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2-09-26 02:53:34

论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越发突显出其无限的创造力和推动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中国在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宏观管理,拓展多元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加快提高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键词: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企业主体;市场导向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003-02

当今世界,迅猛的科技变革、激烈的国际竞争、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使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综合国力竞争的迫切需要,成为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要素。近十年来,中国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2006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10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确立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掌控和调配一切经济活动,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推广,同时,由于建国初期中国资金资源匮乏,必须由政府出面集中力量取得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就形成了政府是科技进步主体的局面和路径。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要单元,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的能力,科技创新的主体由政府转向企业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国家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利于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研成果主要集中于科研院所,与直接从事生产的企业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和隔阂,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不协调、不匹配,科研成果难以商品化、市场化。二是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长远发展。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安身立命、增强活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赢得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以国家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使企业从事科学研究的压力和动力不足,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因此,必须扭转政府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局面,明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调整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开发的关系,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建立自有的科研机构,对企业的科研活动进行管理和规划,吸引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到企业中进行科技创新。加强与高校、研究所等专有科研机构的沟通和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中小企业要发挥自身潜力,增强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突破点。

二、明确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导向——市场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才能促进自身的生存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进步。一是市场是技术生长和技术扩散的重要机制。市场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通过优胜劣汰,促进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由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和部门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和部门流动,促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科研队伍的壮大。二是市场是实现经济与科技共同发展的基础机制。科研成果只有在市场中实现商品化、产业化,才能真正发挥其效能。市场的需求和竞争为企业、院校和研究机构提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推动经济与科研主体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发挥作用的完备的市场体系和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为科技创新提供促进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良好环境。

第一,培育和完善国内技术市场。建立公正、诚信、规范的技术市场秩序;引进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发展壮大技术市场中介组织,形成辐射面大、影响力深、凝聚力强的大型技术交易市场或信息平台,提供较为充分的市场信息和前沿动态;打破条块分割和行业垄断,增加中小企业的科学研究活力;完善相关的经营服务、资金支撑、管理监督、法律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知识产权。

第二,利用和吸收国际市场中的科技资源。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但也带来很多机遇。中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便于引进外国的技术成果和创新资源。我们在应对挑战的同时更要抓住机遇,以战略视野充分利用全球的科技资源,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使中国的自主创新具有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更加丰富的资源,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外科学技术的依赖,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和主动。

三、优化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环境——宏观管理

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一个法律法规健全、政策制度支持、交流合作畅通的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需要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加强科技创新的宏观管理。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投入,推进基础前沿研究的发展,带动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一是健全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各级政府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完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尽量协调统一行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实现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连续性和联动性;继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尽快出台有关技术市场形成和完善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对技术市场和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审核认证、经营机制、组织结构、权利义务及从业人员资格进行明确详细地规定;通过向科技创新倾斜的财税政策、分配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的创新活动;搭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平台。

二是加大政府科技投入。政府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宏观管理,不仅表现在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还表现在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持和有效补充。企业的创新活动主要面向市场需求,而对投入大、收益慢、外部性强,但又对国家科技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前沿研究则鲜有参与,这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基础前沿研究,为提高企业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和中国科技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中国除大型国有企业外,其他大部分企业普遍发展规模较小、生长时间较短,对政府资金和技术扶持的需要较为迫切。

四、拓展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投入——社会化多元投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研究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少数知识精英。在这个知识和智慧竞相迸发涌流的时代,科技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参与者越来越多样化,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化趋势。推进大规模的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已经不是单个个人或企业所能承担的,需要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因此,科技创新投入除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支撑外,还要调动全社会投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作为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的重要补充,形成合力,实现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投入的社会化和多元化。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除了自有资金投入和政府财政拨款外,还可以通过银行等金融投资机构和科技中介等第三方组织吸引国内和国外资金,全方位、多渠道增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投入。一是通过银行贷款。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可适当提高用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贷款比例,设立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市场的培育。二是通过证券等金融产品及衍生产品向社会集资。借鉴国外经验,设立有利于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投资产品和投资机制,以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流入。三是通过科技中介、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吸收国内外各种形式的资金投入,例如募捐、赠予、设立专项基金等,形成社会支持,加大科技投入。总之,要形成一个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政府投入为支撑、以金融信贷为拓展、以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对科技创新的社会化多元投入结构。

五、巩固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力量——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壮大人才队伍、提高能力素质,是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继续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树立“大教育”理念,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参与教育事业,形成全民学习的浓厚氛围。在基础教育方面,加快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高等教育方面,充分发挥高校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结合市场需求和实际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使高校真正成为企业和社会的“智囊库”“创新源”;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专项培养方面,制定一系列针对不同目标、不同层次的培养计划,下大力气培养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形成重点突出、层次明晰、协同互动的人才格局;在人才配置方面,建立完善人才市场,使人才这一特殊资源实现合理流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人才使用方面,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在就业岗位、人事安排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和优先;在人才激励方面,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通过对有重大科学创新贡献的人员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形成对科研人员强大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激发科研热情和创新活力;在人才引进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抓住金融危机下人才加速流动这一机遇,以更加优惠的条件积极引进国外顶尖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壮大中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上一篇:论创新作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与儒家传统的多... 下一篇: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动态演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