境的创设。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教育目标可以隐含在投放的材料中,渗透在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凤阳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就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创设我园的区角环境。

如美工区我们鼓励家长收集各种凤画,投放在区角中,创设了一个“凤画坊”。幼儿可以进行观察,启发他们说说凤画的配色、布局,使幼儿积累一些配色方面的经验,培养他们空间布局能力。黄湾的豆制品千张和素鸡非常有名,老师们大胆尝试,把它们也引进孩子们的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孩子们分别用卷、撕、画、染等不同的手法,用千张、素鸡制作出千姿百态的作品,让我们都惊叹不已。凤阳粉丝也是凤阳的一大特产。大家知道,我们看到的粉丝一般都是有硬度的,不能随意弯曲。老师们别具匠心,用开水把它烫一下,然后捞出来,创设了一个“艺术吧”,让孩子们用这样的粉丝在已塑封好的图画上沿着边线制作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粉丝画;音乐区:我们创设了“演艺台”,投放了大量的凤阳花鼓及音乐,孩子们都拿着我们家乡的花鼓,听着家乡的歌谣《凤阳花鼓》,开展了一场音乐会。通过自身的探索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在唱唱、跳跳、踏踏中熟悉本土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社会区:我们创设了“小导游”,凤阳风景区的图片分别张贴在墙上,孩子自愿担任小导游,根据已有的社会经验向大家介绍凤阳,孩子们都很有成就感,每天都会有孩子积极地参与。

自从在区角活动中创设了具有凤阳本土特色的环境后,孩子们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参与活动积极性更强。因为这些材料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他们觉得很亲切,很熟悉,他们愿意积极参与,还为家乡拥有这么多的自然资源而感到自豪。

三、利用凤阳本土材料,丰富班级室内环境

班级室内环境主要以主题墙为主。我们认为要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首先要让环境会“说话”。我们积极鼓励幼儿收集资源,用身边废旧材料及凤阳本土材料制成的教玩具来打扮班级墙面,创设了幼儿自己喜欢的活动环境。

如在《我爱家乡》的这一主题中,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制作的旅游景点介绍卡片,被满满地粘贴在班级主题墙上,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卡片内容是亲子共同完成的,孩子们感到特别骄傲,每每能看到孩子们在彼此介绍着图片上的内容,真正让环境起到了与幼儿对话的目的,促进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另外,我们还利用班级的横梁,悬挂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吊挂物,如小花鼓饰物、以花园湖螃蟹为缩影的光碟螃蟹以及孩子们的凤画、凤阳建筑等绘画作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环境创设,能够让幼儿沐浴在轻松、熟悉、亲切的氛围里,真正达到《纲要》的精神: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其目的在于开发幼儿智力,在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出了独特功能和作用。如何达到让具有凤阳本土特色的环境更好的服务于幼儿发展的目的?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让幼儿真正与具有凤阳本土特色的环境对话,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上一篇: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