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健身器械 无限商机滚滚来

时间:2022-09-26 01:23:47

玩转健身器械 无限商机滚滚来

当下,只要走进国内大中城市,花花绿绿、动感十足的健身房招牌总会在不经易间跃入你的视线。而当你走进健身房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必定是一排排码放整齐的跑步机。跑步机上奔跑的人们,不分年龄,不分性别,运动速度尽在自我掌控中,面前的显示器还在播放着体育赛事,而耳朵则在享受着随身听的优美音乐。这样一幅“时尚健身由我做主”的画面着实令人兴奋。就在人们享受运动带来快乐的时候,健身房的经营者们、健身器械的制造商们心里乐开了花,因为健身器械转动不停,他们的商机就犹如滚滚长江水,挡也挡不住。

赛事带火体育用品产业

以往经验表明,举办一次综合性体育赛事和连续举办大型国际单项赛事对于促进主办城市和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其效果会比平时提高好几倍。而对于包括器械制造与销售在内的整个体育产业振兴和繁荣,更是如虎添翼。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标志,一系列的国际体育赛事在中国频繁亮相。往前数有2007年在长春举办的亚洲冬季运动会,往后数有2009年在济南举办的全国运动会,以及刚刚闭幕的广州亚运会,此外还有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在上海举办的上海网球大师杯、F1大奖赛上海站等。这些重大的体育赛事加上世界级明星的不断造势,极大地激起了国人对于体育的热情。这份热情促使人们积极投身于各类体育活动中,极大刺激了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带动了体育器械消费的热潮。

以北京为例,2008年北京奥运后,北京的体育产业迈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9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实现总收入502亿元,实现增加值91.4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91.3%和51.6%。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了15%以上,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五届文博会北京体育产业高峰论坛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远介绍说,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北京体育场馆、组织已达1020家。这些设施优良的场馆将对北京未来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长期影响。以体育服务业和体育销售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放眼国内,从体育产业发展整体情况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高达4200多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我国目前体育产业的产值还不到GDP的1%,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达到2%-3%之间。在一定意义上,差距也可以转化为机遇。因为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体育产业是绿色GDP的有机组成,发展体育产业对我国产业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大,还有很大一座富矿等待商家挖掘。实际也是如此,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国家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导向为体育用品业发展提供了优惠的政策保障;国际市场服务贸易的不断增长,为体育用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增强了体育用品业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据此,我们可以明确判断:我国体育用品市场未来风光无限,本土的体育器械生产与销售企业理应立足现实、力争上游,借助国家的政策优势,依靠新一轮产业调整这一重大机遇加强和提高品牌建设,为企业发展注入一股全新的商业源泉。

全民健身意识深入人心

“吃了吗?”这句最有中国味道的问候语不知从何时起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亲朋好友身体健康状况的关心。健身已然成为多数百姓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日里约上三五好友去健身房骑骑动感单车、练练举重设备已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即使没时间,许多人也会选择花几千元把设备买回家,在晨光和夕阳的沐浴中,享受一份汗流浃背的畅觉。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我国城镇人口体育消费呈现上升趋势,体育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体育消费正成为消费流域的新时尚。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者当中有64%的人年均体育用品消费在50元到500元之间,500元以上的占6.7%,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对健身器械和体育运动器材的消费。

记者在北京颐和阳光俱乐部采访时,工作人员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周围居民来俱乐部健身的情况。他们说,在以往人们的概念中,健身教练总是下午甚至接近傍晚才上班。现在情况可不一样了,有部分居民在俱乐部早上8点开门时就来利用运动器械进行锻炼,而且为数不少。健身教练由原来下午才上班提前到上午就上班,由于预约指导器械练习的人较多,值班教练也由有一位增加到两位。他们还讲了一件趣事:刚开业时,由于前来健身的人多,曾出现过七八个人在等一台跑步机的情况。随着跑步机台数的增加,这种情况没有再出现了。可是新的烦恼又来了,由于健身人口不断快速增加,跑步机一直处于超负荷使用状态,有段时间甚至每天都有一台跑步机被跑坏。虽然这是恼人的事,但却是甜蜜的烦恼,反映出的是全民健身意识深入人心,体育消费积极主动。

