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顺开:在演绎悲欢离合中书写艺术人生

时间:2022-09-26 01:03:28

严顺开:在演绎悲欢离合中书写艺术人生

严顺开是中国唯一一位获得过“卓别林金手杖奖”的演员。在其长达半个世纪的演艺生涯当中,他塑造过数以百计个性鲜明、贴近生活的喜剧人物形象,把欢乐送到了亿万观众的心里……

严顺开,1937年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他从小就爱表演,尤爱模仿身边人物的一举一动,模仿得那叫一个惟妙惟肖,邻居们都说他天生就是一个当演员的料,而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帅男”矢志不渝踏上艺术路

从小学到高中,严顺开一直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高中毕业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上海戏届4学院。考试时,他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通过了初试和复试。然而,就在他信心满满地参加最后一轮考试时,命运却和他开了个玩笑——他被刷了下来,因为“长得不够帅”。

长得不够帅就不能当演员?严顺开不服:“很多老艺术家长得也不帅,但他们却可以靠精湛的演技俘获观众的心。他们能够做到的,我也一样能够做到!吓定决心,他要为实现自己的演员梦,奋力—搏!

从此,只要听说哪有话剧团、艺术院校招生,严顺开便会去考,甚至连青海话剧团招生,他都去考了。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还是屡考屡败,原因无他,就是“长得不够帅”。

1959年,中央戏剧学院到上海招生,严顺开一得到这个消息就马上报了名。“久经考验”的他几乎用不着做什么准备,就从从容容地走上了考场。那天,他演唱了一首经过他自己加工改造的《真是乐死人》,诙谐幽默,别具一格,逗得考官们开怀大笑……

在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严顺开高兴得手舞足蹈,情不自禁地哼起了越剧小调,庆贺自己向实现梦想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进入中戏以后,严顺开深知机会来之不易,学习十分刻苦。他期望将来能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使严顺开重新审视起自己日后的发展之路。那天,他上完一堂表演课,从教学楼出来,忽然听到有人在他身后议论:“哎,这个美术系的学生跑表演系来干什么?”“你怎么知道他是美术系的?一你看他那长相,表演系怎么能有这样的学生……”这番话像钢针一样扎进了严顺开的心头。当天晚上,他失眠了,白天听到的话萦绕在他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思来想去,严顺开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就形象来讲,自己要想当主角恐怕很难。只有在演技上下工夫,才有可能出人头地。想到此,他豁然开朗。以往,班里排戏,轮到他扮演的净是一些小配角,他心里很不服气。可打那儿之后,他不但不再计较,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他认为:“形象好、当主角的同学,一学期只能演一部大戏。而我却因为演配角,一年却能上几部戏,这样一来,我能尝试的角色自然也就多了。从这个角度讲,这是锻炼自己、提高演技的绝好机会!”

同学们看到过去对总被分配演配角深感不满的严顺开一改往日的愤愤不平,乐此不疲地演起配角来,十分疑惑地问他:“难道你就不想演一回主角?”还有同学则在私下议论:“严顺开这是自卑的表现!”对于当面询问的,严顺开微微一笑,打声哈哈应付道:“想啊,怎么不想!”对于传到耳朵里的私下议论,他就权当没听见,一门心思提高演技。就这样,班里排《哈姆雷特》、《奥赛罗》,有他的戏,排《雷雨》,也有他的角色。很快,古代人、现代人、中国人、外国人、好人、坏人、工农商学兵……他都演过,而且每个角色他都演得认认真真。

正因为对自己和今后的发展有了正确的认识,严顺开在当配角、演小人物的过程中,将表演潜能和喜剧天分充分发挥,演技大幅提高,多次拿到5分的满分。

很快,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著名导演黄佐临发现了严顺开的艺术才能。在严顺开读大三时,黄佐临找他出演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飞飞”一角。其貌不扬的严顺开被知名大导演看上,一下子成了表演系的头号新闻,让所有同学出乎意料。有的同学听到这个消息,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

严顺开参加演出后,全力以赴,把“飞飞”演得活灵活现。很多人看了演出后,在记住了“赵大大”、“春妮”等主角的同时,也记住了“飞飞”这个戏份不多的小配角。严顺开的演技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同学们对他更是刮目相看。

1963年,严顺开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黄佐临立即将他招入麾下,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下属的滑稽剧团,并对他寄予厚望。滑稽戏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于江浙沪一带、以说唱和滑稽小品等表演形式为主的地方剧种,很受江苏、浙江、上海观众的喜爱。严顺开再一次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滑稽戏每一个人物都是喜剧角色,那里应该是发挥我才能的大舞台。”于是,一进剧团,他就把在中戏学到的东西充实到喜剧表演中。结果不负众望,他参加演出的第一部戏《一千零一天》一经推出,立即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之后,他又连续担当大戏的主角,演一部火一部。很快,他这个在戏剧学院里总演小人物的配角,成了滑稽剧团的台柱子,声名鹊起,上海乃至江浙的观众都知道他这个能搞笑的主角。

精心打造,凭借《阿Q正传》一举成名

1981年,对于严顺开来说,是其艺术生涯中最重要、也最值得纪念的一年。

这年年初的一天,严顺开突然接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曾经拍过《今天我休息》、《李双双》等影片的著名导演鲁韧的电话:“小严,你到我家里来一趟,我有事跟你说!”“什么事?”“别问那么多,来了就知道了!”鲁韧是老导演,曾到滑稽剧团排过戏,严顺开和他比较熟,也很敬重他。听他这么一说,严顺开也不再问了,安排好手头的事,就赶去了鲁韧家。

一进门,严顺开就愣了,只见上影厂著名导演岑范也在座。岑范看过严顺开演的戏。严顺开虽然跟他不是很熟,但也认识他。鲁韧看严顺开愣在那里,赶紧说:“不用介绍了吧,你和岑导认识的!”“是的,是的!”严顺开立马回过神来。随后,大家寒暄了几句便聊了起来,聊的主题全是鲁迅笔下的阿Q。岑范问了严顺开许多关于《阿Q正传》这篇小说的问题,严顺开是有问必答,而且对答如流。巧的是,不久前上海芭蕾舞团的一位导演也找过严顺开,请他共同执导芭蕾舞剧《阿Q正传》,担任戏剧导演。因此,严顺开很认真地看了《阿Q正传》。对于严顺开的侃侃而谈,岑范很满意。最后岑范告诉他:“今年是鲁迅诞辰100周年,上影厂决定把《阿Q正传》搬上银幕,由我执导。讨论饰演阿Q的演员时,鲁导推荐了你。我看过你的戏,觉得你的表填很见功力。今天一聊,觉得你挺合适,这个角色就由你来演了!”

上一篇:专访伦敦红桥区华人市长陈德樑 下一篇:《长城》教学纪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