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小箱梁技术

时间:2022-09-26 05:56:56

试析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小箱梁技术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际经验,就某市政工程中采用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施工工艺展开探讨,其结果论证了该技术的实用性,以此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箱梁;预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的发展越来越快,其中对主干道、行车的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在某市政公路工程中,论证了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小箱梁结构既有施工,30m小箱梁采用3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小箱梁结构,便捷、又有行车舒适性的优点。

1、30m小箱梁

小箱梁截面挖空率比空心板截面大,而抗扭刚度又比T梁大十几倍至几十倍,因此,本次设计采用了小箱梁结构形式。小箱梁梁高1.6m,现浇桥面板0.1m,梁间距3.25m,边跨采用36根φ15.2钢绞线,中跨采用28根φ15.2钢绞线。横断面布置见图1。小箱梁断面形式见图2。

图1半幅横断面布置图(cm)

图2小箱梁断面形式(cm)

为防止现浇桥面板的干缩影响其与预制梁体的结合,预制梁悬臂端设一个小斜面。另外,箱梁均设置端横隔梁,在二期浇筑后连续结构时一起浇筑。

2、后连续的实现

一般而言,由简支梁状态转化为连续梁状态常规做法有以下几种:

1)将主梁内的普通钢筋在墩顶连续。

2)将主梁内纵向预应力钢束在墩顶采用特殊的连接器进行连接。

3)在墩顶两侧一定范围内的主梁上布设局部预应力短束实现连接。

第一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在使用中常在墩顶负弯距区发生横向裂缝,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增加维护费用。第二种方法效果最好,但施工很困难,故一般也不采用。第三种方法不仅施工可行,而且具有第二种方法的优点,同时还克服了仅采用普通钢筋连续容易开裂的问题。因此我们采用预应力束来实现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方案。

3、小箱梁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3.1模板工程

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条件,预制箱梁的模板采用混凝土水磨石底座,侧模和内模采用定型钢模,以保证梁体具有较好的外观质量。其中,底模的制作在施工现场进行,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是预制梁模板质量控制的重点。该桥底模的制作方法为:按照施工方案的平面布置,放出基础线后,挖除距地表面20cm以内的土,并将松散的土石清理干净,然后浇筑C25混凝土至地面。待基础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放出底模外边线,并做凿毛处理,然后立侧模浇筑厚度为35cm的C30混凝土。在底模内距顶面15cm处,每隔1m设置一根5cm×10cm方钢作侧模底对拉杆预留孔,并且在底模顶部沿两侧边线位置全长埋设4号槽钢,作为侧模的拼接边线。槽钢里侧通过底座预埋焊接固定,两块槽钢之间每隔1m用φ12钢筋焊接加强支撑;槽钢槽口朝外,模板组拼时,在槽口内夹进与槽钢内径相当的φ450胶管,以保证侧模和底板结合紧密,防止箱梁混凝土浇筑时在底、腹板交角处漏浆。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须将混凝土顶面凿毛,深度不小于5cm,用空压机吹风清理干净,涂刷一层净水泥浆之后再用无砂大孔混凝土浇注顶面且略高于槽钢顶面1~2mm。在新浇注的混凝土强度达到80%左右时。用磨光机进行磨平处理,以达到施工规范要求的平整度。

底模制作过程中的各项控制指标为:①预埋槽钢的高程偏差不大于2mm和顺直度不超过1mm/20m;②底模顶面的平整度不大于3mm,表面致密无气孔;③底模面设下拱度设不超过梁长的0.1%,且沿梁端至跨中平顺过渡。

侧模和内板采用工厂定制钢模,面板采用5cm厚的优质冷轧钢板制作,以确保模板板面光洁、平整。为了减少模板接缝,达到美观的效果,模板按每6m一节制作。该桥使用的钢模在侧模加固的处理上,改变以往设横、纵向肋带的做法。只设纵向肋带。横肋采用6.3号槽钢、间距25cm的加固方式,其目的是在保证模板刚度的情况下,减小肋带与面板之间的焊接量,以避免由于焊接点过多而使面板产生变形。

内模面板采用3mm厚钢板制成,每节长1.25m。肋带用3mm钢带形成网格(20cm×20cm),直接与面板相焊接,并附以伞架式的活动钢支撑杆;两块模板之间在法兰连接处,作成锐角(或钝角),以方便拆模。内模上下部均留有活动板条,以便及时检查底板混凝土的浇注情况,防止板底出现漏振或空洞。

3.2混凝土工程

1)小箱梁50号混凝土的配比严格按照质检站测定的配合比执行。混凝土的拌制采用计量配料机进行现场拌制。混凝土拌合料每盘过秤,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准确控制用水量,砂石中的含水量应仔细测定后从用水量中扣除,严禁在混凝土出机后再加水。添加的高效减水剂宜采用后掺法,如制成溶液加入,应在用水量中扣除这部分溶液用水。

2)小箱梁混凝土分三次浇筑,先浇筑梁底板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比实际尺寸稍厚,安装内模后才能使内模底下混凝上密实不留空洞。然后浇筑小箱梁两侧腹板和端部混凝上(与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90min)。再拆除内模,安装好顶板模板并绑扎完顶板钢筋后,最后才浇筑顶板混凝土。混凝土的振捣要充分,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在振捣时,应防止振捣棒直接打击波纹管和台座表面,防止波纹管移位或变形漏浆和梁底表面麻点。梁端构造钢筋较多,且在张拉阶段局部受压,所以宜用小号振捣棒严密捣实。

3)小箱梁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12h或混凝土强度达到拆除外模的强度要求后可拆除两侧外模和端模。预制梁的养生可采用麻袋润湿养生或在梁表面喷洒养护剂等养生措施。

3.3预应力工程

预制小箱梁张拉工序质量控制的重点,包括预应力管道的成孔质量控制和钢绞线张拉质量控制两个内容。该桥采用波纹管预埋成型管道的方法。具体的工艺方法是:混凝土浇筑注之前,将连接好的波纹管穿入钢筋骨架。依照设计的坐标直线段每1m、曲线段每0.5m设置一道“井”字形钢筋进行定位。“井”字形钢筋的内径略大于波纹管外径(不超过lcm),外侧留出足够的长度,在核对好管道的中心位置后,将其与骨架钢筋通过点焊或绑扎固定。为保证波纹管在浇筑时不会因漏浆而造成堵管,定位完成之后,在波纹管中插入一根外径比波纹管内径略小(5mm)的塑料管。在混凝土浇筑时塑料管来回抽动,确保预应力管道的成孔质量。

预应力张拉工序主要有穿索、张拉和压浆三个施工过程。张拉工序开始之前,要对箱梁试块作抗压试验和对梁体作实体回弹检测,验证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控制强度。穿索前需要对钢绞线进行编号。检查管道是否通畅、清洁,达不到要求时,采用合理的清理方式使穿索顺利。

4、结束语

3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结构兼具简支结构施工便捷的优点和连续结构行车舒适性好的优点,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确实是一种合理、先进的结构形式,值得应用推广。

上一篇:高层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探讨 下一篇:浅述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