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歌网络传播新形式

时间:2022-09-26 06:57:26

壮族民歌网络传播新形式

壮族歌咏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壮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壮族民歌靠家传、师传、歌场传唱的形式传承下来。壮族民歌的起源与壮族先民的生产方式紧密相关。壮族先民大多居住在群山当中,独特的山区丘陵环境与稻作经济形态决定了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在传统的生活节奏中,壮族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单调而繁重的劳作之余,他们逐渐学会唱山歌来缓解疲劳。后来,壮族人民还以歌唱的形式传递信息,表情达意。在劳动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情歌、婚丧歌、叙事歌等等。壮族人民将自己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入民歌当中,以歌待客,以歌传情,以歌代言。发展至今,与壮族民歌相关的刘三姐歌谣、那坡壮族民歌、南宁壮族歌圩、武鸣三月三壮族歌圩等都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壮族民歌与网络传播

壮族民歌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和传播壮歌是保护民族文化的必要举措。壮族民歌的传扬者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地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介,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向外传播壮族民歌。壮族民歌逐渐被搬上了互联网,各种新闻网站、民歌QQ群、贴吧、论坛等都是新出现的网络歌圩。随着网络传播渠道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壮族民歌开始从原始生态环境走向网络世界,也呈现出新的形式与转变。在网络时代,受众不再只是满足于音乐欣赏、休闲娱乐,而是有着更多的参与互动的需求。此外,由于壮族民歌本身蕴含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许多艺术家将传统的壮族山歌与现代流行音乐和都市文化结合起来,改编成新的民歌。无论是壮族民歌传播环境的变化,还是演唱风格的改变,都使网络时代壮族民歌在编码与译码过程中缩小了与现代受众的距离,为其进一步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壮族民歌网络传播新形式

(一)专题性网站形成高雅民歌传播和草根性民歌传播

音乐专题类网站以吸引受众点击和下载获得生存资本,这为提高壮族民歌音乐品质提供外在动力。音乐专题类网站从曲目内容可以分为高雅音乐网站和大众化音乐网站。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一听音乐网等都属于高雅类专题性网站,以“壮族山歌”、“刘三姐”等关键词在网站内进行搜索,都有不少相关民歌。专题性网站以受众的点击率获取经济效益,这给民歌传播者和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那些动听的、品质高的壮族民歌才能获得受众的青睐。另外,草根性的大众化音乐网站也是传播壮族民歌的重要阵地。在大众化民歌网站当中,壮族音乐网、壮语音乐网、壮族歌曲网、广西壮族音乐网是典型代表,是民歌爱好者基于壮歌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责任感而建立起来的。大多数由草根歌手演唱,歌曲内容反映壮族人民的生活现实与诉求。网站板块以南宁、柳州、来宾、百色、河池等不同壮族聚居区划分,充分考虑到了壮族不同地区的亚文化差异。歌曲既保留着壮族山歌原生态元素,也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风格,并且设有人气排行、推荐排行和最新排行板块,能够给予受众一定的引导,使新生代壮族民歌有针对性地传播给受众。

(二)综合性网站赋予壮族民歌的传播话语权

综合性网站包括政府部门网站、隶属于政府部门的新闻网站、社会团体网站和公益性网站。这些网站的建立者和运营者大都是社会权利主体,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他们将意义相近的信息归类,组成网站内容,所有的信息都服务于其观点和主张的传播,兼具专业性和政治性。壮族民歌借助这样的权利平台得以传播,并得到社会的认可。这类综合性网站包括中国网、武鸣政府网、广西文联网、中国民族文化网等。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领导的重点网站,通过精心整合的即时新闻、背景资料和网上独家的深度报道,以多语种、多媒体的形式,向世界及时、全面介绍中国。①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网对壮族的形象主要是通过秀美的山水和动听的山歌构建起来的。中国网以“山歌入水、动人的壮族风情”为网页标题设置了壮族频道,突出了壮族民歌在壮族民族中的地位。频道中专门设置有“壮族影像”、“民歌”等与壮族民歌文化相关的文字影像资料。武鸣是壮族文化中心,壮族民歌在武鸣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武鸣政府网上,专门开设了“三月三歌圩”板块,与武鸣概况、领导班子、政府信息采购、武鸣招商一起构成主要栏目,这足见歌圩和歌咏文化在武鸣中的地位,也表明政治力量介入壮族民歌传播的决心。文化类公益性网站以文化传播和传承为宗旨和目的。壮族民歌的公益性网站主要有中国古曲网、中国民族文化网等,这些公益网站是一支推动壮族民歌网络传播的强大力量。壮族民歌往往作为一个子频道或者一个超链接网页存在,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位置。上述三类网站建立在壮族文化圈以外,站在中华文化整体的高度,抽取壮族民歌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和代表性符号,传播壮族民歌文化。“民族文化要在历史长河中世代传承、不断延续,靠的就是富有生命力的、具有内在联系的遗传密码和核心元素,即文化基因。”②这些公益性网站的社会威望和影响力影响着壮族民歌在网络传播中的话语权。

