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时间:2022-09-25 08:36:06

摘要:该文通过对近年来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面临的不适及贯彻落实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中的困惑入手,进一步思考近年来高职学情的一些变化及笔者的一些思考和应对的策略,以此提高。

关键词:标准课程体系开发;贯彻;思考;教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6-5948-03

经过一个完整教学周期,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各专业为期三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开发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校情、学情的研究成果。从本学期开始,全院教师开始了全面贯彻落实、滚动修改的阶段。但在刚刚过去的近两个月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对标准课程体系开发仍然存在不少的不适和困惑,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同是由民办中职升格为高职的广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现已升格为广东白云学院)的谢可滔院长谈到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时提到的一句话:“高职教育如果不摆脱教学大纲的窠臼只有死路一条……”。

一语点醒梦中人:近期存在的教学工作中的不适与困惑还应该在自已身上找原因!经过对谢院长这句话的思考和消化,联想到2009年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初遇两个底线探索、联想到2009年之前的中职教学、联想到自己刚到校时的教学……,顿时思绪万千,不禁思考了许多……

1 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不适与困惑

回想过去8年的教学经历,虽然都是一样的备课、上课、一样的教学、辅导,但最近两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发感叹的教师越来越多,经常感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教师埋怨学生素质差,学生埋怨听不懂……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厌学。

我们为什么教的这么累?笔者认为,这正是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不适和困惑导致的,这种不适和困惑至少有如下表现:

1)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高校大力扩招,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学生学习习惯较差。

2)学生适应能力差,学习能力不足

中学阶段和高职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激励措施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高职一年级学生,习惯了中学时不断的考试,到了高职院校后,一时感到茫然,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能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3)教学理念陈旧,不能因材施教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教师通常周课时量都在16节以上,而且要面对不同版本的教材、不同层次的学生,另外,高职生现用教材内容多、知识面广,但课时少,这一矛盾无形中加大了教学难度,使得教师根本没有时间拓展知识、观摩教学、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授课难免空洞、乏味,缺乏生动、具体的实践案例,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4)教师对教改的力度及紧迫性认识不足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教学中知识的灌输、教材为本、“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加重了学生的厌学心理,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推行课程标准开发宗旨就是解决新形势下的教学困境,但大部分教师对之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教改上,停留在低层次的摸索上,效果不明显,教师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叹息中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综上所述,种种表现可以最终归结为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高职教育至少还存在两个针对性不强:课堂教学针对高职学生的特征不强,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不够明晰。

2 解决教学现状的立足点

要解决不适和困惑,要解决针对性不强,其实抓手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的贯彻落实,笔者认为,要贯彻落实好课程体系开发成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立足于更新教学观念,应立足于认真研究年轻大学生的特征。

1)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

白云职业技术学院谢院长的一句话给我们很大启发,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教师思想始终不够解放,始终以教学改革来看待课程体系开发,没有从传统思维中跳出来,笔者认为,必须以教学革命而非教学改革来面对新形势下的教学现状,来面对课程体系开发。

从内心深处来讲,身为教师的我们还是沿袭着传统观念里的领一本教材,认真备课、讲课、布置作业……等教学流程,而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教学环境、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虽然近几年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着重强调教学实习、工学交替,虽然我们在积极探索与实践着标准课程体系,但因为大部分教师对之的认识、理解还不够充分,还存在着相当多的误解,导致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

经过近段时间的思考与网上学习,经过对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认识的深入,笔者认为,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在课程中的地位与功能非常相似,但谢院长的话更多强调的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教学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关注知识点和学习的效果,但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及要求规定的是教学内容及教师教学的最高标准,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规定的是学习领域、学习目标、行为目标及学生学习的最低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是教学和评价的最高要求,所以对教学的检测不能超越大纲,而课程标准是对学习的最低要求所作的规定,所以对学生的检测可以超越课程标准。

谢院长的“职教育如果不摆脱教学大纲的窠臼只有死路一条……”这句话正是要我们明白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的超越:从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到提高学生素质的超越;从学科中心到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超越;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超越;从刚性到弹性的超越;从评价单一到评价多元的超越。