北京颐和阳光俱乐部出现的热闹场面,是国内大中城市健身俱乐部异常火爆的缩影。这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扶持。3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需要“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近年来,体彩公益金为“全民健身工程”提供了大量场所及器材。截至2009年底,仅国家体育总局利用本级体彩公益金就建设了全民健身路径接近9000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将近150个、全民健身活动基地22个、优秀体育公园12个。由各级体育部门建设的各类全民健身设施更是数不胜数。

挡也挡不住的消费热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已超过50亿元,有近500家健身器材生产企业,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普通健身器械类型,中国企业都能生产,并为大量的境外品牌进行加工,中国制造的健身器材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约60%的份额。

国内健身器材市场分为家用市场和商用市场两大类。家用市场规模较商用市场要大,增长也快,一度成为健身器材企业竭力追逐的对象。家庭用户所购买的产品一般为体积小、重量轻、功能组合操作简单的器械。而商用市场销售对象为体育场馆、社区运动中心或者学校、商务楼等,购买的则是功能齐全的高档产品。

记者从杭州几家体育用品商店了解到,从家用健身器材的销售情况看,电动跑步机仍然是最受欢迎的产品,其销售量接近整体健身器材市场的60%,单店每月零售可达50台左右。销量紧随其后的是多功能健身器材及健身脚踏车,比重分别约为15%和10%。就价格而言,电动跑步机的售价从一两千元到三四万元不等,但零售顾客购买最多的是价位在2000元-4000元的跑步机。

除此之外,占地面积更小、价位不超5000元的健身车也受到零售消费者的特别青睐。宁波新贵族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表示,由于健身车比跑步机更节省空间,特别适合老年人活动膝关节、强健腿脚,年轻人喜欢将它作为礼物送给父母。带有保健功能的按摩椅也是家庭礼品的另一热门选择。特别是具有多种按摩模式、且能够测算使用人心率的按摩椅,是销售情况较好的一款产品。据了解,每年接近年底时按摩椅的销量就会上升。

去年以来,网上购物开始风靡,团购热潮持续不退,健身器材的销售渠道也与时俱进。据记者在杭州了解,与跑步机在门店销售较多不同的是,近三成的健身车、按摩椅是通过网络、电视直销方式走进消费者家里的。消费者只要轻敲键盘或拨打送货电话就能在家坐等送货上门。

记者在北京一些单位进行采访时,注意到一个特别现象:不少单位都留出专门房间,组织职工进行健身活动。房间里面各种健身器械一应俱全。一问才知道,这些器械很多都是通过网购或团购买来的。无论是网购还是团购,不仅价格有优惠,商店还负责直接把他们需要的产品送上门。

记者还了解到,在电子商务方面,健身器材的批发零售也有较强的发展势头。通过平面和视频媒体的宣传,以及网络直接看样、厂家直接发货的方式,减少中间商后供求关系更直接,健身器械价格更低。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公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1265.23亿元,占当年GDP的0.49%,同比增长22.83%;2008年实现增加值1554.97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0.52%,同比增长16.05%。在国内体育产业中,虽然体育器材产业与运动鞋服产业相比,相对小众且起步稍晚,存在着产业格局相对分散且企业规模不大的弱点,但绝不能否认国内体育器材市场拥有广阔前景。以跑步机为例,目前跑步机全行业的市场销售总额为10亿元,而按照模型市场推算,该市场在中国最大容量可达近千亿元。还有一点必须引起重视,就是随着体育产业的升级,体育器材产业有大批的企业正在酝酿上市。而且主营运动鞋服的国内第一大品牌――李宁,已明确发出收购体育器材资产的信号。

种种迹象表明,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的健身器材,其市场竞争的帷幕已经拉开,好戏即将上演,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会展资讯 第1期 下一篇:《别独自用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