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绿色生态课程建设

时间:2022-09-26 10:48:20

浅析幼儿园绿色生态课程建设

摘 要:随着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幼儿园开展绿色生态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阐述了幼儿园绿色生态种植教育、生态主题活动教育、游戏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以便使幼儿生态教育教学可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绿色生态;主题活动

一、开展生态种植课程建设,培养幼儿的生态理念

1.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走廊、教室窗台等一系列可以使用的空间进行植物栽培,为幼儿创建绿色生态环境,并培养幼儿的绿色生态意识。在种植绿色植物时,需要将幼儿的安全作为首要的原则,绝不可使幼儿从事危险的活动。例如,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幼儿对于花粉存在过敏的现象,则在幼儿活动的区域应当避免重视花粉之类的植物,主要使用绿色清新植物为主,这样既可以进行生态课程教学,又可以使幼儿健康成长。

2.知行结合,相互促进

在进行幼儿生态教学活动时,我们不能将此种活动作为一个孤立的活动看待,而是将其与其他的教学活动相结合,而生态实践活动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在学习《爱护小树苗》这首歌曲时,每当植树节来临之时,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义务植树活动,在植树的过程中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队,每个小队负责不同的事情,例如,一个小队负责挖土,一个小队负责植树,一个小队负责填土,一个小队负责后期照顾。在这种层层合作的状态下,让幼儿既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又感受到合作的重要,使每幼儿在生态学习中获得团队素质的锻炼。

二、利用和谐的生态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自然

1.生态的主题活动

我园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桃花授粉》主题活动,在美丽的春天活动中,将幼儿带到种满花朵的种植园旁,先让幼儿观察花朵之美,然后让幼儿观察如何进行授粉,使幼儿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来之不易,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美德。我们还可以开展绿色小菜篮活动,将幼儿家中不用的物品收集在一起,然后将这些物品做成简单的绿色菜篮,再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菜篮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或者进行绘画创作,以此培养幼儿的绿色审美观。这种活动锻炼了幼儿的审美能力、语言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绿色理念,促使幼儿更好地成长。

2.生态的日常活动

在进行生态课程教学时,除了开展专题主体活动外,我们还需要将生态教学放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构建一个和谐、多彩的学习生态环境。例如,在平时课堂散步之时,幼儿看到漂亮的花儿总是喜欢触摸,甚至喜欢将花儿连根拔起,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在花儿身边设置标语,例如,我怕疼,请不要摘我;我害羞,请不要碰我。在幼儿园的草坪上,很多幼儿喜欢在草坪上玩耍。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设置标语:我已睡着,请不要打扰我。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接触的元素很多,为了使幼儿更好发展,在开展生态课程的时候我们不能束缚幼儿,而是要让幼儿自由成长、自由发展,通过一系列方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带幼儿走进大自然,激发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1.通过观察感受和谐之美

我们的幼儿园位于乡镇地区,周边很容易接触大自然,幼儿对于自然界的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一朵花、一棵草都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一只蝴蝶、一条昆虫也可以让幼儿兴奋不已。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使其沉浸于大自然的美妙之中。

2.通过行动体验环保的价值

通过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幼儿看到废弃物会主动捡起放入垃圾篓中,在洗完手后会及时将水龙头关闭以节约水资源。我院拟发起环保袋创意活动,将幼儿家中的废弃物制作成环保袋,并在人员密集区发放给行人,以便使幼儿体验到环保的价值。

四、结合游戏,引发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

1.寓教于乐,开展游戏化的生态环境教育

将自然教育知识与游戏相结合,使幼儿更容易接受,并使幼儿逐步掌握一些较难的绿色生态知识。例如,通过看图识标记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绿色食品标志、污染标记等等,从而使幼儿可以在生活中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树立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变废为宝,创造性地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为了提升幼儿的环保能力,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变废为宝的活动,将废物收集起来,制作成有效的玩具。例如,幼儿可以将奶瓶叠高成为一座高楼,然后又可以使奶瓶整体倒地,形成鞭炮的声音,这种效果可以给幼儿带来无限欢乐。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使幼儿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中开展绿色生态课程,尤其是生态实践课程,既可以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又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盛青青.关于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的目标及实施初探叶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20).

[2]杨宁.人类行为的幼态持续:兼论游戏的本质与意义[J].学前教育研究,2013(3).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互动教学中肢体语言运用的具体方... 下一篇:生活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