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从“大观园”到“兴隆寺”的心路历程

时间:2022-09-26 06:29:40

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逃不出情天恨海,至死也未能出世;而电视剧中扮演林黛玉的陈晓旭,虽功成名就,坐拥亿万资产,却偏偏脱解六根,在2007年正月初七,到长春兴隆寺,剃去一头青丝,出家了。那么,一代红颜,只对青灯伴古佛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前因后果呢?

因缘巧合:习性相同演黛玉

60年代初期,陈晓旭出生在辽宁鞍山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编剧和导演,母亲则是市剧团一名京剧演员。三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她背诵唐诗宋词,或许正是受了这样的熏染,渐渐长大的她,怀有一种浪漫的古典情结:见月缺花残,便黯然神伤,总相信冥冥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配万事万物;有时在夜里仰望星空,冥想便飞到比银河还远,会莫名地想到某一颗星子在保护自己……

进入青春期后,外表纤弱的陈晓旭,骨子里却藏着叛逆。当时,父母本指望她继承衣钵演京剧,可她却不顾一切地迷上了芭蕾;那时,人们都穿灰不啦叽的中山装,可她却喜欢穿与众不同的花衣服……她处处都想特立独行,可处处都受到从家里到外面的反对,这让她变得孤僻起来。为了解脱,情感细腻的陈晓旭,转向了一种向内心探索的方式:默默地用笔,把心事宣泄在了纸上。慢慢地,她喜欢上了看书和写作,而性格却显得非常封闭,与同学的相处也不融洽……

1984春天,万众瞩目的《红楼梦》开始在全国选演员。年方十八,刚进鞍山话剧团当演员的陈晓旭毛遂自荐,把自己的一张留着长辫子的大照片和几张不同背景不同角度的小照,连同14岁时发表的一首小诗《柳絮》的剪报,一并寄给了剧组。恰好,导演正要找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女演员,虽然陈晓旭那满是汪国真励志情调的诗没有一丝一毫的黛玉式的忧伤,但在万千字迹拙劣、自不量力的来信中已属凤毛麟角了。于是,她幸运地得到了试镜的机会。

来到剧组,导演问陈晓旭准备演什么,她说:林黛玉。导演说,那么多女孩子都想演林黛玉,你认为你行吗?陈晓旭笑了一下说:我就是来演林黛玉的,如果叫我演别的角色,也许观众会说林黛玉在演另一个角色。导演听了,对这个瘦瘦的女孩子表现出的自信,留下了一层新的印象。

接下来,要试镜的片断是:“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也就是林黛玉戏谑刘姥姥是母蝗虫的那段戏。黛玉虽轻轻几句话,便引得众人笑成一团,很能展示她的尖酸刻薄与风趣幽默。可怎么才能演好这个“前头戏”呢?陈晓旭中没有底,黛眉深锁。她想啊想,心中乱成一团麻。走出门去,不想迎头撞上了总导演王扶林。

戴着眼镜的老导演问:“你的戏怎么样了啊?后天就要录像了。”陈晓旭有些慌乱地说:“我排了两次,说了台词,可大家谁都没笑!”王导神色凝重地说:“这么一部伟大的著作,要演好其中的重要人物,没有生活阅历难以演好啊!我对你不怎么放心呵,要好好努力哦,这是你仅有的机会……”

陈晓旭心里又是一沉。她深深明白,演好一个角色比拍好整部戏更难。怎么办?怎么办?她心急如焚。她又开始了玄想,渴求某个神的帮助。这么一来,内心反倒安静下来。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自我的心理疗养。两天后,录完了片断,许多人跑到会议室去看,陈晓旭因为紧张,独自回到寝室里“面壁”。后来,她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不去想那结果,我竟在梦境中超脱了……”数日后,陈晓旭被正式宣布出演林黛玉。

