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综合素质发展的若干探讨

时间:2022-09-26 11:47:14

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综合素质发展的若干探讨

当今是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在改变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滞后问题、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技术教育是实现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教师在整个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以及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随着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问题成为当前欠发达地区教育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学习交流,发现目前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师对专业发展有渴望,同时存在较多的欠缺。下面笔者谈谈对目前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作为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端正职业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持有正确态度是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职业态度不端正就会心有旁骛,在工作中一心两意甚至一心几意,在教学中难以集中精力,不但影响教学质量还影响受教者对于知识的接收力。在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师往往身兼多职,既是信息技术教师,又是机房管理员,电脑维修工,还要维护校园网以保证其正常使用,这样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极其不利。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来的非职业化教学态度,对学生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教师好的职业态度是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典范。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神圣的,没有谁能够亵渎。作为一名职业教师,应该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二、重视和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素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每个人在信息时代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直接实践者,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其专业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特别是目前的欠发达地区,我们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资金方面,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教育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对信息敏锐的触角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掌握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分类并筛选出适合这个地区实际教育情况的信息资源,对信息尽心评价和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

三、提高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构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最终体现在能够成功地将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教师要精通计算机,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出发,提升设计和指导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还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师生之间互换互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创造性解决问题,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只要用心教育,用心钻研,相信信息技术教师一定会在专业上更大程度的提升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四、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持续的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伴随教师生涯的永恒的追求。在新课改中,我们要重新定位,重新思考。就目前情况来看,欠发达地区从事信息技术教师一职的人较少,这就要求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养成善于分析和审视各种因素的习惯,学会并制定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并逐步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发掘出自己的内在潜力,逐步与发达地区接轨。课程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也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我们相信每位教师在这个变化当中都会发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发出自己的声音。

总而言之,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有收获的,它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平常人的心态、奉献的精神,才能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在工作中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职责,在教学、教研项目中起引领作用,用业绩和成绩来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决策者,从而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上一篇:理论联系实际让生物课堂更具活力 下一篇:浅谈染色体变异后产生的配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