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政工理念创新经营管理

时间:2022-09-25 11:27:14

引进政工理念创新经营管理

【摘 要】笔者针对人保财险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弊端,提出要借助企业政工“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经营管理。结合保险公司实际,笔者提出四项思路,即要改革用工机制,增强员工的危机感;改革用人机制,激发员工的成就感;改革分配机制,强化员工的责任感;强化公众监督,提高员工的自律性。

【关键词】创新;经营管理;政治思想工作

新形势下,对于已经上市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如何创新经营管理机制,适应全新的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建立起真正的股份制公司治理结构,确立符合股东利益和国际惯例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创造价值回报股东,把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知识型、现代化的公众公司的奋斗目标,是一项重大任务。政治思想工作是企业管理活的灵魂,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政工优势,创新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一、借鉴政工“以人为本”思维,认清管理弊端

人保财险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有赖于自己不断深化的“求实、诚信、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目前正向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知识型、现代化非寿险公众公司的战略目标迈进。然而,人保财险现有的许多机制仍摆脱不了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

1.经营理念方面,缺乏以人为本的观念。公司诞生成长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近几年经营理念取得长足发展,有了明显转变,但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未能真正建立起来,追求的目标是公司价值和员工价值的最大化,重规模,轻效益。在服务理念上,客户是上帝观念未得到真正树立,服务方法、方式和手段落后,未形成整体服务优势及良好行为规范。在营销理念上,市场方面的开拓能力不强,应变能力较差,市场反应迟钝,产品单一,展业手段落后,营销渠道缺乏差异性和竞争力等等。

2.内部管理方面,缺乏创造财富的责任感。组织机构庞大,管理机制不灵活,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手段不够先进,管理方法比较粗放;缺少科学严密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考评机制和内控机制;管控能力不强,数据质量不高,承保、理赔等核心技能不高;综合成本率居高不下,业务风险、财务风险突出,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3.激励机制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动力。表现在经营目

标责任制和干部人事、劳动用工、收入分配等制度,与企业化、市场化的运行有很大差距,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收入能多不能少,不能完分调动全体员工特别是知识型、管理型专门人才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保险业知识化、信息化、集约化变革的要求。在分配制度上表现为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干部人事制度上表现为熬资历、比年头,庸人主义现象严重;在劳动用工制度上表现为人才价值和劳动差别得不到充分体现。

4.约束机制方面,缺乏维护公司形象的自觉性。内部治理关系不顺,统一法人意识不强,制度不严,执行不力,分散主义严重。有的分支机构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这些问题在业务、财务、人事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外部治理关系不顺,统一法人的治理权力得不到真正落实,主要表现在仍然政企不分、目标多重,企业的领导者往往处于多种目标的夹击中,要兼顾经济、政治及社会多重目标,形形的行政干预妨碍了公司的经营管理。

以上存在的这些弊端给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已经严重阻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不加大改革的力度,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公司难以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引进政工“以人为本”理念,创新经营管理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成为新时期企业管理的新经验,对于提高管理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启示。特别是企业政工“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推动经营管理理念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确立股东为主,创新经营理念。要确立股东价值最大化与公司价值最大化相统一。创新经营理念,要树立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观念。过去,国有保险公司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公司价值和员工价值最大化。现在,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已成为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最大责任。能不能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成为公司经营运作活动成功与否的唯一评判标准。提升公司价值,提升盈利水平,为股东创造丰厚的回报,成为公司经营的首要目标。现代经济理论指出,公司价值主要取决于公司在目前和将来创造利润的能力。公司价值最大化就是充分运用这种能力来为公司创造价值,它不仅表现为公司自身创造利润,而且也为社会创造效益。没有丰厚的利润,公司无法发展,投资人利益得不到保障,股东回报也得不到保障。没有股东的信赖和支持,公司在资本市场也难以立足,公司的利益同样得不到保障,所以我们要追求的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相统一。

2.确立以人为本,创新管理理念。要围绕以人为本,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的主题,在结构调整中发展,在体制改革中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现实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才能跟上中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科学的发展观不仅要求我们加快发展,而且要处理好规模与效益、业务增长与结构调整、保险发展与经济发展、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保险资源有效开发和合理保护、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等关系,确保业务健康发展。还要着眼未来,组织力量,制订短、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引导保险业务持续、快速发展。

3.确立客户为上,创新服务理念。保险行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相对而言,其他竞争对手可以比较容易地模仿保险产品,但难以模仿保险服务,因为保险服务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深厚积累。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后,必须努力以客户为上,重视信用建设,不断提高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将服务意识贯穿到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要以最大诚信为前提,建立起包括保险业相互之间、公司内部之间、公司与保户之间等各个方面的信用体系构架。通过信用建设,强化从业者的规范约束能力,以有效促进公司内控制度的落实。要积极探索实践信用考评办法,逐步建立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培育行业诚信文化,在经营活动中树立诚信至上的理念,着力营造一个互信、互助、互利的保险信用环境。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不断地进行服务理念的创新。服务理念要创新,必须从以业务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公司的一切活动包括产品的设计、保险营销、保险理赔等皆以客户至上为原则。要通过积极的投入、培养、提炼、引发和塑造体现企业自身优质服务特点的文化和精神,以有效地激励、规范、约束、协调每个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行为,造就一种追求卓越,创造辉煌的精神优势,尽一切可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每一个职工的自觉行为。要大力提倡不断的服务,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全员化服务,切实把服务工作贯彻于保险行为的全过程,使保户从投保开始到保险责任终止,都能享受到不间断的、优质高效的服务。

上一篇:浅析幼儿诗歌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快乐的大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