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何尝不是我们

时间:2022-09-26 03:14:08

高古尔基说过:我们都很不幸,但最不幸的是用不幸来伪装自己的人。阿Q称得上是个名副其实的不幸者,而我们鄙视他的“精神胜利法”和“不抵抗”。其实归根到底,只是我们不愿意去接受自己的本质被淋漓地示众。

人生本就不需要那么多,所谓的执著。

阿Q的精神胜利法,习惯了自我安慰,不敢抵抗。而这种“阿Q相”很受人讥笑。其实这个社会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忧虑,用一种坦然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受益的何尝不是我们?“难得糊涂”、“吃亏是福”这两句话与阿Q精神一样,虽然有消极避世之嫌,却隐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当你无法左右事态时,最好是自我安慰。放弃悲伤之想,保持良好心态。永远笑对人生。

阿Q是一种社会现象的“集大成者”。那些人性中所谓的抵抗只是虚壳罢了。一切只是自欺欺人,互相伤害的借口。阿Q直白地对吴妈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结果却落寞苍凉。剧末吴妈,最后会去看阿Q被杀头,何尝不是“温存尚在,但终将寂寞永生”。封建礼教一直束缚国人,尤其是妇女,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剧。现实生活中阿Q与吴妈的射影,总是不时残缺地延续着。那些传统的观念,的确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但那些根深蒂固的习惯,影响了迫害了一代又一代。曾经看见过这样一句广告语:真我无须掩饰。所有人的初衷都是以最纯洁的姿态,去面对一切人或事,但在这过程中,会出现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现象,不是我们想去改变,而是这个社会过于残酷,那是身不由己啊。再来想一想,阿Q连死都没有搞清楚被杀头是为什么,但至少他依旧坚持了他的“所谓”一直到死。反问,鲁迅先生何尝身上没有存在过“阿Q相”。我们都应该明白阿Q是人性弱点的大暴露。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我审视的一面明镜,而不是讥讽的对象。

阿Q是鲁迅先生为唤醒民众而拟定的人物,鲁迅先生曾这样无奈地表达出一种对人性对国人的感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良苦用心地希望后人不要再重蹈阿Q的覆辙。没有谁会总是一无所是,也更没有谁会是完美无缺的。阿Q是人类劣根性的“集大成者”,他反映的不仅是中国的封建社会,而是世界性人类所共同的堕性。可悲的不是我们不了解自己。而是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依旧无动于衷。我们总是摇着头去“唾骂”阿Q,但我们更需要抬头唤醒人性中最真挚的纯洁。

没有谁可以把自己的自尊建立在另一个躯体上。“阿Q相”如生命中突兀的一小块白,我们应用时间、用行动还给它缺失掉的原貌。

鲁迅先生为我们揭露出了人性中的缺失,那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回归于最初的纯白。是一份心灵的清潋,是一株清新的味蕊。

“用心处世,真诚以对。”下一个分岔口,我们都会与鲁迅先生,会心一笑。

上一篇:世人不识长江水 文章真味之我谈 下一篇:止水无名,弦断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