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的思考

时间:2022-09-25 10:52:55

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的思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庆前夕在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建立新型的土地流转机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市场引导土地进行流转。按照诚信、便民、规范、公平的原则,利用市场机制引导流转。一是信息服务。建立乡、村、组三级信息收集、审核、储备、、反馈网络,为申请流转的供、求双方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二是组织洽谈。交易中心要定期开展挂牌交易业务。组织有交易意向的供、求双方面谈,提供洽谈场所、指导基价、示范合同文本等服务。三是签约鉴证。面谈成交后,交易所要组织供、求双方签定规范的流转合同,鉴证后颁发流转确认书。四是资料归档。交易中心要将流转合同等交易资料整理归档,妥善保存,并定期将成交表册上报市经管局备案。五是跟踪服务。经管部门要负责合同履约的信息反馈和纠纷调解、仲裁。

2、流转促进发展,实现双赢。任何形式的流转都要紧扣发展这个主题,瞄准提高土地产出率这个首选目标,在确保承包农户流转权益的前提下,使土地逐步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集中,最终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要采取切实措施,帮助流转双方解决实际困难,修订发展规划,完善流转合同,不断增产增效,真正实现双赢。

3、政府培育市场。加快培育“村乡交易、县市监管,,的土地流转市场。分级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市级网上交易平台。

4、发展维护民权。要切实保证流转农民的权益,让他们安心放心,村、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应该做到:第一,对受让方严格进行资质审查,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第二,对较大规模的新兴项目进行论证,努力避免市场风险,第三,合理确定合同标的,提倡实物标的、以国家牌价计价,第四,对较大规模的流转,按照标的额的一定比例,由承租方向交易中心交纳风险抵寸甲金。

二、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途径,促进土地规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1、要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依法引导土地流转。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市场主体地位,土地是否流转,以什么方式流转,都要由农民自己做主。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保障农民作为土地承包者从土地流转中获得合法收益。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利用多种方式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支持农民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承接或连片开发经营农民流转的土地,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进行合作。鼓励支持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土地集中经营或统一流转。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个人、民间团体、科研机构等投资开发农业,探索有利于发展都市农业的土地流转方式。鼓励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农户自愿联合流转、农户委托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多种土地流转方式。

2、完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促进土地高效有序集中。我国农村土地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私人利益属性与资源、政治等方面的公共利益属性,要求必须建立一个土地国家宏观调控与土地微观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土地流转机制。换言之,就是要在现有的“三权分离”现状和与此相适应的土地治权结构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中介服务组织,形成“土地流出一中介服务组织一土地流入”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一个组织健全、运作高效、服务周全的土地流转中介体系与服务网络,为土地流转的供求双方提供交易信息,实现土地流转从“散户-散户”的分散性自发流转向“散户一中介服务组织―大户”的有序化、市场化、组织化流转的转变,为土地的规模经营提供快速、高效的土地流转与聚集机制。

3、消除土地社会保障功能,推进土地完全自由流转。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配合、覆盖全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制,由中央制定全国统一的、覆盖全体公民的、能满足公民最基本需要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等制度,并为全体公民开设国内统一的、可以流动的个人账户,这部分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来承担。同时,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些已经基本解决农村居民基本社会保障的地区,要借助经济发展的优势,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步伐。对于那些还没有条件解决农村居民基本社会保障的地区,要进一步探索“土地换社保”的具体方法与政策,逐步消除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从而彻底解除各方参考主体对土地完全自由流转的思想顾虑。

4、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水平。目前在流转土地的过程中,存在违背农民意愿的情况,有地方搞行政命令强迫农民流转土地,下指标、限时间、限面积流转土地,甚至把土地流转当成政绩。由于每户农民承包土地有限,难以形成规模经营,现在常有外来公司“收购”农民的承包地,采取农业公司的方式来经营。这是更好地实现土地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因政府的主导、推动等,在签订相关土地流转协议时,农民的利益诉求常未得充分表达和尊重,条款也失之粗疏简陋。因这类土地流转的年限一般较长,在相关作物的价格上涨时,公司与农民往往因利益失衡而发生冲突,孟连事件就是一个例子。而农户间土地流转的操作则更不规范,很多都是私下协商、口头决定,这样在土地价值发生变化时,双方都有可能后悔,很容易引发纠纷。对此,我的建议是更多发挥律师等专业人士、评估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以合法合理、具有前瞻性的合同来保障土地流转的稳定,并加强农村调解组织和司法机构的作用,不要让行政权力过多插手。

三、结束语

总之,农村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好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必经途径。

上一篇:对做实油田基层纪检工作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