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辛格来中国卖菜,我们怎么办?

时间:2022-09-25 11:39:52

施瓦辛格来中国卖菜,我们怎么办?

施瓦辛格来到中国,不是为了宣传大片,而是为了卖菜。

在杭州华联超市,他大方的摆POSE,供粉丝拍照,但手中的道具不是高科技装备,而是各种加州水果蔬菜和开心果。第七届网商大会暨第六届西湖论剑上,施瓦辛格更是抓住最后的机会大力推销家乡的草莓,“加州的草莓,全球最好,最大最红最”。

我们的水果蔬菜并不比施瓦辛格的差,新疆哈密瓜、烟台苹果、广东茂名荔枝、安徽砀山梨、山东沾化冬枣……但是,因为没有品牌,我们一斤猕猴桃买不了人家一个奇异果,营养健康的有机食品难以取得消费者信任;因为缺乏企业品牌,地方品牌资源被滥用,个别造假就让五常大米整体遭受灭顶之灾;因为缺乏品牌规划和管理,看似风光的阳澄湖大闸蟹市场一片混乱,前途岌岌可危……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优秀的农产品不能再默默无闻,埋在土里无人知,我们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将好东西喊出来,打出名气,做出品牌。比如像施瓦辛格这种政府官员亲自上阵,让自己成为代言人、推销员,就能够迅速产生新闻吸引力,极大的强化地区特产的知名度。

施瓦辛格并不是第一个叫卖农产品的官员。多年前,焦裕禄之子焦跃进在王府井叫卖大蒜,成了一时热议的新闻,焦跃进还因此被称为“大蒜县长”。正是因此,杞县大蒜出了名,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今年农博会上,松原市市长孙鸿志也是亲自上阵,推销松原绿色有机五谷杂粮和食品,在他的“推销”下,很多市民都抢着买下展出的五谷产品,孙鸿志也被戏称为农博会最合格的推销员。

这是一个重视品牌的时代。在一个被品牌“武装到牙齿”,洗手液都有品牌的今天,但我们的农产品却还是以原生态的样子没包装、没品牌的裸奔着。

这是一个创造品牌的时代。农产品品牌正在快速崛起,十几亿人每天消费的大市场必定产生大品牌。国外农产品都看到机会大举进入,中国本土农产品更应有所作为。

继小包装食用油之后,金龙鱼和福临门又展开了小包装大米之战;中国最大的苹果外销企业华圣果业,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做内销市场;张仲景大厨房创新品类,推出仲景香菇酱,悄然畅销;原区域性的皇家贡品沁州黄小米,将产品包装化、品牌化、高端化,进军城市高端市场,同时推出深加工功能产品“小米粉”;湖北富程集团依托“鱼米之乡”资源,开创淡水鱼品牌,抢做鱼老大,打造水产领域的“双汇”…… 我们欣喜的看到,本土农产品企业品牌意识增强,正在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种种市场信息表明,未来1~5年,厨房餐桌食品品牌将大批兴起,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战略机遇即将到来。施瓦辛格都来抢占中国市场了,中国的企业家和有志的地方官员,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遇,抢先形成品牌优势,利用农产品足够的能量,成就一批巨型企业,带动地区经济,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市长也可以把菜卖到美国去!?笏

上一篇:怎样营销才能“天下无敌” 下一篇:许家印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