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铁水车车钩缓冲组成检修管理要求与质量标准

时间:2022-09-26 04:52:04

论铁水车车钩缓冲组成检修管理要求与质量标准

摘要:铁水车车钩缓冲组成检修是铁水车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铁水车在使用过程中车钩缓冲组成检修的管理要求和质量标准。

关键词:车钩缓冲组成 检修 质量

前言:

铁水车是钢铁冶金行业的重要运输设备。车钩缓冲组成是铁水车中关键部分之一,统一铁水车车钩缓冲组成检修管理要求和质量标准势在必行。本论述旨在征得各方面专家为铁水车车钩缓冲组成的检修管理要求和质量标准予以指导和完善。

1、车钩及钩尾框

1.1.1 车钩各零部件须全部分解,钩体、钩舌、钩腔内配件、钩舌销、钩尾框、钩尾销、牵引杆、钩尾销插托均须抛丸除锈,外表面清洁度须达到GB/T8923规定的Sa2级,局部不低于Sa1级。

1.1.5.3 冲击台缺损或销孔边缘裂纹延及钩舌体时更换,未延及时焊修。

1.1.5.4 钩舌尾部磨耗深度大于3mm时堆焊后磨平。钩舌外胀大于6mm时更换。

1.1.5.5 钩舌内侧面和正面磨耗剩余厚度超限时,堆焊后加工,内侧面磨耗时堆焊后使用具有仿形功能的设备加工,恢复原型,焊修部位与非焊修部位须平滑过渡;钩舌锁面磨耗大于2mm时堆焊后磨平;钩锁铁坐入量小于45mm时修理恢复原型,该部位不得现车堆焊。

1.1.6.7 钩尾框的螺栓孔磨耗超限时堆焊后加工,内外侧面须平整。13B型铸造钩尾框的钩尾销固定挂耳碰伤或缺损时焊后磨修或更换;13B型锻造钩尾框插托凹槽宽度、高度磨耗大于3mm时更换。

1.1.6.8 13号、13A型钩尾框更换新品时须为13B型钩尾框。17型钩尾框更换新品时须为锻造钩尾框。

1.1.7 13B型锻造钩尾框钩尾销插托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1.1.7.1 插托裂纹时更换。

1.1.7.2 插托承台两侧磨耗之和大于2mm时更换。

1.1.7.3 插托钩尾销承台磨耗深度大于2mm时更换。

1.1.8 钩腔内部配件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1.1.8.1 裂纹时更换。

1.1.8.2 上锁销杆、上锁销磨耗超限时更换,上锁销组成各铆接部位转动须灵活。

1.1.8.3 13号、13A型、13B型下作用式车钩下锁销须有防跳插销孔,无防跳插销孔时按要求加工防跳插销孔。

1.1.8.4 其他钩腔内部配件须恢复原型或更换。锁铁挂钩轴不得焊修,磨耗大于1mm或不能满足防跳性能要求时更换。

1.1.9 钩舌销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1.1.9.1 磨耗大于2mm或裂纹时更换;弯曲时调直后探伤。

1.1.9.2 更换新品时,材质为合金钢,并须符合TB/T 2943.1《机车车辆车钩组件 第1部分:钩舌销和钩尾销技术条件》的要求。

1.1.10 钩尾销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1.1.10.1 横裂纹时更换,纵裂纹时焊修或更换;变形大于2mm时调修后探伤。

1.1.10.2 磨耗超限时,13号、13A型、13B型堆焊后加工或更换。

1.1.10.3 钩尾销下横面为哑铃形状时须更换。

1.2 缓冲器

1.2.1.1 新造或大修后使用时间不满9年(新造以箱体上的铸造日期为准,大修以焊装在箱体标志板上的日期为准),经外观检查状态良好者可不分解;新造、大修后使用时间满9年而未达到寿命管理年限,或超过质量保证期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须按要求进行大修:

1.2.1.1.1 自由高小于572mm;

1.2.1.1.2 箱体裂损,严重变形,高度小于482mm或口部对应于中心楔块安装部位最薄处厚度小于15 mm;

1.2.1.1.3 其他外露零部件折损或丢失;

1.2.1.1.4 木锤锤击动板端头,中心楔块松动,顶面至动板顶面的距离平均值小于4.5mm。

1.2.2 ST型缓冲器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1.2.2.1 ST型缓冲器在质量保证期内自由高不小于571mm,外观检查无裂损、损坏;并须进行行程落锤试验。

1.2.2.2 箱体裂损,严重变形,其他外露零部件裂损或丢失,自由高小于571mm或超过质量保证期时,须进行大修。

1.3 裂纹焊修及磨耗堆焊要求

1.3.1 裂纹焊修前须彻底清除裂纹。

1.3.2 裂纹及磨耗焊修前应预热,普碳钢材质的配件焊修时室温高于5℃时可不预热。变形热调时应加热至600~700℃;冷、热调修后按规定进行湿法磁粉探伤检查。

1.3.3 钩体、钩舌、牵引杆、钩尾框、缓冲器箱体裂纹的焊修及焊后热处理须符合铸钢件焊修技术要求。

1.3.4 裂纹焊修时须熔深良好,焊波与金属交接处缓坡过渡。

1.3.5 磨耗堆焊时须纵向分层堆焊,焊波要相互重叠1/3左右;堆焊销孔时须焊同心圆焊波;机械加工。

参考文献:

[1]铁运(2002)72 号 《铁路货车检修规程》

[2]铁运(2002)72 号 《铁路--货车厂修规程》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能源计量工作 下一篇:辽宁省生产业发展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