确定了人物扮演名单后,为了让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演员们,能够准确地诠释《红楼梦》中的人物。剧组专门请来了红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家对他们进行教导。这一教,就是三年。而在这三年中,陈晓旭不敢有丝毫松懈,暗暗地努力着。尽管她在读初中时,就已把《红楼梦》读了好几遍,但那只能算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回,她又专门买了《红楼梦》原著,放在枕边,一有空就来读。而为了与演“宝玉”的欧阳奋强产生“感情”,陈晓旭更是放下女孩子的矜持,克服不爱搭理人的毛病,主动出击,找他联络感情,一起跟他搞恶作剧、设骗局,好几次气得别的女孩子落泪……随着时光的流逝,“两玉”相处融洽,配合默契;陈晓旭在气质、性格上也更接近林黛玉了……

1987年《红楼梦》杀青,热播,万人空巷。陈晓旭靠着自己的努力与天赋,一夜成名。而后来,她却把这样的机缘与成功,统统归于神秘力量。她说:“我不认为全国只有我能演林黛玉,能够在上万名竞争者中胜出,不过是命定的偶然,是因果缘分。很小的时候,我就把林黛玉的诗抄写在日记上,感受她,理解她。如果追溯到前世,也许会更奇妙,说不定我们就是一个人呢?”

有缘有故:纤纤弱女成巨商

走出忧伤的《红楼梦》,陈晓旭21岁,她变得成熟了许多,却过早地远离了少女的活泼。不久,她又得到一个机会,在电视剧《家春秋》中,扮演梅表姐。而这却是一次惨痛的失败。观众只给了她一句评论:完全是林黛玉的翻版!

此后,再没有导演找陈晓旭演戏。她失业了,成了一个飘泊者,一年之中,不断地搬房子。尽管她非常害怕提着行李孤零零地走在街头,可是却无力停住脚步。她备感失落,越发地忧郁了……

1989年,趁着“出国热”的流行风,陈晓旭欲去国外闯闯。一连好几个月,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学英语。然而,去美国被拒签了,她只得转道德国;不料,在那里仅仅呆了三个月,她就发现自己出国的念头太愚蠢,于是毅然打道回国。

出去转遛了一圈,一无所获。陈晓旭陷入了茫然的旋涡中,她是众人眼里的大明星“林黛玉”,可是她却成天无所事事。这样浑浑噩噩地晃悠了两年。1991年,一个幸运的机会从天而降,一个朋友找到她说:“长城广告公司在征集加盟商,可以自己组织人马单干。”陈晓旭大喜过望,她孤注一掷,拿了自己炒股赚的钱来组建该公司的制作部,这是她的全部家当,以前演戏挣的全在里面。

自此,对经商一窍不通的陈晓旭摇身一变,成了长城国际广告公司制作总部经理。创业之初异常艰难。她手下除了几个大学生,一无所有,每个月被员工的工资、房租压得不敢松一口气。数月后,不知道该怎么跟客户谈广告的陈晓旭迎来了第一个大客户。对方说,我知道你是林黛玉,我知道你不会骗我。随即签订了150万的广告合同,让陈晓旭久旱逢甘霖,公司由此有了生机。

那时,由于中国大地仅有几百家规模很小的广告公司,许多客户不知道该信任谁,于是纷纷慕“林”而来,合同雪片般地飞到了陈晓旭的办公桌上,公司也迅速壮大起来。1992年她组建了新的“世邦”广告公司。

1995年底,五粮液集团成了“世邦”的重要客户。陈晓旭以她的诗人灵感,有了一个天才的创意:“采用中国古诗中的经典词汇‘系出名门’来推广五粮液,并以‘秀其外绝无奢华,慧其中内蕴悠远’的诗句赋予产品灵性的形象。”如今,这个新广告语:“名门之秀五粮春”差不多和五粮液老品牌一样知名。成功运行了五粮液的广告后,“世邦”公司的名气与日俱增,前来合作的企业不断增多,资产很快达到了数千万元。

