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信息

时间:2022-09-25 11:54:31

前沿·信息

抗病毒纺织品国际测试标准出台

近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抗病毒纺织品测试标准》(ISO18184:2014),规定了纺织品(包括机织和针织面料、纤维、纱线等)抗病毒性能的测试方法。该标准的标志着国际上功能纺织品检测技术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发展有了新进展,功能纺织品步入了抗病毒的新时代。

水溶性维纶非织造布将有行业标准

日前,记者从省纤维检验局获悉,以该局为主制定的行业标准《水溶性维纶非织造布》通过专家组审定。

据了解,水溶性维纶非织造布是以水溶性维纶纤维为原料,经浸渍、水刺等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非织造布,其废弃物可通过水降解回收,不造成环境污染。目前,水溶性维纶非织造布被广泛用于服装、家纺、绣花衬布等纺织制品、一次性使用防护服和洁净布等领域,并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行业标准《水溶性维纶非织造布》对水溶性维纶非织造布产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更好地规范企业生产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水溶性维纶非织造布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ISO密集多项纺织品测试监管标准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连续《纺织品抗真菌性能测试标准第2部分平板法》及《纺织品-面料抗静电性能测试标准》两项功能纺织品测试标准。该系列标准用于测定特定功能纺织品(包括机织和针织面料、纤维、纱线及成品等)的抗真菌及抗静电性能。自今年8月《抗病毒纺织品测试标准》以来,该组织已连续3项功能性纺织品测试标准。

随着功能性纺织品出口的持续升温,与之相应的测试标准体系也逐步发展,ISO已制定包括阻燃、抗紫外、防辐射、生理舒适性、拒油性、吸水性、防水性等一系列功能评价方法。此次抗菌、抗静电及抗病毒3项测试标准的标志着功能纺织品的国际评价体系取得了进一步的完善。

检验检疫专家指出,对于以来料、来样订单加工为主要经营模式的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出口纺织品往往因附加值较低,难以获得丰厚的出口利润,提升功能性产品比例,增强自主研发,对突破出口瓶颈和拓展出口市场大有裨益。为此,提醒相关企业,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国际纺织品行业发展趋势,探寻功能纺织品市场前景,并认真学习功能纺织品相关评价标准,为企业发展把握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潜心研究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力争进入国际高端产品市场。

《一次成型鞋用针织面料》省地方标准通过审定

10月28日,省服装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福州召开标准审定会,由省纤检局和莆田市华峰工贸有限公司、福建省晋江市华宇织造有限公司、三明市旭达工贸有限公司、福建省长乐市欣美针纺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的省地方标准――《一次成型鞋用针织面料》通过专家审定。

一次成型鞋用针织面料是采用针织经编或横机工艺生产,编织循环为一个鞋楦面结构展开的一次成型针织面料。该类产品不仅具有透气性优良、质量轻、色彩鲜艳等特点,而且简化了制鞋生产工艺。其产品日益受到运动鞋生产企业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网布运动鞋等运动类鞋产品的生产之中。该标准实施后,对规范我省一次成型鞋用针织面料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一次成型鞋用针织面料产业的发展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国标11月1日正式实施

由四川维尼纶厂负责起草的《聚乙烯醇水溶短维》国家标准(GB/T 30101―2013)经过国家标准委员会的认真审定,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2007年,川维厂接受了国家标准委员会下达的制定《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国家标准的任务书。川维厂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立即组织分检车间、水溶短纤维生产车间、纺丝车间等相关部门成立起草小组,在同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于2008年按期完成了《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该标准是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产品的首个国家标准,其中设置的疵点(异状纤维)、断裂强度、热水不溶物等项目的指标值,体现了川维厂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产品的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

上一篇:胶鞋乱跑 23期 下一篇:颜色级检验技术难点与应用探讨

被举报文档标题:前沿·信息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免责声明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