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克·哈拉泰,闯出一片天

时间:2022-09-26 12:15:36

赛力克,一个成功脱下农装,靠着自身打拼济身于企业管理高层的哈萨克族;一个只身趟路,却在身后带出了一支少数民族工人队伍的人。

在没有路的地方,只要有一个先行者过去了,他身后总会有一些跟随之人。今年39岁的赛力克・哈拉泰就是这样一个趟路的人,他在北塔山煤矿打工十几年,不但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而且将本地100来名哈萨克族农民带进了煤矿工人队伍,使这些人顺利从农民转化为矿业工人。这些年,赛力克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部“带出一个人,带出一支队伍,带富一片群众,带活一个民族”的动人故事。

只身闯天下

赛力克是个勤劳的人,也是个聪明好学的人,在当学生时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本来是有希望考学的,可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拮据,在其母亲过世后,刚刚初中毕业的赛力克只好回到了家中帮助父亲挣钱养家。他打过土块,当过建筑小工,但都没挣上多少钱。后来,他进了青河二矿,当上了一名煤矿工人,可是好景不长,二矿倒闭后他也失业了。失业后的他曾经很是彷徨,他不知道到哪去再找一份有稳定收入的事做,他听人说北塔山的煤矿很大,出产的煤卖到阿勒泰地区、巴里坤、九钢、哈密、甘肃九泉等地,他想也许这样的地方可以收留他,最后他决定到北塔山去碰碰运气。

1997年,他只身外出,到距离青河百余公里的北塔山奇台煤矿求职,虽然当年他只干了2个月码煤工的活,却挣回了3000多元工资,而且还跟矿上约好今后都来这儿上班。只要有钱挣,他的心里就踏实了。第二年,他又去了这个矿,这年他挣到了1万多元,从此,赛力克就在北塔山找到了自己的岗位。

赛力克刚到矿上那两年,煤矿生产还没有实现机械化,装煤全靠用铁锹铲,一天干下来,胳膊肩膀都会酸痛。好在他是个能吃苦的人,那时整个矿上都是从甘肃和江苏省来打工的矿工,连他在内只有3名哈萨克族。他不会说汉语,只知道埋头铲煤、装煤,但他是个有心人。在干活间隙,他抽空把大家说的话用笔记在胳膊上,回到宿舍后,再查字典学习,几个月后,他终于能够勉强跟那些内地矿工交流了。又干了几个月的活,机灵开朗的他就当上了带班,从此开始一步一步接触煤矿工人的管理工作。到2002年,他当上了副矿长。这期间,他一直把那些想跟他一样吃矿工饭的村民介绍到矿上来做事。在赛力克的引荐下,阿热勒托别乡哈热龙村的村民们陆续放下了农具,走出村子进了北塔山煤矿。会驾驶的在矿上开铲车、开翻斗车,不会驾驶的就当码煤工人,有车的到矿上跑运输,有管理组织能力的去当带班组长。有了赛力克这个先锋扎根在北塔山矿区,一拨拨投奔他而来的乡邻都在矿上找到了谋生的饭碗。

担当领路人

赛力克不光是介绍村民来煤矿做事挣钱,关键是他一直在担当着领路人的角色。村民刚来矿上时,生活不习惯,他就经常组织大伙谈心,帮助刚来的人适应煤矿生活。村民当农民时自由惯了,不习惯纪律约束,他就告诫大伙:“要戒掉没有组织性的懒散习性,钱花完了可以再挣,饭碗砸掉了就挣不到钱了。”他每带来一个人就要给这个人讲至少一个月的工人纪律性和安全生产规定,直到这个人完全消化了那些纪律和规定,他才放心。所以在他的带领下,从青河来到北塔山煤矿的人很少有因为喝酒闹事而被开除的人员。

煤矿办公室主任张有祥说:“矿上每个岗位都有来自青河的少数民族,他们来了以后赛矿长就会安排老师傅带他们,他自己也对来人进行生产安全、技术方面的培训,这些人比较好管理。有赛矿长在,我们也放心用青河县来的人。”

加尔肯是1998年第一个跟着赛力克来煤矿打工的人,他现在已经是一名带班组长,在他手下务工的青河人有13名,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每月管吃管住还能挣四五千元钱,而自己带车来矿上干活的人一年光拉运土方就能挣10来万元。

杰克巴斯跟着赛力克出来干了五六年了,他是负责生产的小头目,每月可以拿5000元工资。他用挣来的钱在新八队给自己买了一套房子,结婚后有了一个孩子,小家庭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他笑着说“刚来到这里时很不习惯,每个月都要回家一次,现在我适应了。我们每天早晨7点半上班,晚上8点下班,回宿舍后洗澡吃饭,还有精力看看电视、玩玩游戏,节假日矿上也会组织我们搞些娱乐活动,想家了打打电话。老婆孩子都好着呢,家里的牛羊哥哥帮忙放着呢,我也放心的很。

2008年跟着赛力克到矿上开始找活干的努尔道乌列提是个乐观的小伙子,他说自己当时就是因为买了一辆车,结果是在这儿找点活,干完了,又得到另一处找活,因为都是些零碎活,所以要钱也很难,而且到了冬天还找不到活干。来到矿上后,最起码不用再四处找活干了。他在矿上扎下根来后,天天运煤,转眼就过了5年,这已是换了第三辆车了。有车在手,每年他都能挣到16~18万元,这样的日子他很知足。

上一篇:世上没有幸运儿 下一篇:达坂城区法院惊现“阴阳”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