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亚文化内涵剖析

时间:2022-09-25 08:28:19

高校校园亚文化内涵剖析

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亚文化的研究范围、建设措施与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密切,对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的影响更大,高校校园亚文化研究有利于我们将关注点从以“事”和“物”为中心的传统思维转到更加关注“人”上来。本文拟对高校校园亚文化的特征、层次、功能等几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高校校园亚文化的特征

相对于高校校园主文化和反文化,高校校园亚文化具有以下的特点。

1高校校园亚文化是处于次属地位的文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校园亚文化是高校校园主文化(dominant culture)的一个分支,是主文化的组成部分,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高校校园亚文化与主文化一致性的方面,没有看到高校校园亚文化还有与主文化对立的一面。从属于主文化或与主文化一致的情况,是因为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层次结构的角度,如把高校校园文化视为主文化,那么不同类型的高校有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亚文化;以某种类型的高校的校园文化为主文化,那么该高校内部不同的群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如青年的、老年的、男人的、女人的亚文化。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来说,在特定的条件下,主文化就是主文化,亚文化就是亚文化,决不能模糊两者的界限。

2高校校园亚文化多属少数人构成的群体的文化,不代表个人的行为或观念

有一种观点认为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不能简单地以奉行人数多少来判断,某种文化在一定时期尽管被多数人奉行,也仍有可能属于亚文化,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伯明翰学派指出:“工人阶级亚文化在人数上看属于少数。”苏茜·奥布赖恩、伊莫瑞·西泽曼在《大众文化》一书中明确指出:亚文化总是代表少数对抗多数。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代表了高校内部小群体的一种亚文化意识。少数人奉行的文化不一定是亚文化,但亚文化一定属于少数人。

3高校校园亚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文化

高校校园亚文化既给校园文化带来了冲力与活力,有的时候,高校校园亚文化甚至会成为主文化的前奏,过去的亚文化成为今天的主文化,今天的亚文化与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文化。比如高校评职称制度,少数高校推行不以论文的数量而以论文的质量来评定,并且强调师德在评比中的份量,这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还属于亚文化,但由于其合理性,将来肯定会被主文化收编。

4与校园主文化对立的高校校园亚文化具有边缘性

按伯明翰学派的理解,亚文化这个字眼暗示着秘密、共济会誓约和“地下世界”。部分高校校园亚文化既具有边缘性也具有隐蔽性,比如教室墙上个别同学写的渴望爱情的词语,有的甚至有点“黄”,也会招来部分人的响应,但是大家都不敢公开自己的姓名。但隐蔽性并不是亚文化的共同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部分亚文化群体也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自己的某些行为和观念做宣传,充分发挥网络等媒体的作用,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推动自己面临问题的解决。比如部分青年充分表达自我,在网络上公开自己的照片,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公开征集朋友,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这种方式在小范围内得到认可,大多数人对这种现象比较反对,这种情况下的高校校园亚文化具有边缘性但不具有隐蔽性。

5高校校园亚文化与反文化的区别在于政治色彩的浓淡

校园主文化总会这样那样、自觉不自觉地对高校校园亚文化和反文化进行规范和限制,高校校园亚文化和反文化对于规范和限制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高校校园亚文化和反文化都属于少数人的文化,校园反文化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挑战现有的校园秩序和价值观念,高校校园亚文化的政治色彩没有反文化那么明显,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现形式上而是实质上带有一点政治色彩。校园主文化要对高校校园亚文化进行积极的收编,防止部分高校校园亚文化发展成为反动的反文化。

二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层次

高校校园亚文化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物质态高校校园亚文化、观念态高校校园亚文化、行为态高校校园亚文化等三个层次。

