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看“80后”电视剧?

时间:2022-09-26 11:31:09

谁在看“80后”电视剧?

近期,关于“80后”的电视剧进入了井喷期。“80后”电视剧通常以”80后”某状态为切入点,融合当下80后在谈情说爱、婚姻情感、赡养父母、事业奋斗以及抚养孩子等压力下引发的一系列社会话题。那么,“80后”电视剧的观众构成有什么特点?以“80后”的观众为主吗?还是老少咸宜、男女通吃?笔者在2013年首播的“80后”剧中挑选了部分代表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了以下5个特点:

“80后”剧以女性观众为主。五部剧都呈现出女性观众比例远远高于男性观众的“一边倒”特点,尤其是《小儿难养》和《杜拉拉之似水年华》女性观众比例超过了60%,男性观众不足40%。相对而言,军旅剧《战雷》男性观众最多。

25-54岁的中青年观众居多。比例超过20%的观众可以称之为重度观众。育儿类《小儿难养》的重度观众是25-44岁,比例共占42.3%,在五部剧中显得相对年轻。职场类《杜拉拉之似水年华》的重度观众出现断层,25-34岁比例占22.6%,45-54岁占21.6%,中间的35-44岁比例仅占14.8%。婚姻类《门第》的重度观众年龄层相对下沉,43.6%集中在35-54岁。爱情类《抹布女也有春天》的重度观众分布最广,上至25岁下至54岁,总比例超过67%。《战雷》重度观众集中在35-44岁。

初高中学历的观众为主。《小儿难养》、《门第》、《战雷》和《抹布女也有春天》的初高中观众的比重较大。相比之下《杜拉拉之似水年华》的重度观众集中在高中和大学及以上高学历,总比重接近70%,这种区隔与分化显示出电视剧在目标观众中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

除了无业人员,初级公务员/雇员等“白领”阶层也构成了核心观众。尤其是《杜拉拉之似水年华》的该部分观众比例超过了30%,剩余四部剧也受到了“白领”观众的关注。

五部剧的大部分观众属于已婚或同居,在《小儿难养》和《杜拉拉之似水年华》中各占65%左右,在剩余三部剧中比重均超过了70%。

从家庭的人口规模来讲,以三口之家居多。尤其是《杜拉拉之似水年华》、《抹布女也有春天》和《战雷》三口人家庭所占比例均超过了40%。两口人家庭比例约占20%左右,单身及多人口家庭的比例较低。

到了2013年,最小的“80后”24岁,最大的已33岁了,恰是广告主最为关心的高含金量的消费人群之一。从这几部的观众构成,管中窥豹,能看出现今“80后”已然成为电视剧制作市场关注的对象,纵观“80后”剧,无论哪种类型,都采用了偶像演员加老戏骨的“黄金搭档”,加上贴近的内容、鲜活的表达方式、精美的制作水平,有效吸引了“青年+中年”的观众,恰好覆盖了荧屏前的“80后”。从这一点来说,“80后”剧契合了当今“80后”的收视心理。

(作者单位:CSM媒介研究)

上一篇:电视媒体网络传播价值凸显 下一篇:拉比盒子的双微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