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高中体育课堂教学高效之路

时间:2022-09-26 04:10:37

生活化:高中体育课堂教学高效之路

漫漫十年课改路,带给我们高中体育教学的亦是无穷的契机和无限的生机。我们知道,新课改十分重视课程目标的自行建构,十分重视课程理念的生活化,重视课程内容的生活化,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同时,我们的课程建构十分重视生命价值的追求。所以,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应在“生活化”的高效之路上越走越远,走出“高效化”的课程建构之路。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走近生活解读教材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一切从生活出发,体育教学的过程,即是教师与学生为着共同的教学目标相互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从生活的角度解读教材,又要注重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同时更要强调自身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要多赋予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自我组织、自我学练、自我评价中走进自己独立的生活,这就是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对我们教学行为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进行排球传球教学时,我采用让学生自由组合的形式自己找“合作伙伴”进行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自由组合小组,这样学生找到了平时一起合作的关系亲密的同学,练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则以个别指导和帮助为主,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与比赛中,与学生一起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自己的练习方法。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可以玩自己想玩的传球游戏,练自己想练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轻松愉快,自由灵活,使得教学更贴近真实的生活情境。

二、教学目标生活化,紧贴生活处理教材

新课程全称是新课程标准,这个名称顾名思义,即是告诉我们,我们的学科建构是以教学目标来统领内容的,课程并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让我们教师自己去创建适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这样就给我们体育教师留有充分的创造空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处理教材,提取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这个开放的生活化的课堂中充分展示才华。

如在一节10分钟耐久跑课堂上,为了变枯燥无味的耐力跑运动为生动活泼的花样跑,增强学生耐久跑的趣味性,我设计了让学生运球跑、跳绳跑、跳竹竿跑、跳台阶跑、转呼啦圈跑、跑跳结合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这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协同跑步,跑步的热情一下子上来了,在接下来的运动中,个个争先恐后,满头大汗,都能体验到学习主人的快乐。这种教学方式富有人情味,我这样紧贴生活处理教材,同样达到了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超强度训练中的教学目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植根生活还原教材

心理学研究表明,全面建构生动活泼、富有生趣的生活化课堂,才能真正适应学生的内在需要。将体育课堂教学根植于现实生活,结合学生真实的生活认识,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作、技能还原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富有生活的气息,一定能激发起学生把作为生活主体的听、看、做、说与体育教学内容相融,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例如,我在进行“篮球抢球技法”教学时,打破常规结合实际,分四人一组进行三角传球一人抢球的训练,我意识到由于男生身体素质强于女生,独立作战能力必然超强,而女生如果采用这种方法,效果就不太好。针对女生的特点,我灵活采用每三人为一个小组,同时入圈抢断球,三人中只要有一人抢到球,三人同时出圈。而传球失误者的三人小组入圈,所以我将男女生分开分组练习,效果明显优于男女搭配的分组形式,这样充满生活味的分组,人人发挥出了真实水准,同时,提高了男女生的合作精神,激发了大家的活动兴趣。

四、教学过程生活化,走进生活整合教材

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以学生实践生活为主要活动方式的,这个过程充满了生活情趣,都是选用一些常见的生活小插曲进行的。这种课堂必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我们把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教学情境之中,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定会被感染、激励。所以学生需要开放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过程,因为开放的课堂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整合教材引领成长的良性互动过程。

例如,在进行跳跃基本素质拓展时,我没有局限于教材中只提供绳子一种器材的路子,而是提供了品种繁多的器材——皮筋、竹竿、小垫子、呼啦圈等,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场地进行小组练习,并进行轮换体验和总结。学生自己设计和讨论跳法兴致很高,有的说“我喜欢这样的课堂,比较自由活泼,既有共同活动练习又有自己的空间”,有的说“自由选择和设计练习内容让我体验了成功”。从学生的欢呼中,我感受到关注过程,更要留意生活,让生活化的教学魅力充溢整个教学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促进人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因此,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也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从理念、目标、内容、过程等多个层面进行生活化解读,使学生的身心素养都能获得不断成长,让我们始终徜徉在体育课程改革的回家之路上,早日重新建构起生活化的学科教学体系。

上一篇:浅析高校图书馆现刊的管理工作 下一篇:人物摄影凸显内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