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降脂丸配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老年高血压35例

时间:2022-09-25 10:55:52

通脉降脂丸配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老年高血压35例

摘要:[JP3]目的 探讨通脉降脂丸联合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痰瘀互结型)对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的作用。方法 [JP]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服通脉降脂丸,1次10 g,1日2次,观察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记录临床观察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治疗前后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主要症候疗效总有效人数32例,总有效率91.43%,治疗组临床主要症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治疗组临床各单项症候均有改善,除外“痰涎增多”有1例效果不明显者(总有效率85.71%),其余六项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100%)。治疗组在眩晕、面色黯黑、胸闷、肢麻沉重和脉络瘀血五项症候的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通脉降脂丸;降压药;痰瘀互结老年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6-0015-05

原发性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慢性病,其特征是动脉血压的慢性持续性升高。多数医家认为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后果堪忧,并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的健康、生活质量及生命。大量随机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西药降压治疗能显著降低心脑肾等各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由于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多病因的复杂疾病,而西药往往只针对高血压发病过程的某一环节进行干预,缺乏针对多靶点和多环节综合作用的理想药物,且多种药物长期使用极易导致副反应和耐药性,因此临床上仍有很多患者的血压控制及并发症治疗效果不理想,存在一系列亟待临床解决的问题。

祖国医学强调整体思维、辨证论治与三因制宜,善于运用中药,具有调节血脂、多环节作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靶器官等作用。因此,在西药降压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往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西药用量,减轻或逆转靶器官损害,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认为痰瘀互结与脂浊是形成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故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化浊行滞为基本治法。“通脉降脂丸”是云南省中医医院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后总结出来的院内纯中药制剂,其药物组成:灵芝、黄芪、三七、益母草、山楂、水蛭,全方标本兼顾,通过化瘀活血,通脉化浊,强脾健肾,促进和改善体内津液及水谷精微的生成、运化、输布,调节脂质代谢失常,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本研究即观察“通脉降脂丸”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或)厄贝沙坦片治疗痰瘀互结型老年高血压在降压、降血脂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是否优于西医单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来自2014年12月~2015年5月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共入选病例72例,因受试过程未严格遵从试验要求剔除3例,自行退出(脱落)2例,最终完成67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9±8.27)岁,60~70岁38例,71~80岁29例(43.28%)。其中,男38人,女29人。职业:脑力劳动者30例(44.78%),轻体力劳动者21例(31.34%),重体力劳动者16例(23.88%)。1级高血压(轻度)25例(37.31%),2级高血压(中度)39例(58.2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例(4.48%)。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患者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脂疗效标准参照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血脂疗效标准。中医辨证标准:依据《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中医诊断学》进行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证者,证见眩晕、头痛、痛有定处而拒按,多于夜间加重,面色黯黑、肌肤甲错,腹胀纳呆、肢麻沉重、胸闷、形体肥胖、乏力、烦躁、头痛、心悸、脉络瘀血、舌质紫暗/舌淡苔腻、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或滑数。

1.3 纳入标准 年龄在60岁~80岁之间;符合老年高血压痰瘀互结证型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者;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知情同意并能遵从研究措施者;治疗前1个月未使用降脂药及其他影响疗效和观察指标的药物和方法者。[JP2]

1.4 方法 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72例痰瘀互结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选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研究结束后,治疗组剔除病例2例,完成35例,对照组剔除病例3例,完成32例。2组年龄、性别构成及治疗前病情等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具有均衡性和可比性。入组第2天完善体温,脉搏,血压,心率、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监测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舌脉象等变化。[JP]

1.4.1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中西药联合组)使用药物为通脉降脂丸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或)厄贝沙坦片。(1)通脉降脂丸的服药剂量为1次10g,1日2次。用法:餐后1 h口服,温开水送服。疗程:连续给药3个月。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外感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痒等症不宜服用。有出血或出血倾向患者禁用。治疗期间停服其他降脂药物。(2)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为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mg/片,7片/盒。剂量:每次5mg,每日1次。服法:晨起口服。疗程:连续给药3个月。(3)厄贝沙坦片(安博维)为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15g/片,7片/盒,剂量:每次0.15g,每日1次。服法:晨起口服。疗程:连续给药3个月。对照组(单纯西药组)的使用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两种药物的生产单位、剂型、规格、用法、用量和批准文号等均和治疗组完全相同,疗程均为连续给药3个月。

上一篇:围刺配合微针治疗囊肿型痤疮50例 下一篇:燕麦香米 糖尿病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