(三)社交媒体实现壮族民歌的互动式传播

1.论坛与贴吧互动

论坛和贴吧是一种网络社交平台,网民在虚拟空间中创建论坛或贴吧,有着同一兴趣点的人就能够聚集起来,对他们所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目前壮族民歌借助论坛、贴吧传播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在壮语地方论坛贴吧创建有关壮歌的帖子。经过网络信息的收集,我们发现在壮族吧、壮文吧、广西吧、僚人家园论坛、贝侬论坛等都有很多介绍壮族民歌的帖子;第二种是在民歌音乐论坛贴吧中创建相关帖子,如在民歌吧、民族音乐吧、民歌中国论坛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壮族民歌的帖子,网民发帖、跟帖和对壮族民歌进行推介;第三种是创建专门的壮族民歌论坛或贴吧,如刘三姐吧、严当当吧、黄婉秋吧、山歌好比春江水吧、壮族山歌吧等。这些论坛贴吧形成了一个壮族民歌的资源共享平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网民的多方面需求,有关壮族民歌演唱比赛、歌词、民歌文化知识等信息在此汇聚,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融合,传播方式多样,网民参与互动讨论话题多样,可以进行平等交流,自主传播。

2.壮族民歌即时通讯互动

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信息进行互动。③具体的即时通讯工具有腾讯QQ、微信、易信、MSN等。由于即时通讯的人际传播考量不好把握,我们主要以壮族民歌即时通讯中的多人互动传播为研究对象。以腾讯QQ群传播为例,网络上壮族民歌QQ群众多,如广南同乡壮族民歌群、五龙壮族山歌对唱群、广西山歌王协会高级群等。我们以广西山歌王协会高级群为例进行分析,该群创建时间比较早,目前群成员已经达到109人,群成员十分积极活跃,群内经常有壮族民歌的交流互动、资料上传共享。值得注意的是经常有群友自己演唱壮族民歌,然后上传在群内供群友们欣赏并且相互对唱。这些QQ群的建立给壮族民歌的传播又搭建了一个平台,也迎合了年轻受众的媒介使用喜好,对壮歌影响力的壮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参与者大多数都是现实生活中壮族民歌的爱好者,传播过程当中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互动很强,传播不受时空的制约,基本都是实时传播,传播内容以文字、图片、音频形式为主。

3.播客、博客、微博主页传播互动

对广大网民来讲,这些网站几乎是零门槛,这为他们自主信息提供方便的渠道。网民通过这些媒体可以随时更新信息,其他网友通过评论、点赞、分享来实现互动沟通。目前,壮族民歌的许多信息资源正是通过这些主页来传播的。以播客为例,在土豆网、优酷网、乐视网等视频网站中,众多的普通网民把关于壮族民歌的活动现场和演出视频上传网站主页中,也有网民会将自己演唱的视频上传到主页中。在优酷网中以“壮族民歌”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近上百条有关壮族民歌的视频信息,主要包括壮族民歌的演出视频、壮族民歌风情宣传视频、壮族山歌视频、壮族民歌100首等。此外,还有一些壮族民歌知名的歌手也纷纷创建博客、微博来进行壮歌的传播。如歌手李卫红、严当当、唐彩妹等都有自己的博客和微博,她们在个人主页中经常会关于壮族民歌的信息。歌手李卫红的新浪博客主页中就有大量以壮族民歌为题材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了各种演出晚会的视频、广西风情的MV、民族歌舞剧等,目前她的博客访问量达到6417人次。这类名人博客等都为壮族民歌的传播做出重要贡献,也有部分普通网民在自己的博客和微博中壮族民歌的新闻资讯。与此同时,一些官方微博和专门性微博也会时时更新有关壮族民歌的信息,如民族之音、CCTV民歌中国、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这些微博都有专门的运营团队管理,信息更新速度快,有关壮族民歌资源十分丰富,网民关注量庞大,并且网民的评论互动积极活跃,这类微博极大地提升了壮歌的影响力。

(四)搜索引擎推动壮族民歌的拉式传播

搜索引擎是一种能够从互联网上自动搜集整理信息的工具,网民可以借此进行信息查询,即受众基于自己的需要主动搜索信息的途径。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搜索引擎是网民除即时通信和网络新闻外使用率最高的互联网应用。截止2015年6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5.36亿,使用率为80.3%。④对于许多感兴趣的受众来说,搜索引擎是其接触壮族民歌最快捷的方式。搜索引擎传播实际上是以受众为主体的拉式传播,受众首先有想获取壮族民歌信息的想法,然后再借助搜索引擎工具来获取有关信息。受众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中录入有关壮族民歌的关键词,随即可以查到与关键词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大量的文字介绍、图片呈现、视频以及各类网站等等。网民在查询过程中有时需要不断更换关键词,从而更有效地接触到需要的信息资源。与其他传播形式相比,在搜索引擎传播中,网民是主动获取信息的一方,他们更加积极主动,传播效果也更好。

三、壮歌传播的新生机

当下,通过传统渠道传播的壮族民歌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传承问题,比如传受主体群萎缩、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传播渠道单一落后、流行文化的冲击等。这些问题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已经引起当地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的重视。在网络时代,壮歌的传扬者也在思考如何结合互联网传播壮族民歌。网络作为一种融媒体,具有其他所有媒体的优势,是多媒体形式的大集合。网络为壮族民歌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扩大了受众范围,增加了新的传播主题,激发了新的创作源泉。通过网络平台壮族民歌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以多感官集合和多媒体的方式实现综合式传播,可以克服由于“上”和“打工潮”引发的年轻人无法接触壮族民歌的问题。它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出现在网络场域上,开辟了新的传承形式。它契合了当下壮族人民特别是新一代青年的媒介使用习惯,为壮族民歌的网络传播带来了信心。因此,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主体应该树立文化自觉性,扬长避短,利用新的传播场域,继续为实现有效传播和传承寻找新的生机。

作者:聂国力 谢奋

上一篇: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 下一篇:CBTC数据通信子系统的无线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