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规划条件分析及实施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26 12:22:38

惠州市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规划条件分析及实施策略研究

{摘要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祖籍陈江街道办事处幸福村。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的建设让幸福村引来了机遇,本文就纪念园规划区的现状条件分析、规划重点、发展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廖仲恺纪念园 条件分析 实施策略

一项目背景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祖籍陈江街道办事处幸福村。为更好地弘扬革命先贤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名人效应,贯彻中央和省有关领导关于建设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事宜指示精神,科学整合现存廖仲恺夫妇历史文化资源,在我市建设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

二项目分析规划范围

2.1区域位置

惠州市在珠三角城镇体系规划中定位为珠三角东部地区性中心城市,幸福村位于惠州市陈江街道办事处北部,长深高速公路西侧,村域总面积1386.1公顷。规划区位于村域中部,用地面积213.89公顷。

2.2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陈江街道办事处幸福村域中部,东邻为光村,南接马牯坳,西连横岭村,北侧为幸福水库以北的山体,用地面积213.89公顷。

2.3 规划区现状概况

地形起伏较大。幸福水库位于规划区北部,水库四周为绵延的丘陵山体;南侧地形较为平缓,南侧分布有部分岗地,规划区内呈现南向北逐步抬升的态势。基地山水地貌兼备,地形的发高低起伏成为创造多样化旅游景观的有利条件。

规划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适宜开展户外旅游活动。

规划区南部多为基本农田,具有相当面积的农田,农业生产条件好,发展现代农业规模种植具有一定的基础。

三 规划条件分析

3.1优势

廖仲恺纪念碑于1925年11月6日竣工,至今有84年历史,惠阳区人民政府1982年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是廖仲恺精神遗产核心部分,廖仲恺纪念碑则是传承这种精神的重要载体,可充分利用这一人文优势将规划区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2劣势

交通不便,规划区所处位置较偏远,未通公交车,通达性差。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路网未成系统,现有道路等级较低,路况较差;给水以井水为主,排水无组织排放,建设条件差。

3.3机遇

1、惠州市成为珠三角农村经济改革试验区,幸福村有望享受到政策优惠。《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支持惠州、佛山、中山等市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幸福村是惠州市典型的农业村,是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关注对象,有望享受到政策优惠。

2、区域经济发展迅猛,位于珠三角经济辐射范围内,区域消费力强劲,对休闲观光农业需求很大。

3、规划区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光农业旅游基地、现代农业基地于一身的发展区,综合性强,景观素材丰富,在珠三角地区这样的旅游度假区为数不多,发展前景良好。

3.4挑战

珠三角现已拥有各类农业观光园、采摘园等60多家,其他旅游景点更数不胜数,使消费者在选择旅游度假项目的地时空间很大。规划区能否在众多景区中突出重围,是规划区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四 功能定位

4.1:规划定位

据惠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把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和旅游基地,使之成为惠州文化生态产业的财富。规划区与红花湖景区联系紧密,周边分布村庄、山林地、农田和鱼塘;规划区内自然植被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乡村习俗为依托,历史文化为底蕴,以纪念园、生态田园和幸福水库为主要载体,以红色旅游、现代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度假为核心功能,将规划区打造成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融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田园文化、运动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通过对规划区区域环境的分析、旅游资源的整合和乡村农业的开发,营造爱国爱民爱家的教育氛围,以缅怀廖仲恺先生,同时提升周边地区村民的生活水平, 树立“仲恺故乡,生态田园”的品牌形象。

4.2发展目标

1、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廖仲恺纪念碑于1925年11月6日竣工,至今有84年历史,惠阳区人民政府1982年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是廖仲恺精神遗产核心部分,廖仲恺纪念碑则是传承这种精神的重要载体,将规划区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建设观光农业旅游基地。

规划区内地势多变,山林、水体、植被等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便于创造多样化的旅游景观,对游客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现有 “农家乐”已具一定规模,发展旅游观光的基础条件较佳。以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为依托,结合规划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现有的基础设施,将规划区建设成观光农业旅游基地。

3、建设现代农业基地

规划区南部多为基本农田,利用现状大面积的农田,通过科学规划提升规划区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将规划区建设成为绿色、休闲、现代农业基地。

五 规划重点

5.1对外交通研究

规划区所处位置较偏远, 但仍有多条线路可抵达市区,只是途径村道长度较长,但村道多为水泥路面,沿路车辆较少,沿线景观较好,对现有现状道路的改善,将大大缩短规划区至市区的距离。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10―2020)》中规划新华大道等多条道路可达规划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至规划区交通较为便利。

5.2旅游规划

规划区旅游业发展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农趣体验观光项目为辅助,与森林旅游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爱国主义教育游、农业景观游赏、农业生产生活的参与体验、乡村度假等旅游项目,在弘扬廖仲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为游客提供质朴而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生产、休闲体验。规划应根据场地生态与环境的特征布置切合场所特征的主题景观,重点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公共性:应满足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并考虑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收入阶层的旅游需求,扩大旅游区优良资源的受众面。

2、标志性:要塑造切合规划区特有的景观形象、突出规划区“爱国主义教育游”、“农业旅游”的特征,从空间形态、景观环境、到具体的建筑形态等都应符合规划区的环境特征。

5.3村庄规划

对村庄功能用地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人畜分离。配置村庄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地,重点解决村民在饮水、行路、用电等方面面临的困难,提高村庄防灾抗灾能力。

结合现有村庄形态、空间格局以及文化习俗,对村庄规模、结构、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设施进行科学布局和合理安排。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加强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有机协调,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逐步将幸福村建设成为文明农村示范区。

六、实施策略建议

严格控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对经批准的旅游项目建设占用一般农地区的,要全面落实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严格执行按建设项目考核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必须按“占一补一”的法律规定开垦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或按规定的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

严格控制水体保护范围,加强监管的力度,保证水源水库不受污染,禁止在水体保护区内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合理控制山体保护范围,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山体作为生态培育和生态建设的首选地。

农民建房必须纳入村庄规划点建设。在村庄规划制定前已建成且不符合规划的住宅,不得原地翻建和扩建。由建设管理部门提供村民住宅房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图纸。严格控制建筑风格,未按规划新建的住宅应予以处罚。

应依据近期规划并集中资金启动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核心区的建设,同时完善规划区周边道路、市政设施建设、村民点“穿衣戴帽”工程,起好示范带动作用。

争取省、市、县、镇各级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培养人才,鼓励创业、提倡创新,并制定优惠政策、设立村级创业和奖励基金。

建议村委会成立专门班子负责村民住宅改造、整治工作,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及时与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联系,争取在政策上、技术上、资金上获得更大支持。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下一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