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机:提高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时间:2022-09-26 06:06:54

把握时机:提高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新课程使数学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数学新课标》也要求我们“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遵循“效率优先原则”,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合作学习,真正做到摒弃形式,注重实效。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呢?

一、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时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一般说来,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时,交流才有意义。在这样的时机加强合作,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圆锥的体积公式》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时,老师说:“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公式。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和谁的体积会有密切的联系?”(圆柱)“比一比,哪小组最先探索出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拿出材料袋,操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同学们经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顺利地发现了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的合作学习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学生迷惑、混沌时开展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迷惑、混沌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澄清概念,加深理解。在“生活中的轴对称”一节课中,当我提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后,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两个不同的概念感到迷惑。这时,我适时提出学生心中的困惑:“这两个概念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联系呢?下面各组先在组内讨论,得出结论,再组间进行辩论。”随之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激烈的语言交流中“自检”和“学他”,经历由模糊到清晰,螺旋渐进,分化整合的过程,最终对这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了正确的认识,能从图形的个数、对称轴的条数等方面区别这两个概念,也认识到它们的许多联系,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和实效。

三、在出现分歧、矛盾处进行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再加上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因此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想法。因此,当学生对问题产生歧见时,老师不马上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可以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形成深刻的认识。如在学习用方程解应用题“喷气式飞机每小时飞行1080千米,比普通飞机的速度多3倍少30米,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时,有的学生是这样列方程的:3X+30=1080;还有的学生是这样列方程的:4X+30=1080。这个时候,我便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究竟哪一道方程是符合题意的呢?请说说理由。”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开始的时候,持两种意见的学生各不相让,后来慢慢地由两种意见统一为一个结论:“喷气式飞机比普通飞机飞行的速度多3倍”,也就是说“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应该是普通飞机的4倍”,因此第二道方程是符合题意的,是正确的。在讨论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习效果显著地提高了。

四、在复习、巩固总结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单元复习课上,教师一般要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这时可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可以通过互检、互评、互测,进行互教、互学、互帮,从而达到了补缺补漏、完善认知的目的,同时解决了差异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整理与复习”这一内容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材料(一张纸,一些概念的小卡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每个小概念、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整体。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整理了知识。有的小组想到的是大提纲式的;有的小组则想到用电脑菜单的方式,有的则是用了树状结构;这样的小组合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整理了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创新思维得到的增强,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又如在学习了笔算加法后,我让学生小组内讨论“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互相补充,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记忆非常深刻。

五、在个人动手操作难度大时进行合作学习

某些数学动手操作任务比较繁杂,若安排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课堂教学时间明显不足。如,在学习“生日相同的概率”时,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工作量很大,这是安排组内调查,然后汇总、归纳和统计,也很快完成了,从而提高了效率。再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一个人无法完成,这时,就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四种物体的长度,一人记录,两个人测量,还有一个人监督测量并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了与人合作的快乐。

总之,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只有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真抓实干的努力,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优势和价值。

上一篇:浅谈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下一篇:疏导习作难的一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