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

时间:2022-09-26 11:48:54

胰岛素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R587R255.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5-0632-02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肾脏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为多因素、多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高血糖起关键作用,尿蛋白的检测仍是目前诊断的主要手段。糖尿病病程较长,无论年龄大小,均有50%发生临床肾损害,临床表现有蛋白尿、水肿、肾病综合征、高血压和肾衰。因此,糖尿病早期积极的控制血糖,对防止肾脏病的发生和肾功能恶化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逆转。自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为糖尿病患者减慢其发展速度,减少糖尿病的其他合并征,应用胰岛素是有益的。但尿检中大量蛋白尿,且出现全身高度水肿,单纯用胰岛素治疗蛋白尿和水肿较难消退。

糖尿病性肾病属于中医学消渴、水肿的范畴,《外台秘要・渴后恐成水病》云:“其久病变,或发痈疽,或为水病”,并记载治疗消渴欲成水气,面目并足胫水肿,小便不利的诸方。《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亦云:“有消渴后身肿者,有消渴面目足膝肿,小便少者”。其病因多属于肾虚,肾主水,肾虚不能制水,肾阴虚则气化失常;肾阳虚则蒸化失职,均可出现小便不利而为水肿。肾为水火之脏,寓有元阴元阳,消渴病初起主要是肾阴虚,日久则往往阴损及阳。肾阳不足不能蒸化水湿,则水液内停而成水肿。

患者,于2010年10月就诊,女性,78岁。主诉:患糖尿病20余年,用胰岛素已10年,近两年经常出现双下肢水肿,因无明显不适症状,所以未进行系统治疗。“近因劳累,双下肢水肿较重,尿量减少,到附近某医院就诊,经检查,尿蛋白(+++),潜血(±),肾功正常,诊断为糖尿病性肾病,收入院治疗,住院半月,自述水肿逐渐加重,时有呼吸困难,食少腹胀,头晕乏力,特请求中医治疗。查:颜面水肿,全身高度水肿,肺部听诊两肺下叶呼吸音明显减弱,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指压痕水肿(++),空腹血糖7.0 mmol/L,呼吸略促,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略迟无力。中医辨证为肾阳虚型水肿,治宜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为主,组方:熟地10 g,山药20 g,山茱萸15 g,茯苓30 g,厚朴15 g,芡实20 g, 车前子15 g,泽泻20 g,附子10 g,桂枝15 g,川牛膝15 g,大腹皮15 g(10剂,水煎服)。

10 d后就诊,全身水肿明显消退,可进食,腹胀轻。查双下肢指压痕水肿(±),足背肿(+),血糖7.7 mmo1/L。上方加土茯苓30 g。患者家较远,要求服20 d。三诊时,患者自行来看病,化验单显示:尿蛋白(++),全身已无水肿,血糖7.1 mmol/L。

上方又服10剂,尿检仍有蛋白,但患者自觉症状良好,只是尿检中蛋白(++)。坚持服药半年余,一直未出现水肿,尿蛋白(+~±),血糖未超过7.0 mmo1/L。

本方以附子、茯苓为君药,附子大辛大热,入肾经,温肾助阳,使阳气盛则能化水;茯苓味甘淡,善能利水,使水湿从小便而去。茯苓与附子配伍,大有温阳利水之功。桂枝为臣药,有温阳化气之功,既可助附子温肾助阳,又可入膀胱温阳化气,膀胱气化有力则小便自利。桂枝与茯苓配伍,则成一温一利,可奏温阳化气利水之效。泽泻为臣,渗湿利水,与茯苓相伍,既可健脾以利水,又可补肾以行水。佐以白术、车前子以助茯苓、泽泻利水之力。以上为本方主要部分。加入厚朴、大腹皮行气宽中,既可行气消胀,又行气以助利水,即气化则湿化之意。肾虚当补,故方中用熟地、山茱萸、山药补肾益精,以治其本虚,此三药在方中用量较轻,仅为佐药,因水肿较明显时,熟地用量不宜过多,多则因其性黏腻而有碍于利湿行水。方中牛膝既可补肾,又能引药下行入肾。芡实能补肾固精止遗,既治疗便浊,又使诸药利水而不伤正。全方具有温肾助阳,利水消肿之功。本方以温阳利水为主,即利小便可通阳,湿去阳自生。

作者简介:段凤丽(1956-),女,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邮编:150040);孔菲、段富津(通讯作者),工作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邮编:150040)。

(收稿日期:2011-02-23)

1)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段富津工作室基金项目(No.2010HLJ02)

上一篇: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