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抑郁症的区别与防治

时间:2022-09-27 02:54:16

老年期抑郁症的区别与防治

人进入老年期,儿孙满堂,业绩累累,应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可是,这位老赵就不尽如意:两年前刚退休的时候,有些不习惯,闭门不出,沉闷少动,但身体还是挺硬朗的,可现在,整天精神不振,疲劳乏力,睡不好觉,总是怀疑自己有病。一年前患过角膜炎,分明已经好了,却总是担心自己要双目失明;有点头痛脑热的,就马上会想到死亡即将来临;再好的饭菜,吃到嘴里也会全然无味。最后竟发展到想要自杀,结果被其家人送进了精神病医院。医生诊断为:老年期抑郁症。

沉默瘟疫

老年期抑郁症,在国外被称为“沉默的瘟疫”。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这种抑郁症患病率约占全世界人口的3~5%,其中老年人又为多数。1985年7月,在美国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老年学会议上,老年期抑郁症、精神病与衰老,被列为会议的主要议论内容。在我国,老年期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7~10%,在患有躯体疾病的老人中,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50%。可见,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生不能不引起老年人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典型症状

老年期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其典型症状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精神活动衰退,失眠,便秘等等。疾病的早期还可有头痛、心慌、气短、出汗、自感消瘦等躯体不适。除此之外,患者常表现出其它一些症状,如情感淡漠,孤独,敏感多疑,缺乏,自我贬低;有的病人还伴有焦虑表现,尤如大祸临头之感,严重的可搓手顿足,昼夜不得安宁;同时明显乏力,生活不能自理;疾病发展时可出现情绪低落,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原来的兴趣爱好也随之消失;随之而来的是生活无望、无助感;有的可产生轻生甚至自杀念头,少数病人由此而产生严重恶果。另外还可以造成营养不良或并发其它躯体疾病等后果。

老年期抑郁症除了情绪抑郁色彩外,也出现近事记忆差,思考问题缓慢,对答反应迟钝,缺乏适当的情感流露,给人以“痴呆”的假像。

促发因素

目前,国内外学者基本上认为,下面几点可能是老年期抑郁症的促发因素:一是孤独寂寞。自我隔绝并缺乏与他人的接触交谈,明显地构成主要的基本促发因素。二是社会地位的改变。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离,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这一变化,觉得自己不再被社会重视,是一个无用的人,造成内心空虚,加重孤独感。三是家庭状况和环境的变化。与子女分居或者丧偶,使老年人在感情上经受不住这些变化或刺激,很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另外,住房搬迁,老年人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或邻居,也常诱发持久的精神反应,在国外称之为“迁移性抑郁症”。四是遗弃感。别人不再需要他们的照顾,而他们自己却成为子女的负担,甚至会遭遗弃,特别是子女不再听从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或不尊敬老人,使他们感到痛苦。五是其他方面,如疾病缠身,过度疲劳,死亡临近感等等,也常常是老年人抑郁症的诱因。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的发生一与个体的性格特征有很大关系。统计结果表明,性格开朗、乐观的老人比保守、悲观、孤僻的老人患抑郁症的机会要少得多。

注意区别

老年期出现抑郁症的某些症状时,是否都可认为是老年期抑郁症呢?这个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经历了挫折或某些变化后,都会出现相应的反应,老年人更是如此。当面临着突然的、重大的刺激时,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抑郁情绪,是正常现象。一般来说,只有当出现持久的抑郁症状,并且程度逐渐向严重发展时,才应怀疑是老年期抑郁症。抑郁情绪表现,可归纳为下列12个方面:1,搔头摸腮,唉声叹气,胸中老有口闷气出不来,但又不愿痛痛快快向别人吐露;2,寡言少欢,一反常态,尤其平时爱说爱笑的人,一下显得沉闷、忧愁;3,对周围的一切似乎非常淡漠,反应非常迟钝;4,辗转反侧,夜不能寐;5,东走走,西转转,看上去有一种失落感的样子;6,易与人顶撞,尤其外向型性格的老人,你即便是一句好话,他也会莫名其妙地向你发泄不满;7,丢三拉四,行为紊乱,不仅做事没有程序,说话也往往前言不对后语,或所问非所答;8,面色萎黄,表情呆板,即便原来满面红润的胖老头,这时也会显出苍白无力的神态来;9,习惯改变,行为反常,有意或无意地做起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情;10,留恋往事,在百无聊赖之中突然想起过去生活中值得回忆的某些人和事,或者翻出与这些人和事相关的纪念品,以此消除思想上的隐痛;11,行动迟缓,语音低沉,精神萎靡,坐不持久,喜欢多躺;12,对家里人和邻里熟人疏远却给远方亲朋好友写信,或者与素不相识的人交往。

可防可治

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生,无疑会给晚年生活罩上一层阴影,而失去应有的欢乐,甚至可缩短寿命。尽管如此,也不必过分恐惧。下面几点建议综合了国内外老年学者的研究结果,它将有助于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即:加强社会联系,切忌终日沉默孤独,与世隔绝;积极进行一些有利于健康的娱乐活动,坚持锻炼身体,丰富生活内容;保证足够的睡眠,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要积极、乐观地对待一切。

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目前多用三环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多虑平等,能使抑郁症状得到改善,假性痴呆症状也会消失。用药宜小剂量缓慢增加,每日总量一般不超过200毫克,服药期间应注意胃肠道、心电图和神经系统的副反应。

特别护理

在家庭里,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特别护理十分重要,它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首先,照顾好老人的起居生活,预防躯体合并症的发生;生活要有规律,饮食方面要多食带有纤维素的食品,如水果、蔬菜,少食糖类、淀粉类食物。其次,注意精神心理卫生,要善于观察,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有针对性地做心理说服、解释、劝慰、鼓励工作。第三,坚持服药,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既要耐心,又要严格遵从医嘱,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更不可因有副作用而中途停服,造成治疗上的前功尽弃。最后,要防止发生意外。凡能成为病人自杀自伤的工具器械都应管理起来,妥善保管好各种药物,以免病人一次大量吞服,造成急性药物中毒。

上一篇:注意儿童退缩行为的防治 下一篇:运指健脑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