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课本的教学改革

时间:2022-09-27 01:24:59

论小学语文课本的教学改革

【摘 要】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本的改革成了众多教育专家和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语文教材的设计者应该本着教材注重文化底蕴,更加生活化,更加重视心灵感悟。教材是教育教学的方针和导向,只有在教材上转变教学观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们才能发挥出自身优势,实现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 文化底蕴 生活化 心灵感悟 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21

面对当下文化氛围浮躁,价值迁移等现象,小学语文教育成了实现文化转型的根源所在。在小学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语文教材的改革是重中之重,没有优秀、实用的教材,如何能够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新一代的学生中得到继承,如何能够将生活与知识相勾连,如何能够将教学与教育真正的结合?所以,语文教材的改革必须放到各项改革的首要位置上,以它作为出发点进而深入到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方面面。

一、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实现文化的传递和继承

王旭明曾说过:我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语文教材有一半都是不该学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极而言之的说法。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语文教材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许多问题。面对这样的评价,各地的小学语文教材开始进行改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语言文化最重要的土壤,此次语文版教材修订的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立德树人的优势,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此次教材修订中,要体现的另一精神就是“减量提质”,减轻学生的负担。据统计,修订版语文全套教材课文数量比修订前减少了大约15%。不过,王旭明坦言,减量并不是减负的根本途径,更重要的是提升质量,即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把练习设计得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精心考虑学生的接受度,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把非语文的或者说语文学习价值低下的内容筛选出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会学语文,切实减轻学生负担。除了减量之外,修订版教材与之前的版本相比,大约更换了40%的课文。在选文上,力求文质兼美,所选课文既有较高的思想性,又有较高的语文价值。

目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足是语文课本普遍存在的问题。此次教材修订中十分重视古诗文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应该选取更多的优秀诗词加入到学习内容中,同时应该又应该兼顾小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字词和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因此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候应该更加注重基本字词的囊括,避免生僻字的过多出现,这样不仅会加大学生理解程度,不能起到识记字词的效果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疏离感。

《论语》是中国礼仪文化的典范之作,由孔子的弟子们对孔子的言行记录编纂而成,其中有些话语不仅文字简短,并且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全符合小学阶段教育学生的任务。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些言论传承了中华文化好学、友善的文化价值观。中国的唐诗宋词也是中华文化的顶峰,尤其是李杜的诗歌,堪称是中国唐代文化的两颗灿烂的明珠,唐诗宋词的格式与韵律体现的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虽然可能不再流行,但是却是文化的瑰宝,因此在教材中应该体现这方面的内容。同时,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们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并且能够让学生们较早的接触到古代文化常识,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内容更加生活化,让知识融入生活

小学阶段是学生天性的保持阶段,有些版本的语文教材完全脱离了生活,使教材内容枯燥无味,消磨了学生对于语言文化的感受力。笔者认为实现生活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课文的内容要与时俱进,针对当面的热点问题,对于当下的科技创新,这些内容都可以加入到课文的编写中。例如对于高科技的利弊问题的引导,手机在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小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到,而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不仅开拓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而且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大大的加强。

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引入高科技的介绍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而且实现了教材与生活的结合。成语、谚语也可以实现更加生活化,中国的成语文化虽然都是以古代的生活现象作为背景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在编写教材中,编写工作者们可以对成语进行现代化的阐发,将成语用现代生活的现象进行解读,这样不仅会让学生真正的从内心理解成语的适用范围,而且这也方便了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谚语本身就来自于生活的智慧的结晶,在编写教材中,编者不可忽视谚语的重要作用。现代的学生们生活在城市的居多,很少有人对于乡村生活和天气、地理知识都很少了解,缺乏生活尝试和经验,而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生活的,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化最终回归到生活。例如:“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谚语的这种口语化、歌谣化的句式不仅让学生们在记忆上减轻了不少负担,而且真正的实现了让知识服务于生活。

三、重视心灵的感悟和触动,直面人生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工作者们不能充分的理解编者的良苦用心,而只是注重背诵记忆,注重应试教育的实施,这就违背了新课改下教学实际目的所在。小学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学生在实际的阅读中理解道理、形成自主的、开放的思考方式。例如《小竹排在画中游》这篇文章,除了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偏旁、字词、音节外,教学工作者们还可以充分运用课本中的插图、课件中的音乐,或者将学生带到户外去,真正的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同时,老师们也可以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借鉴到其中来,让学生们在课下用画笔画出在课文中感受到的世界,学生会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审美能力的提升,激发学习兴趣。这就要求编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出这样的要求,引起教学工作者的注意,而非一味的注重应试教育的输入和记忆。兴趣是学生的最好的老师,而任何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点的教材都应该具备直面语言、直面生活、直面人生的特点,将更加积极、更加健康、更加阳光的内容编入教材,让学生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得到重要的发展。

虽然今天的一系列对于教材的改革慢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依然存在着问题。笔者以上所提到的三个方面只是三个基本的革新方向。首先,传统文化的渗入课本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审阅,同时也需要经过必要的删减和修改。其次,对于教材的生活化要求也并非意味着俗和简单,而是在教材中融入生活的智慧。现在的生活是日新月异的,紧紧地抓住时代的要求才是教材改革的重点所在。最后,本文提到的教材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心灵感悟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这很大方面体现在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摒除传统陈旧的观念,关注学生身心的成长和发展。当然,在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还要注意不要将内容绝对化,要留给教学工作者们适当的自由发挥的余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仅仅简单的接受知识。

上一篇:浅析高中英语的教学方法 下一篇: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