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22-09-26 08:43:27

感恩之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感恩教育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材处处渗透着感恩教育内容。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利用教材、拓展教材,让感恩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知恩、感恩、报恩,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

【关键词】感恩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集中体现了人们朴素的感恩情结。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做人的起码品德。可是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不知知恩图报。

笔者本学期初对我校六年级120名学生进行专项调查:“你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你知道你父母年龄吗?”经调查统计,约90%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76%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学生在家不听父母的教导,在学校不听老师的教育,在社会不知感恩社会,面对大自然的恩惠不知道感恩自然。究其原因,当前社会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缺失。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不尊敬师长,不关爱他人。现代教育虽然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放任自流生长,过于强调学生个性的凸显,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感,为所欲为。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老先生告诫我们不仅要传知,更要传道。为了改变这种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我们教师必须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那么如何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呢?本人以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利用教科书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下面,我来谈谈我是怎样让感恩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的?

一、精心筛选感恩信息,让学生知恩

要想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在备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确定感恩教育的内容。

我在教学《妈妈的账单》时,课堂组织学生互动交流,学生了解了父母为了我们的幸福成长辛勤操持,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优越生活,给我们创造了受教育的条件,在我们的身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我们要理解父母养育的艰辛,对自己的关爱,要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

二、挖掘感恩教育资源,对学生育恩

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能抛开文本,一味地强化“感恩教育”,进行政治说教,而要根据文本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亲情熏陶。

我在教学《借生日》时,我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要感恩父母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我趁机引导:“父母时刻关心我们,可是我们了解他们吗?”于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亲情碰撞”活动,让学生调查自己父母的生日、喜好、愿望……学生了解了父母的情况后,深切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情意,达到育恩的目的。

三、创设感恩情境,让学生感恩

为了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我在备课上下了一番功夫,不仅备好了教材,而且备好了“学生”。

我还是以《妈妈的账单》为例来说说吧。课前,我根据文本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做课前观察调查。我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去认真观察父母的一天生活:每天早晨的催床,自己生病时的呵护,自己失败时的鼓励等,去发现父母对自己的爱。父母饱经风霜的脸,日益增多的白发,渐变粗糙的双手,不再挺拔的身躯,无不是为子女付出的见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让学生体会到亲人乃至人间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感,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感情境,让学生生发感恩之情。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通过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课后,我让学生与父母多沟通。父母与子女产生代沟,很大程度上是两者缺少沟通。我有目的地让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童年,父母的工作情况,父母的爱好等,了解父母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所做的事,体会父母对子女的良苦用心。我让学生写小练笔《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抒发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四、组织感恩活动,让学生报恩

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我教育学生报恩不要挂在嘴上,而要做在手上。我从教材入手,让学生知恩、感恩,把情感推进到报恩的最高层面。

在教学《慈母情怀》中,我设计了讨论题“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那么我们能为父母做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师:爸爸妈妈每天为我们做这么多事情,你觉得怎样?你对他们说句感谢的话吧!

生:爸爸妈妈,你辛苦了!

师:我们体会到父母为了我们每天都是这样辛苦、这样忙碌,那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生:我要做些家务。

生:我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生:我要好好学习,不让爸爸妈妈操心了。

生:我会给妈妈捶捶背。

生:以后爸爸下班回来,我会给他倒杯茶。

……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你们都是好孩子。心动不如行动,请你们课后每人为父母做一件实事,真情回报父母的恩情。下堂课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的活动体会,好吗?”

第二节课,学生们汇报了自己的感恩行动,交流了自己的活动体会,学生们非常兴奋。这样,感恩教育达到高潮。

总之,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用爱来交换爱”学生才会真正地学会感恩,快乐生活。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方法 下一篇:作文综合实践课可请家长当“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