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这时代,最缺少他

时间:2022-09-26 10:09:33

赵元任这时代,最缺少他

“我家姓赵,我是宋朝始祖赵匡胤的第三十一代孙,名叫元任,‘元’字是排行,堂兄弟的名字的首字都是‘元’字,‘任’是我自己的本名。”赵元任先生在自传的开篇,就开门见山地如此自述。

赵元任(1892~1982),字仲宣。赵元任先生作为学者的一生,仍然称得上是传奇的一生,这样的学者,在中国现代几乎仅此一家。

精通义理,照耀词章

赵先生生于天津,八岁回常州青果巷老宅,后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在所有考生中,他名列第二名。同期留学生中,还有排在第五十位的胡适先生。当年8月16日乘“中国”号万吨客轮赴美留学。抵美后,胡适在康奈尔大学修农科,赵先生也在这所学校学习数学。四年后,元任毕业,又在研究院读了一年,然后转入哈佛大学,在1918年获得哈佛的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母校康奈尔召其回校任职物理讲师。

1920年,赴美十年的赵元任回国,回到祖国的母校清华教授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课程。至此,赵先生展现了他对自然科学方面的能力。就在1920年的冬天,英国哲学家罗素(B.Russeli)访华,赵先生任罗素的翻译。过个过程,对赵先生以后的事业发展极重要。在陪同罗素的中国旅行途中,赵先生在驶向湖南的轮船上,向一位湖南乘客学会了湖南话,下船后他决定用湖南方言为罗素翻译。结果在长沙取得了成功。从此,他在语言方面的天赋得以发现。此后,赵元任、杨步伟夫妇又往欧洲游学,广泛涉猎多种学科。1925年回国,在清华大学教授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自从中国打开国门接受西学以来,从未有过一位如赵元任先生般杂取诸家的大学者。这种百科全书般的学者能够在20世纪出现,本身已经是奇迹。

执鞭清华园PK“胡大使”

清华成立国学研究院后,他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受聘,成为清华的“四大导师”之一。1928年加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进行了大量的语言田野调查和民间音乐采风工作。赵先生与刘半农合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一歌,成为中国现代歌曲的开山之作,为此现在中国音乐学院中,赵先生的头像与黄自、刘半农、刘天华等人并置。

赵先生的方言调查工作,因日本人侵而中止。抗战初,又因为受到当年清华国学院讲师李济的排挤,赵先生无奈中结束了中研院史语所的工作,任职于驻美工作。诚为学者大痛。

赴美以后,赵先生以语言学为主,继续著述,收获颇丰。1938~1939年间,执教于夏威夷大学,开设中国音乐课程。1938~1941年间,执教于耶鲁大学。此后又回哈佛任教并参加哈佛燕京辞典的编辑工作。于此期间入美籍,在伯克莱加州大学教授中国语文和语言学。退休后犹任加州大学离职教授。1945年赵元任当选为美国语言学学会主席。1952年荣任阿加西基金会东方语和语文学教授。1960年又被选为美国东方学会主席。

赵先生的同学胡适,曾批评赵先生用心不一,旁涉过杂。胡适认为如果赵先生用心专致所收果实更大。其实未必,赵元任先生天纵其才,恣意东西,就仿佛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礼物,专注于一行一业,岂非暴殄天物。

上一篇:大嘴郭芙蓉属羊流年不利 下一篇:晚餐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