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途径探索

时间:2022-09-26 11:26:08

浅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途径探索

[论文关键词]先进教学理念 教材 行动导向 教学效果 新途径

[论文摘要]文章以笔者近三年参与教学改革的体验,提出了提高职业院校大课堂教学效果的新途径“先进教学理念、合适的教材、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三结合”。

一、引言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 苦苦探寻的主题,于是就有了各学校购买教学设备、增加实践课 时等提高教学效果的新手段。但是,增添新的教学设备要增加大量的教学投资,对于那些偏远的西部地区学校和资金紧缺的学校将很难实现,另外教学设备的添置永远落后于教学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了我们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通过最近三年的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笔者认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合适的教材、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三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途径。

二、先进的教学理念

(一)“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理念的建立和发展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派出几十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赴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外、国内地区学习课程开发、课程设计。2007年7月一11月笔者曾带着“常用电气设备控制与检修”课程开发任务先后到香港和德国进修,通过学习形成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的新理念;2007一2008年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方案开发了“常用电气设备控制与检修”课程,并在电气06级、07级和08级学生中实施,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被评为2008年河北省级精品课程。

(二)校企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

这种开发模式是指依据合作企业提供的学生就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召集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企业实践专家参与的课程研讨会,共同深人分析、研讨学生就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明确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和教学内容。

例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面向电工岗位群培养人才,要求毕业生具备完成电气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的能力。主要工作面向的是高级电气维修工,而高级电气维修工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是低压电器设备的检修与安装。“常用电气设备控制与检修”课程,针对“低压电器设备的检修与安装”典型工作任务而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为:学生具备工具仪表使用、电器元件选择、电路制作和检修的基础知识;学生能够借助维修手册、设备技术资料、维修资料作一般电路的制作和检修的工艺计划并实施,同时学生能够组织对较复杂控制电路进行测试、绘制原理图、故障分析及处理。课程学习结束,学生能够进行的电气设备控制电路检修、安装和维护作业包括(1)能使用电工工具,更换常用低压电器;(2)能根据控制电路需要,选择常用低压电器的型号规格;(3)能使用电工工具,完成常用低压电器控制系统电路的制作;(4)能使用仪表,诊断低压电器设备控制系统的故障;(5)能使用电工工具,完成低压电器设备控制系统故障检修;(6)能记录和管理常用电气设备的技术资料。

课程针对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对工作的要求梳理所需知识、能力及职业岗位素养要求,结合能力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常用电气设备控制与检修”课程学习内容如下表所示。

(三)“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提升职业能力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时间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以教师讲解为主。“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心、脑、手”协调使用的过程来获取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人沟通和交流能力等。“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通常以“案例”“项目”“任务”等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能力。我们开发的“常用电气设备控制与检修”课程,就是以八个电气线路制作与检修任务作载体来培养学生“低压电器设备的检修与安装”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能力的。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使学生先“动”起来,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组织和实施,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

(四)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才印‘行动导向怕勺教学落到实处

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是保障“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的关键。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情境的教学和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不同之处,在于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掌握的主要是知识。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情境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自行组织完成某工作任务的全过程。教师是课程的主持人、组织者和协调者,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建议学习形式,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与咨询。这就要求教师懂得教学情境涉及的知识,具备教学情境涉及的技能,同时具备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责任心。

教师具备的知识、技能、教学法、教学组织能力是能够按照“行动导向”进行教学的前提条件,同时具备良好的责任心才是“行动导向”教学落到实处的保证。由于我国学生大多从小养成了被动学习知识的习惯,假如教师按照“行动导向”进行教学而不够负责,不能及时对学生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指导、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那么部分学生就可能“滥竽充数”,结果什么也学不到。

三、合理选择教材

(一)中国学生的特点

中国学生学习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书本,所以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的说法。笔者于20个世纪70年代考上河北某高校,在大学期间为夺回“”中浪费掉的时间,同学们都拼命学习,学完一门课除老师指定的教材外,都要读两到三本类似参考书。再看目前的中考、高考和考研,无论哪个考试学生都会购买很多教辅书籍。中国学生的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本,这也就显示了教材建设的重要性。

(二)选择合适的教材

什么是合适的教材呢,合适的教材应该具备的特点包括:

1.教学内容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教学内容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就是符合相应学生现有基础的需要和符合专业提升的需要。例如,基础学科的本科或研究生所用教材应该是学科体系的知识系统逻辑的排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印证知识、学习科学分析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于职业教育院校的教材,应是项目式或任务式的知识排列,学生通过一个个的项目或任务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增长工作的能力。

2.知识和能力的排序符合认知规律。将知识分配到各个项目或任务中,或者说每个项目只涉及和该项目有关的知识,不要求系统性。项目和项目之间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

例如电气设备检修课程,把控制一个电动机的单向起停电路的制作与检修排序第一;控制一个电动机双向起停排序第二;控制三台电机按照一定次序起停,电动机有多种工作状态的x62w铣床控制线路故障检修,排序第七;控制5个电动机按照一定次序起停,电动机有多种工作状态的20/5t桥式起重机控制线路故障检修排在第八的位置。可以看出教学内容排序符合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部分到整体,实现能力递进。总之,教材要打破知识学科体系构筑方式,以任务引领方式介绍知识,培养职业能力,适合“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四、与内容匹配的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很多,主要有“引导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在这诸多教学法中,哪些适合在课堂中运用、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就要认真考虑一下。三年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在课堂上采用任务作索引,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学习知识、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分组和选题

具体做法是把上大班课的每个班分成十个组,学号中末位号码相同的为一组。本次课需要学生掌握的8--10个知识点,教师预先以论题的方式写在卡片上。某个班级中组号为1的组长抽出一个论题卡片,其他各组的议题按序号顺延。

(二)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时,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发言机会,通过辩论使小组人员统一思想,初步确定议题答案。由于每个小组只有一个议题,讨论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以10分钟为宜。

(三)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就是各班组号相同的组之间互相辩论。此时教师是主持人,可以按照预先规定好的次序进行,也可以由教师现场抽取辩论的组号。如某个班1组先亮明自己的观点,其余班同组号的同学提出不同反驳意见,使正确的结论逐渐明朗起来,最后教师点评确定正确结果。依次是2组、3组直到议题全部完成。

在电气设备检修的课堂上,笔者把桥式起重机和其他电气设备的故障现象作为议题,使用这种方法教授电气线路故障点的确定。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绪激昂,就像我们参加或观看大学生辩论赛一样,参与辩论和观看辩论的人们都对议题印象深刻。

本方法主要适用于2个自然班或3个自然班的大课情况,人太多时不好掌握。

上一篇:浅析多媒体教学技术探究 下一篇:试析平教会的平民教育运动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