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精神

时间:2022-09-26 05:54:23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精神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有效方式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人文精神。初中语文实质上就是“人学”,初中语文和人文精神密切相连,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把握好人文精神教育。这样才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文章主要论述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精神。

关键字: 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人文精神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不管是针对语文课程,还是针对语文教材,人文精神都非常重要。所以新课标着重强调初中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可以知道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统一的,这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点。所以语文课程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争取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广大教师要积极地对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和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塑造学生思维品质,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育需要加强人文教育,使语文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拓展教学空间

拓展教学空间主要就是让学生回归“生活”。新课标的语文教材是可以很好地体现语文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当然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更好地更新语文课堂概念,拉近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更好地促进学生认识社会生活。这样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拓展教材的思想内容,打破以往语文教育教材中静止性、封闭性的局限性。

二、新课标中初中语文教育人文性可以更好地渗透时代特点

初中语文教学在渗透时代精神方面的工作主要就是在语文教学内容中渗透时代精神意识。时代精神的关键就是呼唤人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是在任何方面都可以将二者结合,这就要求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体创造和主观能动性。目前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学作品,其中有一些描写小动物的作品,我们可以借以培养学生的爱护动物和珍惜生命意识,而且对于一些文章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其次就是在教学中要不但创新,在一些文言文中还要汲取精华,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利益观和人生价值观。所以针对初中语文人文精神的教育,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开放和充满思辨创新意识的语文教学方式,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其健康成长为时代新人。

三、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初中语文人文精神

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活动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普遍的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教学手段。所以语文教学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在教学活动中的多媒体是可以增加丰富的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信息,增强信息的主体性及有效性,这样可以更好地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提高思维创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运用现代信息载体积极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知识有效“衔接”。

积极促进学生阅读名著的活动。初中语文课本中是有很多名著节选,这样的文章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同时可以开发学生的心智,使得学生从中获取无尽智慧。尽管如此,但是并不够。所以初中的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内容讲解和分析给学生。这样帮助学生先读一些字词优美、思想内涵丰富的作品,之后读一些人文价值较高的经典,这样通过阅读名著,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要培养现代学生劳动与吃苦的教育。如果只是进行一帆风顺的教育,缺乏苦难的经历是一种贫穷,所以吃苦教育是必要的,苦难的记忆可以说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价值,更是一种历史的意识。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懂得珍惜幸福,懂得真情与爱意。

四、启发点拨,加深学生对语文课堂中人文精神的理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对课文有深入理解,掌握重点,这样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重点培养,恰当的启发点拨非常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语文教学中所包含人文精神,加深学生对人文主义的理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课文这一环节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通过学生对课文反复的阅读,充分认识到课文的内容和含义才可以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人文精神。

五、结语

语文教育是可以更好地弘扬人文精神,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动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维品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育需要加强人文教育,使语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语文教学渐入佳境。

参考文献:

[1]李苍学.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人文主义教育.现代语文,2009.

[2]张海国.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部分的深入分析.2011.

[3]魏婷婷.语文教材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上海教育科研,2008.

上一篇:车工实训课程改革与教师工作室建设的探索与实... 下一篇:浅议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