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限高技术架构与研究

时间:2022-09-26 05:47:08

智能限高技术架构与研究

摘 要 随着城市规模拓展的快速推进,交通出行距离及出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大发展大建设的环境政策支持下,作为快速出行载体之一的高架道路系统已初具规模,为提高高架桥通行效率,保障桥体安全及交通安全,需采取必要的交通引导和适当的管制措施对驶入高架的车辆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管理,一方面要避免桥上发生交通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大量车流无序涌入高架,造成高架系统拥堵瘫痪的情况,另一方面更应杜绝部分超载超限车辆驶入高架桥,对桥体造成致命的破坏,造成安全隐患或事故,因此,如何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于高架限制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智能限高 计算机应用

1 智能限高总体概述

为提高高架桥通行效率,保障桥体安全及交通安全,需采取必要的交通引导和适当的管制措施对驶入高架的车辆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管理,智能限高控制系统主要为市区高架上行匝道和立交按相应管理需求提供分时段限高控制,防止在禁行阶段高车驶入高架。各高架及立交入口匝道限高杆升降通过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控制平台人工远程操控,在匝道入口处配有遥控和手动应急控制设施。

2 总体业务架构设计

2.1 总体部署架构设计

限高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系统后头主要部署WebService服务器,Tomcat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提供系统外部服务和用户应用功能;其次是限高架点位部分,安装的设备有摄像机包括球机和枪机,一个LED屏,一个PLC和两个工控机,PLC设备发生碰撞时,会主动发送报警信息到系统后台服务器,所有设备也会接收系统命令来操作设备的各种状态;最后为卡口系统,系统会提供查询条件,卡口系统能够根据提供的查询条件来返回需要的信息,包括图片的形式等等,整个系统架构都部署在交警内部网。如图1所示。

2.2 总体技术架构由五层组成

2.2.1 数据源层

接入前端高清网络枪机实时历史数据、高清网络球机实时历史数据、PLC碰撞数据和高清卡口实时历史数据。

2.2.2 存储层

完成对数据获取层数据存储,并对服务接口层提供接口服务。文件存储完成对有价值的视频片段数据、图片数据、碰撞数据、车牌数据的分类存储。

2.2.3 服务接口层

面向应用层的不同应用,提供校时服务、PLC自动升降、设备自动巡检、报警推送、设备手动操作,状态检查,诱导等功能。

2.2.4 中间件

面向应用层提供服务,调用服务层接口。

2.2.5 应用层

提供限高管理平台,主要功能有系统管理、设备管理、限高控制、报警管理、大屏管理、监控管理、卡口查询等。系统管理主要实现对平台的用户、权限、参数设置基础性管理。设备管理主要实现检测设备的在离线状态。设备的在离线状态列表,如果有非法的输入,系统给出信息提示,要求用户重新输入。当巡检到掉线时候,发送报警信息。限高控制主要实现对限高横杆进行适时操作,限高横杆上升;限高横杆停止;限高横杆下降。报警管理主要实现对碰撞报警和离线报警信息的管理,提供报警信息的详细记录。大屏管理主要实现对诱导屏模板的管理以及模板的。监控管理主要实现路面车辆的实时视频监控以及录像的存储和下载。卡口查询主要实现对信息的反馈,查询出所需信息。

3 结语

现在科技技术飞速发展,智慧城市项目日趋发展成熟,以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深入应用,视频质量诊断系统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也尤关重要。其在城市监控中应用中,既可以有助于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的深入应用,并且可以使监控系统智能化,同时也可以有助于城市监控系统的优化,而且可以及时发现监控系统的设备的故障从而保障数据的准确性。视频质量诊断系统不断可以与各种视频系统平台进行深度整合,而且系统可以通过数据的收集共享给大众。诊断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可以以报表的形式直观的展现给广大用户,使用户更好的熟知各大厂商的视频设备使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目前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大量监控设备的普及在提升了技防力量的同时也将给监控系统的维护带来巨大挑战。随着云计算智能分析的深入研究,对于图像分析的算法也提供了更好的研究平台。同样使视频质量诊断系统更快更准确的获得视频分析的结果,使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帮手。

参考文献

[1]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GA/T 669-2008[Z].2008.

[2]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1[Z].2011.

[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Z].2007.

[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2000[Z].2007.

[5]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Z].2009.

作者单位

1.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88

2.合肥市公安局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上一篇:现场总线的多单元同步控制及系统集成研究 下一篇:探析10 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