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片新闻艺术

时间:2022-09-26 10:38:01

论图片新闻艺术

数字时代,图片说话,图片新闻已经慢慢成为新闻媒体传播的主要手段。对于过去报头大幅标题加文字新闻,现在的报纸,网站取而代之的是配以富有冲击力的大幅图片。对于现代社会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人们似乎更容易接受图片新闻的简单明了。图片新闻正是以它的的易读性,速度性和娱乐性迎合了受众,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传播方式。图片新闻在媒体中的重要性超越了以往新闻史上的任何一个阶段。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传媒现代化,数字网络化的迅速崛起与广泛应用,使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进入“读图时代”的报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立于不败之地,新闻图片无疑占据了重要一席。今天数字技术早已渗透到了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新闻媒体之中,伴随着信息生产、复制、传播、接收、反馈的全过程。可以断言新闻媒体在传播技术上已步入数字时代。

信息化与数字化密切相关,数字化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信息化提供了可能。信息化就是所有开发、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过程,都向电脑可读取的数字化形式转变。这是信息化社会最主要的特点之一。音乐CD、公共长途电话通信网络都是人们熟知的数字化传媒。报刊书籍等行业许多运转环节也已经电脑化,“印刷媒体”成为数字化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和电视行业也处在数字化的转变过程中。这一过程一旦完成,将对社会生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当新的媒介传播方式介入人们的生活时,它必将冲击现行的传媒消费格局。而传媒行业格局、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变化,必然会孵化出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关系,新的社会议题及新的社会文化,必然引发传播服务行业的竞争和传播受众格局的重组。

在新闻媒介逐渐步入信息化的数字时代时,图片新闻已经慢慢成为平面新闻媒体传播的主要手段。对于过去报头大幅标题加文字新闻,现在的报纸、网站取而代之的是配以富有冲击力的大幅图片。对于现代社会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人们似乎更容易接受图片新闻的简单明了。图片新闻正在以它的的易读性,速度性和娱乐性得到了受众的接受,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传播方式。图片新闻在媒体中的重要性超越了以往新闻史上的任何一个阶段。

在传媒产业内部,印刷、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业务之间贯通和交融,也在快速发展。新闻摄影面临数字化的全面改革,提高新闻图片的感染力、冲击力,增强新闻图片的时效性,是时代要求,是新闻媒体竞争的需要。

数字技术强化了新闻摄影对时效性的要求。在传统的机械复制时代,由于新闻记者所拍摄的胶片必须进行冲洗、放大,进而再进行挑选、编辑,新闻图片的发稿时间常常多达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而在数字时代,新闻图片完全可以做到即摄、即传、即编。当摄影记者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新闻照片就已经发回了记者所在媒体的编辑部,这对于每一个摄影记者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

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令新闻摄影的操作难度降低。在胶片时代,摄影记者不仅要专注于用镜头捕捉某一特定时刻,将光线、新闻事件、画面主体等所有视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决定性瞬间”,同时还要兼顾一般摄影的技术标准――曝光、对焦、色温、明暗对比度、构图。一旦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也就意味着一张新闻图片的拍摄已经完成,新闻图片在后期所能做的修饰仅限于裁剪。而在数字时代,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仅仅意味着获取这张新闻图片的开始,图片的曝光、色温、明暗对比度、裁剪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后期调整。虽然过度地依赖计算机的后期调整可能会引发某些道德和法律问题,但是不可否认,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工作的后期编辑与前期摄影变得几乎同等重要。

一套完整的数码摄影和数字传输系统建立以后,新闻摄影的成本消耗已经降到最低。如果不考虑对器材本身的耗损,拍摄制作费用已经几乎等于零。随着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高像素品质的数码影像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完美的形象表现,不是指凭着主观的美好愿望去追求超越现实生活的“美”,而是指能够更好地运用摄影手段,充分地表现出新闻事件的本质和作者所要强调的主题。让照片赏心悦目,作为摄影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地求美,陷入唯美的误区便本末倒置了。例如,一些摄影记者喜侧光、逆光,不用顺光;喜用自然光,不用闪光灯;构图时总是追求画面完美无缺、背景干净、画面丰满、场景对称等等。这样的结果,只会直接导致许多画面的重复和人为导演的发生。客观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一定要树立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的观念,不管什么环境,可不可以这么拍,先拍下来再说。任何陈规都是可以打破的,一些超常的构图、新鲜的角度和意外的表现方法都可以尝试。只有摄影记者的观念变了,美才不是单纯的表象的美,才能表现主题并达到最佳的效果。

新闻摄影尤为注重其影像的真实性,图片新闻以其真实能感优于普通的文字新闻,因此也更需注重其本身的真实,法国新闻摄影大师卡蒂尔布列松以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念闻名于世,“随时随地准备扑过去抓拍生活中的精彩镜头”成为他的艺术信条。他曾说:“拍摄照片,是在反映事物本质的所有条件都具备了的时候,去抓取变换流逝的现实,正是在这一时刻,准确地抓住了形象的本质。”他的作品都是在人物、事件最有表现力和感动力的一瞬间拍摄的,事件的实质就暴露在这一瞬间。《印度1947年》是布列松的杰作,照片以恍惚的车轮凸显了混乱、动荡的社会,以骨瘦如柴,被母亲双手紧揽怀中的婴儿向世界发出呼吁。作品恰到好处地抓住了婴儿向镜头惊惧一瞥的瞬间,而这一瞥的瞬间蕴藏的生命活力,恰与环境、身躯形成强烈的对照,一种怜惜生命之情,会在你接触那一瞥的刹那间油然而生。优秀的新闻与纪实摄影家要能了解人生,预知情况变化,当机立断,在人物情绪高潮,事件发展高潮的一瞬间,保留下永恒的形象。在拍摄时,不应窜改现实,客观记录,在后期也不应该窜改原有的效果。布列松始终坚持使用标准镜头,它的照片使底片上的全部,不做任何剪裁。

新闻图片在注重其艺术性的同时更需要注重真实性,数字时代给了我们更多拍摄出优秀新闻图片的机会,同时互联网技术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也更容易接受图片新闻,因此图片新闻必须更有艺术感染力更具备视觉震撼性。(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曼迪新医药总公司)

上一篇: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下一篇:基层医院管理中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