1物质态高校校园亚文化

物质态高校校园亚文化指由各种物质构成的器物文化,这些器物成为亚文化的载体,表现出师生的亚文化价值观。

对于校园来说,工作环境、生活区所贴的标语往往表现的是校园的主文化,但从中也能透出一些亚文化的信息,如部分橱窗里、专栏上所宣传的内容长时间不变,字迹出现了模糊,胶没了导致纸张鼓起,有的内容旁边贴着许多小广告,这反映出某个部门没有好好执行上级的要求,属于表面上重视,缺乏持续的维护和更新;食堂边张贴栏里的招聘广告、教室里散发的研究生培训班的广告、宿舍里张贴的送外卖的广告相对比较多;在一些相对隐蔽的空间里,大量的亚文化价值观念会通过一些细节表现表现出来。比如教室墙上某些学生的胡乱涂鸦却能表现出一种真实的心态,反映出某个群体的思想观念。要了解高校校园物质态亚文化,就必须尽可能地接触到师生工作与生活的真实状态。

2观念态高校校园亚文化

观念态高校校园亚文化属于高校校园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师生的年龄和专业往往有很大的关系。

观念态校园亚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表达特定群体为了针对所面临的生活、学习压力等问题,通过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形式来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努力,并经常因为缺乏现有的解决方案而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不安,还有一些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为了表达特定群体对一些局面尤其是对决策层管理的不满,特定群体在追求同一种情感满足的过程中,产生了同类的文化意识。

观念态校园亚文化中有一部分属于消极心态。如有少数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是良心活,这种认识事实上不成立,对于一项长期系统全面的工作,仅靠良心是无法维持的,没有经济方面的待遇、评职称需要班主任的工作经历等,可能很少有人愿意干;其次这种认识影响不好,造成一部分班主任老师认为干是良心发现,不干也没什么。不过,这种认识倒是揭示出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奖罚不明,每年奖的就是那么几个优秀的,大部分班主任干好干坏一个样。

3行为态高校校园亚文化

行为受思想控制。有的学生有表现欲,比如喜欢打篮球或者是踢足球的学生,喜欢把运动的方式体现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比如从操场回到宿舍的过程中,会边走边踢、打,在宿舍楼道里玩球等;习惯具有非常顽固的力量,许多行为与习惯有很大关系,对此我们不可小视,如习惯性抽烟,一旦形成习惯以后,在公共场所有时候也抑制不住,如有的学生在食堂吃完饭、或者是某项比赛活动以后,就忍不住想抽上一根,如果有同伴的响应和怂恿,决心就会更大。作为学生工作者,对一些不良习惯绝不可忽视,绝不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姑且放过,应及时、有力、明确地予以纠正。

三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功能

1表达功能

亚文化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特定群体面临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高校校园亚文化反映了特定群体的诉求,或者反映了特定群体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正在进行的努力。比如部分老师在学校开大会时,都不喜欢坐在前面和中间,二级学院、系里开例会时也有少数老师喜欢说话,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过多会议及会风的不满。因此,管理层对教师在亚文化方面的表现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比如说对于教工“发牢骚”等要反思而不要反感,对存在的一些亚文化现象,要进行指导而不要指责,否则会挫伤积极性,引起逆反,导致特定群体的高校校园亚文化转化为反文化。

2凝聚功能

高校校园亚文化一旦成为特定群体的共同观念、共同规范,对特定群体就会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一般地说,这种亚文化虽然没有强制力,但每一个成员都会自觉地遵守,当群体中出现了有悖于这种亚文化的思想和行动,就会对这个群体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甚至会改变群体的高校校园亚文化价值观的取向,从而有可能被主文化收编;部分高校校园亚文化虽然暂时还没有被主文化收编,但是是一种新生事物,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这样的高校校园亚文化最终会逐渐发展成为主文化的内容,将特定群体在心理和行为上联结到一起,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向心力。领导层要了解特定群体的高校校园亚文化,善于发掘这种高校校园亚文化当中蕴含的积极力量,利用广大师生的共同心智,从而引导大家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抵抗功能

消极的认识一旦固化为某个群体的高校校园亚文化,就会对主流文化产生巨大的抗拒力,耗散主流文化宣传的作用,这种消极影响甚至会向群体外扩散,对此我们绝不可小视,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把高校校园亚文化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比如部分老生喜欢对大一新生传授所谓的经验,告诉他们大学里不用下太大的功夫学习,这种认识在新生中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会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殿林.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4]方元务.煤矿安全亚文化内涵的基本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

上一篇: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对策研...