2)认真研究当代年轻大学生

首先,较之之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竞争,当前大学生具备了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的自由,学校不理想,专业不感兴趣,学生可以转学、转专业,甚至退学,而这就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从成长环境来看,当代年轻大学生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有人用“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来描述他们,也有人用“新人类”、“另类”、“小资”、“愤青”来形容他们。他们出生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有着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成长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从心理特点来看,当代年轻大学生表现为“崇尚自我、发展个性”的倾向,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以及人际关系中突出的自主、自立、自理要求,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总想摆脱家长、老师的依赖,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社会的理解与尊重。在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深入的大背景下,当代年轻大学生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既有注重实际,又有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偏重个人本位的特征,出现了国家意识淡化,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减弱的倾向。

最后,从高职教学的局部来看,大部分高职生在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被满堂灌、题海战术的教育教学中早已失去了信心,是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失败者和牺牲品,如果进入高职学校以后仍旧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的信心仍然不足,教学效果仍然会不理想。

综上,在新形势下,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风吹雨打、不思进取、屡教不改、缺乏奋斗目标、得过且过……等标签不应属于这群“90后”学生,身为负责任的人民教师,应当以白云职业学院谢院长思考“高职教育如果不摆脱教学大纲的窠臼只有死路一条……”的魄力和勇气认真研究当代年轻大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研究他们的特征,向学生、向家长甚至向社会、向时代做出负责任的交待。

3 贯彻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经过三年的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开发成果,但贯彻落实、滚动修改才是开发成败的关键,身为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在贯彻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的过程中,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为教育者──教师来说,必须转变观念,不应过多责怪、冷嘲热讽、口头一套、心里一套,更不能抱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心态,要以把贯彻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做为解决“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厌学”突破口的高度来看待标准课程体系开发,否则,新瓶装旧酒,形不似神也不似,结果只能还是“越教越累”。

2)作为教育者──教师来说,必须不断学习,及时吸收新鲜气息,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教育水平,认真研究被教育者──学生,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掌握他们的优点、缺点,因材施教。必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的出路和改革方向,以培养学生突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而非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为任教目标。

3)作为教育者──教师来说,在贯彻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全院上下一盘棋,每位教师都要认真贯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进课堂教学,既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注重学生的学习所得;只有这样,才能使标准课程体系开发的教育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门专业课程教学中,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在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全面开花,才能把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每一位学生真正培养出突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4)作为教育者──教师来说,贯彻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就是要我们务实教学,不管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在教学理念上。一定程度上,笔者认为,贯彻开发成果,首要是全体教师更新观念,以思想引领教学实践。只有务实更新教学理念,贯彻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成果的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5)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更关注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教师讲课要“精讲”,就是在学习内容上围绕当前和将来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精心选择,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着的内容,突出“技术应用性”,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在教学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而精地将知识点讲授清楚,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尽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将问题引入课堂;教师在讲课当中也要经常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随时调整授课行为。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6)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检测评价。标准课程体系开发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底线指导,因此学生的操作情况如何,是否熟练掌握了技能,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教学中要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评价。学习过程中的检测评价,比形成性评价更为重要。所以检验学生学习的好坏不能完全凭一次考试来判定。全凭考试评定成绩对于学生不公平,同时容易养成学生的死记硬背从而埋没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对于考核,可让学生完成一项具体工作来考核,形式如制作一幅画、一张小报、一段动画、网页设计、一个程序设计等等。教师可以定出设计提纲,由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可单独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让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不拘一格来完成一项设计,老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不仅达到了考核的目的,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检测评价的目的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摸清达标率,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反馈。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从理论上再讲解,重点再示范;展开讨论,同学帮教;进行自我纠正;进行全员强化训练等。总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技能,全员达标。

酝酿、书写本文的过程中,笔者脑海中一直浮现三句话:“教学相长”、“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经过几天的感悟,经过不断翻阅《礼记·学记》中对教学相长的阐释:“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论语·为政》中对温故知新的阐释:“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突然发现“‘教’而时习之,亦不亦乐乎矣!”

参考文献:

[1] 刘奇付.高职标准课程体系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5):1073.

[2] 白坤海.基于“六化”打造高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1(02).

[3] 赵冬梅.高职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02).

[4] 李友清,柳晓斌,何兴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5] 张巨璟.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

上一篇:师范教育中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下一篇:数字广播下TPEG 交通信息试验的研究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