管理着一个偌大的公司,陈晓旭常常感到身心疲惫。她每每说,她的心理年龄已经不止100岁了。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晓旭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的录音带,突然感到心底一片澄明,仿佛自己是一个婴儿,被一种似曾相识的宁静与安祥包围了。到底是哪儿有过这样的感觉呢,绞尽脑汁又想不起,或许是梦中吧,她想。

两月后,得知净空在新加坡讲佛,陈晓旭办理了签证,前去听讲。她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了“佛”的开悟。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喜与感激,在她心中汇流成奔涌的心泉。翌日,陈晓旭问老法师:“我可以做你的弟子吗?在我心里,您早已是我的师父了。” 法师说:“一切欲入我们者皆是我弟子”,并欣然授了她的皈依。

陈晓旭踏上学佛的道路后,就开始吃素,在她的影响下,世邦公司有几名员工也养成了素食的习惯。每天早上,她都会诵读《无量寿经》,入睡前则诵读《地藏经》,来检讨和忏悔一天的过错,并祈愿天下人断恶修善。有时工作太累了,午休时,她也会静坐30分钟来恢复体力。

从佛学中,陈晓旭学到了许多智慧。她变得冷静了,没有了“林黛玉”的“心高气傲”,成功与失败也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是经过的历程。正是这种“无所求”的心态,以及佛告诉她的“诚信”,使世邦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到2002年已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近2亿元的4A广告公司。从林黛玉变身董事长,陈晓旭写下了这样的话:《红楼梦》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又给我关闭了一扇窗,我试图走上另一条路,结果意外地发现了美丽的远方。

参佛悟性:投身寺院求正果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一系列的荣誉接踵而至。陈晓旭被评为中国杰出女性广告人、中国十大最具风采女性广告人、中国2005年度经济风云人物……

但是盛名之下,陈晓旭发现她并不快乐,随着财富滚雪球般地壮大,她的幸福感却在一点点地流失。物质的“欲”,永无止境,身处其中,陈晓旭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疲累。她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何时是个尽头……

她是多么希望这样的生活尽快过去,然后进入一种平静的状态,看书写作,亲近自然,就像爸爸妈妈那样生活。但这样的生活,却可想而不可求,她是身在高处不胜寒啊。怎样才可以挣脱这样的世俗呢?

陈晓旭想到了出家,只有跳出身来,才可以真正寻求佛的智慧。尽管,她深知心中有佛即为佛的道理,但她实在无法在这纷纷红尘中寻到“乐土”。她把这解释为:“机缘不到,佛心未通!”当舍身空门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时,陈晓旭决定不再犹豫下去了。

2007年春节刚过,陈晓许提出“出家”之事,立即引起轩然大波,除了丈夫郝彤外,所有的人都认为她被“佛”洗了脑,疯了。否则,谁会在声名如日中天时,出家去做方外之士呢?于是,流言飞语如浪涛似地席卷了她:她一定是患了不治之症;她的公司一定是出了状况;她的夫妻生活一定不幸福……对这些无聊的猜测,陈晓旭置若罔闻,她的心此时岂会因这些事而起波澜?

2007年正月初七,陈晓旭在长春兴隆寺,由住持常慧法师削去一头青丝,平静走进了空门,被赐名为“妙真”。

对陈晓旭的出家,有人叹息,有人欣赏。她从跳芭蕾到考上艺术中专因成分问题被刷下来,后来又成为演员,成了演员又无戏可演,又成了商人,成了商人又信了佛,有人认为是偶然中的必然;但陈晓旭相信这一切都是佛的安排。

2007年3月8日,陈晓旭的丈夫郝彤,也在深圳出家。由安徽庐江的满成法师为他受戒,法号“开诚”。郝彤还出具了一份声明,大意是他与陈晓旭不再有夫妻之情;但祝愿天下夫妻都能和和美美、快乐到老……

(责编 时光)

上一篇:迷雾背后,胡军的幸福婚姻 下一篇:“布”置你的新婚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